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里面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颠倒之法,颠倒也有层次。要以比较的方法来看,世间的正法,像中国儒家所选的这些经典,跟一般书籍来比,这些经论是正。世间法跟佛法来比,佛法是正,因为世间法的修学不能出三界。你要问他为什么原因不能出三界?世间法修学的目标都不断烦恼。儒家讲求的是伏烦恼,没有断,它是伏,所以不能超越三界,不能超越轮回。小乘法跟大乘法比,大乘法是正,小乘法就是邪,这就是颠倒,我们佛法里面讲了义、不了义,就是这个意思。大乘佛法跟持名念佛相比,持名念佛则是纯正,超越一切大乘法门。这个我们在讲席里面说过很多,不能不知道。唯有真正的明白,我们才会死心塌地,这一生当中就守这一部经,专修这个法门,那就决定不错了。我们修学其它的法门,也都是变成无益的苦行,我们将精力、时间都浪费在那个地方,都变成没有意义,没有利益。所以一定要专,一定要精。莲池大师就说绝了,“持名念佛是正行,持名念佛也是助行”。净宗常说正助双修,他正助都是一句名号,这个真的是教我们“专”到了极处。这个法门得到实在是不容易,古德常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今天遇到了,怎么不欢喜?遇到了,认真的修学,你会愈学愈欢喜,愈学领悟得愈深。愈学,你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心愈真切,随着你功夫去增进。
‘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除”跟底下的“舍”,意思好像是相同,其实最简单的区别方法,除是除内里面的,舍是舍外面境界的,这就很容易辨别了。所以这是诸见烦恼,“见”是指我们一切错误的见解,“烦恼”是我们错误的思想;就是我们今天所谓是,对人对事对物想法、看法错了,这叫见思烦恼。一定要断除,它是六道轮回的根本,它也是我们造业的渊源。人为什么要造业?就是因为有这个东西他才会造业。这些东西排除掉,人就不造业,六道轮回也就没有了,所以轮回是它变现出来的。我们世间一般人重视正确的思想,所谓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这就是讲的思想跟见解。但是世间人所讲的正邪,跟佛法讲的邪正标准不一样。世间人,实在说对于宇宙人生,无论是哲学、科学、宗教,一直到今天都还在摸索、在探讨,事实真相没有见到。我们要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原因在我们用的方法错误。世间人用什么方法?用思惟、用思考、用研究,用这些方法;换句话说,用的是心意识。用意识,这是决定见不到真相。佛法为什么见到真相?佛法它用的方法,它不用意识,心意识都不用,于是真相大白。这个心意识都不用,就是定慧,他用这个方法。所以,一个人见到真相,一个人是永远见不到真相,虽然他很想见真相,他见不到。佛法的标准跟世法的标准就不相同,佛教给我们,你能把这些东西舍掉,你心就清净,就得定,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自然就明了。
我们今天烦恼在,见思烦恼在,只是从经典上听佛说的这些事实真相,我们是听说的,不是自己亲自见到的。佛法最殊胜之处,最令人佩服的地方,那就是佛不是叫我们相信他,佛是叫我们自己亲证。他说出来了,他把他的这个方法教给我们,我们用这个方法,看看我们所亲证的,跟他讲的一样不一样?他见到了,我们定慧要得到,我们也见到了。昨天跟诸位说“一经通一切经通”,为什么会通?你也见到了。佛见到说出来的,你也见到了,你见的跟佛见的是一样的,那佛讲的,你怎么会不懂?佛所说的就是自己所说的,自己所见、所闻、所说,就是诸佛如来所说的,没有两样。所以这个东西是障碍,障碍了我们本性本有的智慧德能。德能就是亲自见到宇宙人生真相,这个能力是被错误的思想见解给障碍住。这个东西必须要断除,这个东西断除之后,我们真正的善根就现前,五根就真的现前了。有这些障碍在,我们的信心没扎根。听听这个人这个说法,听听那个人那个说法,心里就会动摇了。为什么会动摇?信没有根。你这个妄想杂念还存在,对于一切言论,没有能力判断,没有能力辨别,才会产生这些现象。所以,一定要把烦恼除掉。
‘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这是“七觉支”的第四。除跟舍意思很接近,它的内容,除是对内,舍是对外,这样子区别就比较容易。“诸见烦恼”四字,就是一般经论上所说的“见思烦恼”,也叫做“见思惑”,惑是迷惑;这是烦恼的总称,也是佛给我们说的,三界六道的根源。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佛告诉我们,是从见思烦恼里面变现出来的。换句话说,这个东西没有了,见思烦恼要是断掉,六道轮回也没有了。正如同永嘉大师所谓“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换句话说,你有迷惑,就好像在作梦,惑没有了就觉悟了。这是常说的“人生如梦”,整个六道说穿了,也就是一个梦境而已,不过它的延续时间长一点而已。
“见”是错误的看法。第一、“身见”。一般人总执着身是我。这五种,第一个执着身,这就是五种错误的观念。佛经面讲“我”字这个定义,细说很多,通常说得最普遍的,就是有主宰、自在的意思,这两个意思最普遍。试问问,我们自己能不能做得了主宰?在这个身里面,确实找不到主宰,不但身里头找不到主宰,心也找不到主宰。由此可知,身、心确确实实是虚妄的。如果自己能够做得了主宰,诸位想想看,谁愿意老,谁愿意生病,谁愿意死?换句话说,生老病死我们就做不了主,哪来的主宰?主宰没有了,自在就更不用谈了。我们现在日子过得很苦,哪来的自在!所以,实在没有我。没有我,自己以为有我,这个观念就错误,这个见解就错误,这叫做“身见”。执着这个身是我,是错误的。身既然不是我,它是什么?说实在话,它是“我所”,它不是“我”。我所就是我所有的,譬如这个房子,房子是你所有的,衣服是我所有的,身体也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我们常讲这是身外之物。实际上我有没有?有。有“真我”,那个“真我”是真正主宰,真正自在。什么时候你才把那个“我”找到?大乘佛法常讲“明心见性”。那个真如本性就是真我,它能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它做主宰,它是能变。所以真我是本性,这个才是真我。没有见性的人,虽然有真我,迷了!把我迷失了,把假的“我所有的”当作“我”,这个错误太大了。譬如这个衣服是我所有的,我把自己忘掉了,把衣服当作我,就跟这个例子差不多,这是个很胡涂的人,把这所有的当作我。我们迷惑的时间太久,无始劫以来一直到现在并没有觉悟,都把这个身当作我,所以带来许许多多的痛苦。错认了!
第二、“边见”。边是两边,凡夫所有见解都是执着在两边,两边就是相对的。有我就有别人,有自就有他。它都有个对面。有大就有小,有长就有短,有生就有死,总是有个相对的观念,没有办法超越这个边际,这也是错误的见解。在佛法实在讲,也没有办法离开相对,离开相对没办法说法,比方佛法说凡夫、说圣,凡圣就是相对的,众生跟佛也是相对的,世间跟出世间意思相对的。所以佛教我们,佛是用这个方法做为教学的手段,你可不能执着,你一执着就错了。执着是什么?落在边见里头,虽然学佛还落在边见里头,你想想看你怎么能断见思烦恼?要怎样才不落在边见里面?佛给我们说得好,教我们“离言说相”,不要执着言语;“离名字相”,所有这些名词术语不要执着;“离心缘相”,心里头不要去胡思乱想,那就不落在边见里头。所以佛说法,说而无说,不落在边见里头。说、无说是两边,听、无听也是两边。“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两边都不落;“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说法的人也是两边都不执着。不得已说一个“中道”,如果你又执着中道,中道跟两边又对立,这就麻烦了。所以佛法要我们领悟,决定不能够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错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