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法界怎样源起的——就在迷悟

来源: 发表人: 2023-09-12 浏览量:322

法界怎样源起的——就在迷悟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诸佛悟之,则三身圆显。众生迷此,则六道循环,虽迷悟之有殊,而心性之无别。故古德云,指虚空世界,悉我自心。】

  这一段前面虽然讲过,但是意思没尽,我们在此地再补充一些。这是说明法界的起源,在一切法里面这都属于根本法,这是真实智慧。法界怎么源起的?就在迷悟。悟了自性所现的我们叫它一真法界,如果是迷了自性,从迷里面所现出来的就是十法界。“十”不是数字,代表无量,实在讲是无量无边的法界,何以?每一个众生自己现一个法界,众生无边法界就无边。不但每一个众生现一个法界,我们今天明白事实真相是念念现法界,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法界,就现一个法界,诸位细细从这个地方去观察。所以我们一个人,就是在这一生当中短短几十年当中,法界不相同。天台大师讲《法华》,给我们说“百界千如”,就是把这桩事情明显的告诉我们,我们要从他这句话里面去悟入,才能够得受用,才能够真正契入事实的真相。

  ……

  法界,诸佛菩萨所住的叫一真法界;迷失自性的众生,他所居住的叫十法界。“十”我们要明了,它不是数目字,“十”代表无尽,它是表法的意思。《华严经》上用十表法,《弥陀经》上用七表法,都不是数字,表无尽。密宗教典里面常常用十六表法,这是我们在大经上常常看到,它是表法的数字。我们在经上看到二十一,像《无量寿经》讲二百一十亿都是表法,不是数字,数字二百一十亿不多,它是代表大圆满。所以无量无边的法界,迷了就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这是说法界怎么来的,文字也不多。

  “诸佛悟之”,“悟”就是前面讲的心性,一念自性,自性的体用。《华严经》的经题“大方广”,就是自性的体、相、作用;大是讲性体湛寂,方是讲现相,广是讲作用,方广两个字就是此地讲的虚灵。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彻底了解事实真相,这就是悟,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所以“诸佛悟之”。悟了以后他们的生活状况,下面讲“三身圆显”,“圆”是圆满,没有一丝毫缺陷;“显”是明了。“三身”是法身,法身与一念心性的体相应,湛寂相应;报身与现相相应,应化身与作用相应。这是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明白了,他们的生活状况。看看人家过的是什么生活,人家那个生活是三身圆显。法身就是我们今天讲,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不但是明了,整个融合成一体。

  ……

  “众生迷此,则六道循环”。迷得深的是六道,迷得浅的是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声闻、缘觉、菩萨、佛,佛是天台家讲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没见性,迷得浅的。这个地方讲迷得深的,六道轮回。这说明一真法界怎么来的?十法界怎么来的?六道怎么来的?迷悟不同。悟有浅深不同,所以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悟的浅深不一样;迷的厚薄也不一样,所以有六道的不相同。六道里头每一道,这些众生生活状况也不相同,跟迷的浅深有差别、有关系。同样是在人道里头,为什么有一些人一生过得很幸福,有一些人过得很辛苦。法相唯识里面告诉我们,同生人道是“引业”,牵引着你到这一道来受生,这个业力叫引业;生到人道,你一生的受用叫“满业”。两种业力不相同,我们同生人道,引业是相同的,这一生的受用不相同,满业不相同。满业是指什么?宿世所造作的善恶不一样,你修善你这一生得福报,作恶这一生过得就比较辛苦。然后才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不是别人定的,自己定的。所以真正明白事实真相,才懂得自作自受,这是事实真相。

  ……

  真如本性不随迷悟,可是它在起作用的时候,悟它就显,迷它就不显,不是说悟了它就有,迷了它就没有,没有这个道理。说法很难讲,佛法讲迷了就失掉,失掉是比喻话,不是真的,哪里是真的失掉?没失掉。楞严会上世尊告诉波斯匿王,真心自性就在你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你不知道。这是说明虽迷它并没有失掉,所以我们叫迷失,你不认识它等于失掉了。但是虽迷,它照样起作用,在眼它是见,在耳它是闻,悟是这个作用,迷还是这个作用。可是迷悟你的感受不一样,悟是清净、平等、觉,迷恰恰与这个相反,迷是污染、是不平等、是不觉。

  古德这一句话是真话,“虚空世界,悉我自心”,自心就是自己的本性,前面讲一念自性,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一念自性。这个意思在梦境当中比较容易体会,你在作梦的时候,整个梦境岂不是一念自性变现的?整个现象就是一念自性。我们自己悟入,自己的天下太平,会不会受别人的牵连?跟诸位说,不会。什么人会受别人牵连?迷人会受别人牵连,悟的人不受;天下大乱他不乱,世间污染他不染。如果天下乱他也乱,世间染他也染,这个佛学了还有什么用处?有什么好处?佛法可贵之处在此。所以这是九界众生一定要学习的;换句话说,必须要接受佛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