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徽州女人的歌哭

来源:福客网 发表人: 2023-12-18 浏览量:2009
 

    唱歌与哭泣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可我小时候在家乡听到婆婆、妈妈们的哭泣却像唱歌一样,哭者边哭边诉,声音忽高忽低,抑扬顿挫,既有韵律又有节奏,就像在演唱一组委婉凄厉的悲歌。

    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歌哭简直像流感一样富有传染性,那些闻声赶来相劝的女人们,劝着、劝着就跟着掉泪,有的甚至一屁股坐下也呼天抢地歌哭起来,她们各哭各的词,各哭各的调,很快形成一种歌哭大合唱。

    我那时极不明白,她们为何要这样?长大后才知道,那些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坐下来歌哭一场的女人,大多是年轻的寡妇,那个时代,丈夫是女人的天,死了丈夫就塌了天,而在森严的封建桎梏下,寡妇只好信奉“好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信条,以贞洁烈女为榜样,不言改嫁。她们生计维艰,命运十分悲惨,歌哭一场可以倾吐内心的凄苦,减轻心理压力。

    也许是男人承载的负担太重,也许是农村缺医少药,那些顶梁柱的男人,往往过早死亡。我父亲、伯父,还有两位堂兄都是不到三十岁就离开了人世,留下一大群孤儿寡母,其悲惨情景可想而知,自我有记忆开始,她们的歌哭声就不绝于耳。

    徽州女人的歌哭词,一般都是按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痛苦即兴编出来的。我有位本家姑婆,长得漂亮又能干,十六岁那年,未婚夫病重,婆家一乘花轿将她抬去成亲冲喜,不到半个月,丈夫便撒手人寰。不久她回到娘家寡居,从此歌哭声不断,她边哭边诉:“我的命好苦哇!嫁个男人十几天哎!没看清他的脸,没粘过他的身,他睁眼看我没言语,闭起眼睛就去了西天,撇下我孤苦零丁好可怜哎!噢荷荷……天啊天!你不建功立业何为天?你不孝敬父母何为天?你不保护妻儿何为天?你不生男育女何为天……”她像祥林嫂那样,一遍又一遍,以至于她的歌哭词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我常跟在妈妈后面去听劝解,劝着、劝着妈妈哭了,我也哭了,如今那悲悲切切的,让人感到透心凄凉的歌哭声还不时回旋在耳边,刻骨铭心哪!

    徽州有句俗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繁忙的徽州商人,往往新婚几天,就与妻子离别奔赴商战场,妻子忍不住要痛哭一场;徽商一般都要三年才能回家探亲一次,妻子只得守空房、对孤灯、暗数更筹,除了等待,还是等待,终于有人等来了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丈夫,而有人等回的是丈夫的心灰意懒,两手空空,最惨的是等来了丈夫病亡的噩耗,于是呼天抢地、捶胸顿足,撕心裂肺的歌哭声响彻云端……

    徽州女人一生中只有出嫁这天才能坐一次大花轿,这可是轰动四乡八邻,无限风光的荣耀事。但是,在这大喜的日子里,新娘上花轿前必须要歌哭一场,称为“哭嫁”。“哭嫁,哭嫁,越哭越发家”,不哭倒不吉利了。而且越是哭得厉害,越证明姑娘对父母的爱和孝顺。

    徽州女人的歌哭及歌哭词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且极有文学意味,是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的徽州女人已不会再这样歌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