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答 谢 辞

来源:<a title="" href="#">wangjun690829</a></span> 发表人: 2023-12-24 浏览量:957

答 谢 辞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表达我们深深的怀念和无限的哀思。让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姐姐全家和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向我的慈祥的好父亲作最后的告别。承蒙各位领导、亲朋好友的关怀,对父亲多次探望和慰问,给了父亲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我们心存感激。
父亲2001年被诊断为肿瘤之后,一直坚持同病魔作斗争。无奈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难以违背,去年上半年入医院治疗以来,体质每况愈下,于元月13日上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2岁。连日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极度悲痛之中。
父亲1927129日出生于河南省桐柏县,在县城关读小学,在河南省南阳地区读中学,44年怀着家仇国恨参加抗日青年军,46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历史系读大学,49年在中原大学政治研究学院参加工作,50年在红安县参加“土改”,后在华中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工作,58年被划为“右派”后到草埠湖农场劳动改造,61年春 “右派”摘帽后在庙前中学教语文,619月到河溶中学教语文,79年 “右派”平反后在河溶高中教政治直至88年离休。
父亲在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忠诚于教育事业,工作一贯一丝不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父亲在工作方面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讲课时,声音洪亮得远在几十米外的家属楼上的人也听得清清楚楚;经常批改学生作业至深夜,或者星期天还带回家里一大堆学生作业本;对于学生的作文,总是连标点符号也要画上一些红色的修改记号。直到现在,我常常给父亲讲起这些儿时的印象时,还嘲笑他是不是认真过了头。事实上,父亲的这些表现了一位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于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我们晚辈,我平时做事情总有一个想法,要尽可能细致些、认真些,避免出差错,尽职尽责,努力做好业务工作。
父亲一直坚信中国共产党的自我改造能力和发展能力,就是在被错划为“右派”,遭受不白之冤,身心受到摧残的磨难之时,他没有为放弃与朋友、同学一起前往台湾的机会而失落,也没有对中国共产党的有些不当做法提出意见而后悔。待到平反解放之后,他更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工作中,他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成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事实证明,父亲的坚信是正确的,父亲的后半生精神上是愉快的,生活上是幸福的。
对于我们子女来说,我们忘不了父亲对我们深情的爱护。他始终教导我们要刻苦学习、艰苦朴素,正直为人,诚实做人。为了孙女、孙子的成长,从生活上的一顿早餐到衣服的增减,他都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从语文学习上的一词一句,英语学习上的课文、单词的背诵,他都要一再强调;从象棋、围棋的一招一式,他都要具体指导。对于我们的母亲来说,父亲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好丈夫。父亲和母亲一直互敬互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他们刚刚度过了金婚50周年。他对家庭、爱人、子女的强烈的责任感和深沉的爱心给我们子女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现在,敬爱的父亲永远的走了,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他慈祥宽厚、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父亲对我们的深情厚爱和优秀品格,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永远铭记!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生若此,也就够了。
愿父亲一路走好!
   再次谢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