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的单复三身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要解【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广释。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应现化身。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
‘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前面讲的是依报环境,现在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佛有三身,各论单复。’像这些是教下所说的,我们要明了。为什么说他三身?三身,还有单、复,什么叫单三身,什么叫复三身?其实三身是一而三,三而一。‘法身单,指所证理性。’三身,经论里面讲得很多,“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是说理,报身跟化身都是讲事,有理有事,理是能现能变,事是所现所变。理也就是经里面所说的真如本性,《华严》讲的一真法界,“行愿品”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都是说这一桩事情。这一桩事情在经典里面所用的名词术语,有几十种之多,统统说的一桩事情。为什么说这么多名词?佛有他很深的用意,告诉我们,明白这个事实就好,不要执着在名相上,只要说的是这桩事,怎么说都可以;教我们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事实。所以它是本体,我们现在哲学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这叫法身。
“报身”是讲智慧,报身是能证,法身是所证。你怎么会知道这个道理?这是真正智慧领悟了。智跟理是一不是二,这是哲学里面所没有的,哲学里面能跟所是相对的,不像佛法讲的,佛法讲能证之智、所证之理是一个,是一桩事情,不能够分开的,在哲学里没有这个说法。这是智慧,真实的智慧,智慧开了,心性就明了,明心见性。“化身”也叫应身,是利益众生的,像《普门品》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自自然然就现这个身相。“应”是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所以应身叫变化身。诸佛菩萨的应身,是随众生而应的。
三身,诸佛菩萨有,我们每个人也有,这个要知道。诸佛菩萨的三身明显,我们的三身很不明显。为什么不明显?我们的心被迷了。大家想想,被什么迷了?第一、被妄想迷了,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是迷,不是觉。第二、为七情五欲所迷,里面有贪瞋痴慢,外面有五欲六尘,迷在这些东西里面,所以法身有,有显不出来,报身也有,有也等于没有,智慧没有了。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就是去迷而已。破迷就开悟了,悟就是报身,这一悟,法身也就现前,智慧一现前,法身就证得了,这个身相就变成应化身。我们今天被妄想执着迷了之后,我们现在这个身叫业报身,这是佛经常讲的可怜悯者。业报身很苦,随业受报。你造善业,三善道受报,你造恶业,三恶道受报。这就说明,六道轮回怎么来的?迷失了自性,自己造作一切善恶业,这样变现出来的。六道也是幻化,也是自己自性随缘,随着业力的缘,变现出六道轮回,六道是这么来的,总得要搞清楚。三身,我们有,我们应该如何恢复,如何能真正得三身的受用,这是佛教导我们一个主要的课题。
“法身单,指所证理性。”理跟事是一对,性跟相是一对,性就是理,理就是本性,事就是相,相就是事;换句话说,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就叫做法身。‘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证”就是证实,彻底正确的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叫做智慧,称为报身。‘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相好色像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如果自己有受用,自己就迷了。试问问:我们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这从哪来的?因为我们有一个自受用,而以为享受,这一享受就生老病死,让你去享受去。诸佛菩萨没有自受用,所以他自己没有身,自己也没有相。身相是他受用,与自己不相干,因此他就没有生老病死,这是事实的真相,我们一定要晓得。佛法讲“无我”,对自己来讲是无我,对别人来讲有我,有我是他受用,为了教化众生的,帮助众生觉悟,这是个工具,是一切众生觉悟的工具,与他自己毫不相关。这个身是随众生感应而现的,《普门品》、《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也是这样说的,观音菩萨三十二应,三十二是三十二大类,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就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就现菩萨身。诸佛菩萨有没有心、有没有念头,为众生现身说法?没有,完全没有念头,也没有心。没有心,没有念头,怎么会有感应?因为没有心,没有念头,就真正有感应。我跟你不能起感应,为什么?我有念头,你也有念头,就没有法子了。众生有念头,佛菩萨没有念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