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住
旧时,县城及各镇瓦房约居少半,乡村则为千分之一,一般皆为平房。正房多为三间,两居室、一灶间,也有4间或5间者。厢房多是3间,也有对面厢房6间者。贫家因宅基地窄,正房也有一间半、两间或一间的。
门窗多用纸糊。室内以石灰刷墙,顶棚一般不加修饰。大户人家佣人居于外宅或二门外下房。为了冬季取暖寝室多是火炕。院周围以砖石垒墙或用秫秸夹栅子。一般人家大多为一院多户。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八十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建设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各机关工厂建起了职工家属院,县城建起了职工住宅楼。居室宽敞明亮,夏季凉爽,冬天有暖气。有的单位职工,住房论单元,每个单元备有厨房、寝室飞餐厅和厕所。乡村住房绝大多数为砖石彻墙、柁檩结构的平房。三间正向,一明两暗,即中间开间盘灶为外间,左右盘炕为寝室。少数也有两间、四间或间正房的。乐亭房屋建筑不但注重坚固耐用,而且美观大方。以石奠基砖墙到顶,即从地面起垒一米左右料石,然后砌砖到顶,门口两边是精雕细刻的迎风石。现在不仅屋有前窗,而且前门两侧多安抱门窗。原来糊纸小棂改为能开能关的大玻璃窗。多数人家夏安纱门、纱窗,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有了水刷石墙、瓷砖砌墙,还有的带走廊。整个房屋划成待客室飞厨房、贮藏室、寝室等几个房间夕式样别致,美观大方,地板大多为水泥磨面,经济条件好的也有水磨石地板。院落建设近年多以砖石围墙,也有的建成四合院。
二、用具
炊具
旧时舀水的葫芦瓢,盛饭用的木马勺和瓦盆,分别被现在的铁制或铝制的水舀子、饭勺、饭盆及搪瓷盆所取代。使用起来既轻便又美观。既卫生又经久耐用,有的人家还用上了电炉子、煤油炉子、热得快等,城镇居民用上了电饭煲、煤气罐飞电冰箱等。
家俱
旧时富户有条椅、方桌、圈椅太师椅、大立柜,一般农户只有小坐柜、小板凳等几件简陋家俱。建国后,特别是八十年代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许多人家备有板柜、写字台、沙发,闹钟、挂钟、自行车、电视机、电凤扇、洗衣机和收录机。组合家俱也逐步由城镇发展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