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为慈悲中之王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是以地藏慈王,偏向幽冥界内,以同体慈悲,劫劫救援而未艾。释迦文佛,特升忉利天中,报圣母恩德,谆谆付嘱以频申。令向佛法中,献少水少华,并脱幽途之苦。俾从大士前,能一瞻一礼,咸蒙胜地之欢。功莫京焉,义叵量矣。】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说本经的缘起;纶贯前面这个小序写得非常好,段落层次清清楚楚,从法界的根源一直讲到这部经的缘起。因为前面一段叙说六道的由来,六道是众生迷得深,造的业广,果报很苦。“是以”两个字,就是指这桩事情,正因为这个缘故,地藏菩萨发大慈悲心。这个地方称为“慈王”,这是对于慈悲称赞到极处;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慈悲,地藏菩萨比他们更慈悲,慈悲中之王。何以见得?“偏向幽冥界内”,特别在罪苦众生这个地区,他去教化。“以同体慈悲,劫劫救援”,“劫劫”就是无量劫,永远没有止尽的。这一点,诸位同修已经不是初学,我们一定要晓得,任何一尊诸佛如来、任何菩萨,到地狱去教化众生都称地藏菩萨,这个道理要懂,你才真正体会到“法门平等”,“万法一如”。如果在现在现前这个时代,任何佛菩萨到我们娑婆世界来作佛,名号都要叫释迦牟尼,不能用其它的名号。
诸佛菩萨没有名号,名号是怎么建立的?是因众生根性不同而建的。为什么一切诸佛如来,在此时此处成佛,要叫释迦牟尼?此时此处的众生,没有慈悲心,自私自利,不知道爱护众生,不晓得敬爱别人,所以名号要用释迦。“释迦”是能仁,能仁慈待人接物,是这个意思;此时此处的众生心不清净,浊恶到了极处,所以用牟尼,“牟尼”意思是寂静。所以名号是因众生而建立,不是菩萨我喜欢这个名号,没有这个意思;名号是度众生的,度此时此处众生。你就晓得任何人到地狱去教化众生,都叫地藏菩萨,都是地藏菩萨的分身;我们如果发愿到地狱度众生,也是地藏分身。在在处处显示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不但理上是一体,事上也是一体。大经里面常讲“迷悟”,诸佛菩萨悟,就是悟这个事情,一切凡夫迷,也是迷这个事情;而这桩事情没有迷悟,理没有迷悟,事也没有迷悟,迷悟在人。我们对这个赞叹意思就明白了,这是特别的悲愿,不忍心看到众生苦,见到众生苦就得想办法去帮助他,帮助他离苦得乐,所以地藏是“偏向幽冥界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