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的婚配形式又正式结婚和非正式结婚两种,非正式结婚主要是指“帐房杆戴头婚”,又叫“立帐房杆子婚”,裕固语叫“杨恩开楞”。裕固族姑娘在奇数年龄 15岁或17岁时,如果不准备出嫁,父母就为他另立一顶小帐房,择吉日举行戴头仪式。在举行仪式前,多半要请喇嘛念经。父母要为姑娘精心绣制衣服一套,头面一副,选择“吉日”宴请宾客,请两位已婚妇女帮姑娘梳头,当着客人的面给姑娘戴上头面,然后姑娘给每个客人到茶,用帽子遮住自己的脸,不说话,直到下午客人走后才回到大帐房内,同时将姑娘的头面挂在帐房的佛龛前的房杆上,仪式就算结束了。姑娘戴头之后,就有了社交自由,可以与相好的男子同居,甚至生儿育女。同居的男子必须帮助女方家劳动,否则就会受到冷遇,同时女方不受男方的约束,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很高,主宰着家庭。离异时,男子不能带走任何东西,所生子女也归女方。这种男不娶,女不嫁,家庭中以女性为主的婚姻形式,是古老的母权制婚姻的残余。
裕固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同户之间不能通婚,同姓不同户可以结婚。裕固族的正式结婚仪式非常繁琐,一般要经过求婚、许亲、说亲、定婚、选人、戴头、送亲、打尖、踏房、让客、洗尘、交新娘、入新房、生新火、回门、串亲、出牧、站娘家等过程,这是裕固族古老的传统婚礼的习俗,现在裕固族年轻人结婚大都趋于简单、节约。解放前,裕固族大多是包办买卖婚姻,男方要负担很重的彩礼和婚姻各种仪式的庞大开支,所以裕固族人很少有人举行明媒正娶的正式婚姻,而大都选择帐房杆戴头婚,或者实行换门亲、交换婚、兄弟共妻婚等,这种情况直到解放后才有了改变。
裕固族的婚礼是非常热闹和讲究的,一般要举行几天。第一天是女方家中请来亲朋好友,用奶茶、好酒、手抓肉招待来宾,并举行对歌。这天最重要的活动是给新娘戴头,就是将一幅用珊瑚、玛瑙等珠宝串制成的华贵头饰系在新娘发辫上,发辫的样式也从这一天开始梳成三条大辫子,然后再换上新娘的服饰,骑上骏马和驼背,由送亲队伍陪伴去新郎家。新郎家东南两百米的地方扎一顶帐篷,客人要绕着帐篷转三圈,察看婆家准备的情况,这项仪式叫“踏房”。第二天早晨,新郎把新娘扶出帐篷,这时门前点着两堆火,新娘从火堆中间走过时,新郎要向新娘连射三箭,意为避邪。新郎新娘进入大帐房以后,还要为所有的客人敬酒,敬完酒后给客人分赠拜立客和牛羊背子礼肉,这时婚礼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