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河北乐亭县各种礼俗一览

来源:乐亭旅游在线 发表人: 2023-12-18 浏览量:1352
 

    一、问候

    乐亭文化发达,民素重礼貌,相见主动打号呼。早晨见面问:“起来啦”,饭后相见问:“吃啦?”或“吃了没有?”;晚辈见长辈有的也问:“你老喝酒啦!”,平时相见问:“干啥去?或说“到家呆会吧!”;送客时说: “慢点走”或“有空再来”,客人则说:“请留步”,或“别送了”,“回去吧”,“有空到我家去”。久别相见说:“总没见到你了,你好吧。”亲朋相见还问长辈好。分别前问对方有事没有。近年由于五讲四美的开展,“您早”,“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别客气”等新型礼貌用语已在全县城镇广泛运用,并逐步推广到乡村。

    二、尊称 

    乐亭县人民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对长辈平辈都呼以尊称。有排行的一般按排行尊称,如:大伯,二大伯、三大伯,大姑飞二姑、三姑,大哥、二哥、三哥。路遇生人或求人办事,年龄较大的称大爷、大伯、大叔、或大婶、大妈,与自己年龄相当的称大哥,大嫂、大姐,比自己年龄小的称大兄弟、大妹子或小朋友。也有对生人称为先生的。解放后多以“同志”相称或称“老同志”, “小同志”等。近年来称“师傅”极为流行。

    三、礼节

    乐亭县人民注重见面施礼,旧时有作揖的,有脱帽鞠躬的;比较普遍的是点头示意。解放后,一般皆点头示意、在庆典和纪念场合,一般行鞠躬礼。同志久别相见行握手礼。

    四、走亲

    县亲戚朋友之间素重往来,称之为“串亲戚”。或多日不见乘假相聚寒喧叙谈,或探亲问病。赠送礼品,一般为点心,罐头、酒、水果等。看病人也有拿鸡蛋、挂面者。宾主互相问候,拉家常、谈世事,共进午餐。而后客人给主人留下礼品回家(亦有住几日者)。受礼时多主人总要推辞一番,最后常按习俗给客人回些礼品。

    五、待客
 
    乐亭人待客,热情实在。客人来家,先请抽烟、吃糖、饮茶等,然后备好酒、菜、饭款待。先上酒菜,主人陪客人饮洒叙谈,酒足用饭。客人吃完后,酒、菜、饭必要有剩余,不能吃光喝光、且主人要后撂筷、否则即被视为对客人不够礼貌。

    六、送月子(亦称下奶或打听月子)

    妇女分娩,俗称“坐月子”。小人降生三天后,至亲好友,尤其是产妇娘家近人,送些芝麻、糕饼、油炸果、白面、猪肉、挂面、红糖、鸡蛋等物米祝贺,称为“下奶”。娘家还带些婴儿衣类。较富有的亲朋则赠送手镯、长命锁、项圈等较体面贵重的饰品。主家以美食相待,并给客人回礼、回饭。解放后,送月子之俗犹存,但礼品较前有异,一般只送些营养品不再送饰品。

    七、过生日

    旧时,乐亭县人对过生日以贫富、长幼之别而相异。富裕人家,老年人过生日颇为讲究,届时设宴备酒招待亲戚朋友。官绅大户之家,老人过生日称“做寿”。讲究排场,豪奢备至,大摆宴席;说书、唱戏办堂会。亲朋送寿桃、寿面,寿糕或幛子。乐亭向有做六十六和庆八十大寿之俗,更胜过一般做生日。成年人以下者过生日,吃些好饭好菜,就算了。但小孩过周岁时,要准备好花、土、书、锄等物;是女孩,则加一把剪刀,置于天地神牌前、全家烧香磕头,然后把小孩抱到神位之前,使其随意取拿所备之物,取书者则被认为日后必喜欢读书;男孩取花者则好色喜淫,取土者不成人;取锄者必尽力耕作。女孩取剪刀者,必喜女工手巧。—周岁小孩过生日俗称“抓周”,但不普遍。解放后过生日的习俗虽未尽消,但迷信色彩已经基本革除。

    八、贺新居

    旧时以建新居为大事,新屋上粱时贴红联,放鞭炮以示趋古避凶,兼示祝贺上粱大吉。迁入新屋时,一般人家还要再次祝贺,称为乔迁之喜。亲朋邻里也要送喜联,写贺词表示祝贺,主人请茶请酒以示谢意。解放后此习已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