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供,福田第一。’这是第十二位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宾头卢”是他的名字,意思是不动。“颇罗堕”是他的姓,意思是根性很利。这个人当年在僧团里面喜欢显一点神通,神通是很容易招摇惑众的,释迦牟尼佛知道了,狠狠的教训他一顿,给他一点惩罚。怎么惩罚?不许他露面,叫他常住在人世间给后人种福田。往往我们斋僧,他就来应供。这位尊者现在还在世间,他没有灭度,释迦牟尼佛不许他灭度,让他常住在世间。释迦牟尼佛到我们今天,按照中国记载有三千多年,宾头卢尊者也有三千多岁了。他究竟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认识,他也不会暴露身分。他能变化,他也长生不老,所以不容易认出他,他确实还在人间。为人天福田,应末法时期大众供养,能够供养阿罗汉这是很有福气。
‘黑光尊者,为佛使者,教化第一。’这是第十三位迦留陀夷尊者,他的教学方法非常好,常常代佛教化众生。他是一个道道地地的教育家,称他为教化第一。
‘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这是第十四位劫宾那尊者。他的父母祈祷星宿求一个儿子而生了他。他通达天文,在僧团里面称他为“知星宿第一”,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天文学家。
‘善容尊者,寿命第一。’这是第十五位薄拘罗尊者,在僧团里面年岁最大,他那个时候已经一百六十岁。虽然年岁大,身体非常健康。佛为大家说出,他在过去世,过去很久很久了,不是一个短时间,在毘婆尸佛的时候,说出来是论劫数来算,曾经用水果供养一个生病的出家人,出自于真诚的供养,他得的果报是九十一劫长寿健康,这个布施叫无畏布施。这一世遇到佛,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的容貌端正,健康长寿,称他做“寿命第一”。这个地方显示善因善果,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无贫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第十六位是阿菟楼驮尊者,《楞严经》里面讲阿那律陀,翻得不一样,是同一个人,意思就是“无贫”,这也是一种果报。在久远劫之前,这个世间闹饥荒,当时有一位辟支佛出来托钵,托不到东西。……他自己也没东西吃,吃很坏的杂粮,在荒年能有这个也算不错了。他问这位辟支佛:“我这个东西你能不能吃?”辟支佛很慈悲,就接受了。他把自己吃的这一份东西供养辟支佛,得九十一劫不受贫穷的果报,所以他叫“无贫尊者”。
他是佛的堂弟,我们在《楞严经》里面看到那段因缘,他是“天眼第一”。天眼怎么得来的?他出了家之后很懈怠,不用功,不努力,释迦牟尼佛讲经,当然他来听,听的时候在讲堂里打瞌睡,被释迦牟尼佛教训了一顿,释迦牟尼佛对他很不客气。提不起精神容易睡觉,骂他像螺蛳蚌蛤一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他受责备之后非常难过,非常惭愧,就发愤用功,七天七夜没有闭眼睛,把眼睛搞坏了。释迦牟尼佛就教他修一种定,“乐见照明定”,这个定他修成了。修成之后,他看东西不要用眼,他的半个头都能见,所以叫“半头天眼”。他的脸后面统统都看得到,而且这个能力非常之强。一般阿罗汉的天眼只能看一个小千世界,他这个定修成之后,他能观察三千大千世界,变成诸弟子当中“天眼第一”。这一位他有福德,过去布施,他有大福报,他无贫。他也是困学,他比周利盘陀伽强,周利盘陀伽不如他,他能够很发愤,虽然肉眼坏掉,他能够修成天眼。
就本经内容,蕅益大师判为三分:信愿行。正宗里面信愿行三分,序分也是信愿行三分。这十六位尊者劝信,排列在这个地方。我们对于修西方净土,求生极乐世界,自己有没有信心?如果说靠自己聪明就行了,舍利弗比我们更聪明,人家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要向他看齐,向他学习。如果说笨,恐怕不能去,周利盘陀伽你跟他比比,你比他强得太多了。他都能成功,你为什么不能成功?这十六位尊者所代表的是各种不同的才艺,修学这个法门都能圆满成就,足以激发我们自己求愿往生的信心,所以这十六个人是劝信。“如是等诸大弟子”,“等”,其余没有列名的常随大众。
‘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法身大士示现做佛的弟子,来帮助佛教化众生。形式上,一切经中他们做当机人,做发起的人。而实际,他们真正都是属于影响众,来影响我们,使我们见到他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产生对佛的恭敬心,对道业的信心、愿心。更难得他们替我们做了一个修学的榜样,以身作则,是我们学习的好样子。这是十六位尊者在此地表的意义。
‘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这几句话说得非常好!什么叫做“增道损生”?这句话特别是赞叹净土法门。由此可知,这些人跟着释迦牟尼佛一生,实际上这些人都是专修净土的。在其它法会里面,佛说一切大小乘经论,他们都参加的,他们是影响众,在净宗法门他们是当机众。信愿行,这些人才是真信、真愿,真正的在奉行。因为法身大士他的知见纯正,不像我们听了半信半疑。他们对于理论、事实、方法、境界,都彻底明白,悟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哪里还有怀疑?“自净佛土”,这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法身逐渐在增长,这叫“增道”。“损生”,六道轮回里面的生死逐渐没有了,我们常讲的了生死;了断六道的生死轮回,更进一步也了断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阿罗汉到菩萨、到成佛,还有变易生死;没有分断生死,还有变易生死之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两种生死都没有了,真正得到无量寿。所以他们是“自净佛土”,是净宗法门的当机众。佛一说这个法门,他们没有一丝毫的怀疑,圆满的接受,依教奉行,这就是本宗的当机众。由此可知,我们要问现在这些人在哪里?舍利弗在哪里?目犍连在哪里?统统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是生到西方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到那里去了,这些人统统都见面了,都在那个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