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坛是用来供奉仙佛,用以做各种科仪,驱灾解难、为信士祈求福泽。我说说道教的一些法坛。道教法坛众多,在古代有谓之四大总坛:江苏茅山上清宗坛,江西清江阁皂山灵宝宗坛,江西南昌西山净明宗坛,江西贵溪龙虎山正一宗坛。到了宋朝,茅山、龙虎山、阁皂山并称“三山符箓”。后来全真教兴起,全真教与道门中别的宗派最大的区别是:全真教要求道士必须住观、不得食酒肉荤腥、不得娶妻生子。元朝时,皇帝命令正一教张天师统领“三山符箓”正一宗坛改名为“万法宗坛”。这样一来,除了全真教以外大大小小的道派就归正一统领了,他们的传法也改为民间传承了。
所谓树大分支,斗转星移。如今的法坛或许以不如古代那么严格的设立了,但是核心是不会变得。因为宗教文化的互相渗透,小到在家信众大到宫观庙宇,所供法坛都有两教仙佛互相融合的现象了。据说台湾有座庙宇,进去后看到中间是佛祖像左边是老子像右边是孔子像,谓之“三教合一”,再进去后厅一看,好嘛,供的是圣母玛利亚。呵呵,导人向善心诚则灵。
法坛的设立,都是师父传承下来的。我讲得是有师承进行修行的人设立法坛。设立法坛需要把供奉的仙佛位设立,或者文字牌位,或者像。摆上香炉贡品,鲜花等。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部分法器。
一、天皇号令:道教人士在操作科仪与法术时,经常要用到的令牌。代表上天发号令所用。在号令两侧会刻有字,内容也不是一样的,一般刻上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民间道派里也有刻上“敢有不服 寸斩分形”之类。
二、五雷号令:与天皇号令差不多。它的侧面通常也刻字,比如“兵随令转 将逐令行”等,从这里不难看出,天皇或者五雷号令作用便是号令鬼神,信物。
三、法印:法印,有各种材料制成的。石、玉、木、金属等。一般都是师父开光后授予弟子,法印的作用很大,一般加盖在符咒上以增强符咒的威力,或者是向上呈递疏文表文时加盖。法印有许多种,一般用的是道经师宝印、八卦印,就像世间的公章一样,处处通畅!
四、令旗:令旗颜色一般有青、红、黄、白、黑五色,代表五行。当然也有别的颜色的。
五、朱砂:朱砂,是用来画符的,也是一种中药,全国各大药店均有销售。其实朱砂也是分层次的,一般的朱砂里面含的朱膘比较多,颜色发黄而不红,可以用水飞法制作水飞朱砂。朱砂是不溶于水的,要用白酒来调和,但是也不挂纸,毕竟是矿物质。道门中有秘法,用一味中药来调和,便可以用来画符了。
六、坛布:坛布,坛布一般是都置于坛桌之前。此图为“万法宗坛”坛布和“道炁长存”坛布(炁念气,指的是衍生宇宙的最初能量),根据派别不同还有“混元宗坛”“上清宗坛”等等。
七、步罡毯:道教科仪中有谓之“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流传很古老。从“禹步”中衍生出来,传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步罡毯就是为了道士铺设来,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
七、帝钟:我们看过去的恐怖片里道士经常摇晃的铃,亦称三清铃、法铃、法钟,道士行仪时的法器。帝钟有手柄,柄端称“剑”,呈“山”字形,是道教三清的象征,代表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帝钟有降神、驱魔的作用。法师施法时以单手持柄摇动,其叮呤叮呤的声音,意为“振动法铃,神鬼咸钦”。
八、朝简:又称圭简、朝板、奏板等。原是古代朝廷上官员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在道教法坛上,仍尊古意以示法师向帝尊奏告;朝拜时均是两手恭执朝笏于胸前,以表尊敬。举行道场时,高功登坛,双手捧笏,如对天庭。此图前两朝简上的文字都为“太上符命驱使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