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母亲 我想对您说

来源: 发表人: 2023-07-05 浏览量:4936
母亲是菩萨心肠,一生慈悲为怀,助人为乐。苦难中,她给你幸福;黑暗中,她给你光明。霜雪门第,母亲的怀抱最温暖;大千世界,母亲的爱最伟大。母亲已经过世多年了,农历五月二十八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不能再为母亲贺寿祈福了,就和母亲的在天之灵说说话吧!娘,我小时候,有件事让我很纳闷:东院大娘的儿子文明哥不知为啥,对您特别好,每逢上街赶集总要买点包给您捎回来。一次我不解地问您:“娘,东院文明大哥对您咋恁好哇?”您长叹一声:“嘿!说起来话长啊!解放前,那年您大娘把文明小两口从家里分出去了,但家里没有粮食分给他们,两口子为难地直哭。我知道了,虽然咱家也穷得常揭不开锅,但是还有两瓢秫秫,我就搲了一瓢送给他……”听您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您在咱家人也忍饥挨饿的情况下,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给了他一半。娘,您本身就在雪中啊,却把炭送给了您认为最需要的人,怪不得文明大哥对您那么好。娘,有个事不知道您忘记没有?在我10岁那年,一天中午,我正站在门口依着门框吃饭,刚吃一半,来了一位操着北方口音讨饭的老太太,走到我面前轻声地说:“这个小大姐帮个光吧!”我一听她叫我“大姐”就生气了,没好气地说:“您恁大年纪啦咋能叫我个大姐吔?”说着便将碗里吃剩下的饭往她碗里倒,打发她赶快走。这时,您却向我摆着手说“别倒,别倒!”很快从屋里走过来。我还以为您不让我给她,或者不给她那么多呢?没想到您却接过她的碗,直接从锅里给她盛了一碗饭递过去,还对她说:“您可别生气呀!俺这孩子小,不懂事。”我一听,您不仅没有责怪她对我的称呼,反而还说我不懂事,心中更生气了。当要饭的老太太非常感激的谢过您走后,您转过身来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还生气哩!看你,一个小孩把人家一个老年纪人说哩!人家叫你小大姐是对小闺女的官称。再说啦,小孩子家鼻子拉碴的,把吃剩下的饭给人家,那是不尊重人家,能行一点谁愿意出来要饭呀?咱们家也要过饭啊!”说到这,您难过得把脸扭向了一边……我明白是因为我不懂事惹您伤心,我惭愧地哭了!以往我若是有啥事哭了,只要被三嫂看见,她总是很快过来哄我。这一次没想到她听您这么一说,却放下了饭碗,眼泪簌簌地从我面前走过,回她的住室去了。之后我才知到,以前我叫姐、后又改叫三嫂的李秀英,原来她是在幼年时跟随母亲到处讨饭,被您收养的苦孩儿。娘,您知道吗?那天您对我的教育令我刻骨铭心!娘,您疼爱、理解女儿虽然从不言表,但从您的行动中我已体会至深。记得我在淮阳上学期间,有一次俺田姐(我的恩友)对我说:“听说外边很乱(文革武斗),咱娘可挂念你啦,我说给你发个电报让你回来,就说咱娘病了,咱娘立即说:‘不中,她要是听说我病了又回不来,会急坏的!’”我在参加修建焦枝铁路期间,一次回家,二嫂对我说:“恁小姑,你差点儿见不上咱娘,你没在家,咱娘病得很厉害,差点没……俺几个说给你发个电报去,咱娘高低不让,她说你干地那个事大、紧当,要是回不来,还不把你急坏呀!”娘,您就是这样,从来不愿给女儿增添一丝牵挂,从来不愿让家里的事影响女儿的学习和工作。娘,您虽然是一个普通农民,可您心里不仅装着儿女,还装着国家!娘,还记得我参加工作后过的那个特殊的中秋节吗?那是1969年9月24日,农历是八月十三,我因为要去南阳地区参加修建焦枝铁路的大会战,回家向您和哥嫂辞行。待我把情况说明后,您和俺哥嫂都很震惊!俺嫂子说:“恁小姑,咱娘恁大岁数了,身体也不好,你去恁远……再说啦,过了明儿就到八月十五啦,这可是咱农村的一个大节呀,你不在家过节啦?”娘,您含泪欲滴地对我嫂嫂说:“恁都别说啦!快把那个留着过‘十五’的鸡逮住,今儿就杀了,咱跟她提前过‘十五’……” 娘,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提前过的中秋节,更忘不了您为我留到隆冬的鲜石榴。1969年冬,我从南阳铁路会战工地回家,看到冰天雪地里有一个大秫秸攒。您搬开一捆捆秫秸,里边的景象把我惊呆了,没想到这秫秸攒包围着一棵石榴树,树叶都落光了,树上挂着几个炸皮咧嘴的新鲜大石榴,鲜红的石榴子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红宝石,我抠下一个子放到嘴里尝尝,真甜啊!娘啊,那茫茫大雪覆盖的秫秸攥里,藏着您对女儿多么深厚的爱啊!娘,您自幼对我的言传身教,激励着我成长,鞭策着我的人生。您和爹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是我人生的座右铭。女儿这一生没有辜负您和爹对我的培育和希望。我给自己订了五条做人的准则:出污而不染,近墨则不黑,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对人民一生甘为蜡烛。 在“三线”建设工地上,有女儿不畏艰辛日夜奋战的身影;在新华书店的发行行列里,有女儿我带着病痛顽强拼搏的足迹,使我成为地区、省、全国新华书店先进工作者,被誉为“河南省活着的赵春蛾”,“助人为乐的活雷锋”。女儿为您二老挣了光!娘,我还想告诉您,您的三个外孙女都很孝敬,工作努力,生活幸福,您和爹的思想已不知不觉地传承到了她们这一代。我想您二老也会为之高兴吧!娘,我知道您最好听女儿给您讲故事、唱歌、唱戏。记得60年代初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晚上只要和您睡在一起,入睡前我不是给您讲故事,就是给您唱歌或者唱一些忘词跑调的戏。您可能认为女儿天天给您讲、给您唱,会的真不少,其实不,基本上都是我学的课文,我把那些古诗、文言文,模仿着某个歌、某段戏的调子胡编乱唱。我学过的那几篇课文很快就讲翻箱了,我就把历史、地理、自然中的风、雨、雷电什么的也讲给您听,每次都到您打起呼噜来我才停止。娘,您知道我为什么天天给您讲、为您唱吗?因为在那个贫困的年代,我没有能力在物质方面孝敬您,只能用这办法为您寻找点开心。幸亏您不懂戏,我唱啥样您都爱听,要不然我这一点心也难尽啊!娘,自从1972年您撒手人寰,我每次到您的坟墓前,总想为您唱一首我心中喜爱的歌——酒干倘卖无。今天,是您的生日,就让女儿给您唱一回“酒干倘卖无”吧:酒干倘卖无……/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没有天那有地/没有地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你/没有你那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