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感悟佛学思想中的法律精神2

来源: 发表人: 2023-07-02 浏览量:2738

倡导遏制人性贪念

《天龙八部》中那位在藏经阁扫地的老僧被认为是该书中武功最强、佛法最深、境界最高的人。他在训诫和教化鸠摩智时说:“为什么少林寺数百年来只有达摩祖师练成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因为每一项绝技都足以致人于死地,所以,每一项绝技都必须以相应的佛法来化解。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的高僧才能练习越多的绝技,否则,强行多练只会内伤越重,早晚有一天会导致走火入魔。”金庸小说把佛法视为人生的最高信条,认为佛学是一门最精深的学问,正所谓“佛法无边”,信仰、研修和领悟佛法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扫地僧看来,武功很容易被用来杀人,因此,一个人如果武功越高,其杀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要用佛法来化解心中的戾气,用佛法来制衡和指引武功的使用。因为佛法代表了人类的一种慈悲精神、一种悲悯情怀,一种正义、善良的力量。

如果将扫地僧的这番话引入到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上,两者应该做如下的阐释:如果一个人掌握的权力越大,其野心和贪念就可能越强烈,就越容易走火入魔,迷失方向,滥用权力,甚至出卖权力,最终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危害人民、社会和国家。此时,就更要加强法律的研修,强化法律在心中的地位,培养对法律的敬畏感,并以法律来化解和制衡心中的戾气和贪念,让权力能够正确地运行在法律的轨道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法学教育中,不仅要加强法律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法律人职业伦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开启学生灵魂深处的智慧之门和慈悲情怀。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法学院、山东省高青县人民检察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