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船棺葬风俗

来源: 发表人: 2023-12-30 浏览量:4889

船棺葬风俗

  船棺葬概况:

  古代以独木舟形棺木为葬具的墓葬。分露天葬和山区的古越人中,为悬棺(见悬棺葬)。文献记载中国中南部也有类似墓葬。在东南亚、所罗门群岛、萨摩阿群岛,只有首领死后才能使用船棺,如不埋于近海处,则置入海中任其漂流沉没。土葬的船棺,在中国发现于四川境内,时代为战国至西汉前期,是巴蜀民族的葬谷。重庆、广元、成都、新都等地都有出土。其中重庆、广元的船棺,常用长5米、直径1米以上的楠木制成。尸体、随葬品放置在中部“舱”(长方形凹槽)中,上有木盖。墓坑为土坑竖穴,随葬品多铜器和陶器,后期出现少量铁器和漆器。船棺葬在斯堪的纳维亚、波利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分布。

  船棺葬是古代巴蜀人盛行的一种丧葬礼俗,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一些傍水而居、长于舟楫的民族特有的葬俗。我国长江以南的广袤地区,河道纵横,便于行舟,舟船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从事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人们生前善于用舟,死后以船安葬乃顺理成章之事。但先秦时期使用船棺进行土葬的民族并不多见,惟有巴蜀地区是我国古代实行船棺葬相当集中的地区(参见四川博物馆《四川古代墓葬情理简况》,载《考古》1959年第8期),这是一个值得后人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以下就古代巴蜀人这一丧葬习俗及其文化内涵作一些探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