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殡葬服务学概论(转摘三)

来源: 发表人: 2023-11-12 浏览量:10626

至于殡期间的活动,即殡期间有哪些活动、哪些礼仪,各民族各时代有异。但中国数千年间大体上是以儒家“孝”文化为主线再掺杂佛、道、民间迷信等内容办理丧事。丧事的对象是一类特殊的“宾客”,其礼节虽模仿生者宾客,但以“凶事”的方式处理之,如招魂、披麻戴孝、给死者立神主(民间称灵牌子)、丧主(俗称孝子)给死者及来宾瞌头、辞灵仪式、用白色、哭丧等。现在推行追悼会形式,基督教则称“追思会”。死者是将赴“彼岸”之客,生者以此类方式给他们“送行”,或向他们表示自己的“心意”。

 

                      二、 

葬,《说文》篆书写作    ,解释为“葬者,藏也。从死在草中。一,其所以荐之。”造字取上为草(  ),下为草(  ),中间的左边为剐(  )、右边为人,即“死”字,“一”横表示放置尸体的木板、草席之类。就是说,葬是“藏死者于草中”。生者不忍心死者的形体暴露于外,将死者用木板或草席装置好,葬(藏)于地下。因而,“葬”的原意是土葬,后世引伸为处理遗体的方式,如火葬、水葬、天葬、树葬、塔葬等。

以此观之,所谓“殡葬”就是安置并悼念死者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相关的礼仪规范。其中,“殡”是提供丧事礼仪的活动,如祭祀、追悼以及接待悼念来宾等服务;“葬”则是处理遗体的服务。殡葬活动中所蕴涵的文化理念称为“殡葬文化”。

                                      待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