△具缘成犯(大妄语)
┌所向是人——对人说大妄语。
├是人想——─认定对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生。
├诳境是虚——所说的境界是虚妄的。
├知己境虚——知道自己境界虚妄不实。
├有欺诳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 ┌未证圣果说已证。
八缘┼说过人法—自己┼未得四禅说已得。
│ │ ┌天┐
│ └未见┼龙┼来而说见其来。
│ ├鬼┤
│ └神┘
├言章明了——说得清楚明白。
└前人领解┬─对方能了解所说的内容。
│ ┌聋子─┐
└─如向对方是┼痴人─┼说犯中可悔
└不解语┘
△开缘
若是业报因缘,不言是修得(前世因果,非今生得)┐
若说不自称言我得———————————————┼无犯
若戏笑说———————————————————┤
若说话说太快而误说——————————————┘
伍、不饮酒戒
△制意
耽酒放逸,后必有悔;失自正念,违本心故。作不应作,言不应言,无恶不造也。
《智论》说饮酒有三十五过。
《萨遮尼干子经》云:
酒为放逸根 不饮闭恶道 宁舍百千身 不毁犯教法
宁使身干枯 终不饮此酒 假使毁戒罪 寿命满百年
不如护禁戒 即时身磨灭
△释名
禁戒不得饮,具有酒色、酒香、酒味三者,饮了能醉人之酒。
△罪相
是酒—虽无酒色、酒香、酒味——不能饮(能醉人故)
非酒—虽有酒色、酒香、酒味—应饮(不能醉人故)
若┬饮┬似酒──────┐
│ ├甜酒——————┤
│ └酢(酸)味酒——┼犯可悔罪
│ │
└食麴(酒母)————┘
△具缘成犯
┌是酒——能醉人的饮料。
三缘┼酒想——明知是酒。
└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一咽,犯一可悔罪。
△开缘
酒变成醋,不醉人────┐
患重病,以酒合药——──┼无犯
以酒涂疮————————┘
△饮酒非罪是罪因
《成论》五戒品云:‘问曰:“饮酒是实罪耶?”答曰:“非也。所以者何?饮酒不为恼众生故。但是罪因。若人饮酒则开不善门,是故若教人饮酒则得罪分,以能障定等诸善法故。如植众果,必为墙障。如是四法是实罪,离为实福。为守护故,结此酒戒。”’
持戒消灭三不善心:一、除嗔;二、三、灭贪;四、五、灭痴。
一、不杀生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取。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受贫乏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口常臭秽,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人若饮,酒则纵逸惑逆昏乱,愚痴无有智慧。若不饮者,名不饮酒戒。
壬、受持五戒之功德果报
壹、功德
一、秉持五戒作人王
人位因者,即是秉持五戒。略为四品:下品为铁轮王,王一天下;中品为铜轮王,王二天下;上品为银轮王,王三天下;上上品为金轮王,王四天下。
释文:‘人位四轮者,《俱舍》云:金、银、铜、铁轮,一、二、三、四洲;铁轮王一洲乃至金轮王四洲。夫轮王者,先行七法:一、给施贫乏;二、敬民孝养;三、四时八节以祭四海;四、时修忍辱;五、六、七、除三醇。然后沐浴受斋发誓等。次神宝自应等,人主只是福中之最。为福之最,故报为人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