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笑看人生:全球最大翡翠弥勒佛(1)

图片:迎奉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宏度法师、长顺法师和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雪窦寺方丈怡藏法师主法。 浙江奉化是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现身、出家、弘法、圆寂的地方。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号长汀子,五代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他手持禅杖,肩荷布袋,一生奇事不胜枚举。后梁末帝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今奉化)岳林寺....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佛陀穿针——帮助别人互相勉励为大众服务

图片来源:资料图 编者按:佛陀之所以被世人尊之为佛,就是因为他无有我心,处处以众生之心为心,故能观机施教,说法度生。弟子们为什么都愿意常随佛学,就是因为他老人家处处平易近人,于日用寻常中体现出了他的伟大处,时时以身作则,为众生榜样,令众生效法。不妨看下面二则故事,就会明白一切的。 阿那律是一位精进的修道者,据说因他贪恋睡眠,白天经常打瞌睡。佛陀怕他因纵意睡眠而荒废道业,曾呵斥说:咄男子!蛤蟆蚌....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社会思潮演变刺激了佛教与科学对话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佛教对科学的融摄。对这一现象的探讨有助于认识佛教与科学关系的实际内涵,把握佛教与科学关系在当代的走向。 一、佛教融摄科学的方式  佛教对科学的融摄是佛教从其教义系统出发,对现代科学的进展所作出的反应,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融通佛教教义与科学理论,把科学的进展纳入到佛教的解释系统之中,保证佛教在科学时代发挥其特有....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凝固的佛像见证流动的历史:山东棘梁山摩崖造像(2)

棘梁山摩崖站立佛像 南崖风蚀比较严重,多为唐宋时期的单体佛像和罗汉像。山东面有一处刻经,南北长12米,高2米。所刻为《佛说大般涅架经》,字径16厘米。棘梁山摩崖造像时间延续久,内容丰富,不仅有佛教造像、刻经,还有一定道教、儒教造像,但不占主流。其中东崖南面下端有宋代三教通连龛像,释加牟尼佛居中,文宣王孔子居西,老子居东,每尊主像左右又各立弟子像。 棘梁山摩崖造像 棘梁山造像在鲁西一代是造....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凝固的佛像见证流动的历史:山东棘梁山摩崖造像(1)

棘梁山摩崖造像全景 棘梁山又名司里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城西50公里的戴庙乡境内。是水浒英雄宋江、阮氏兄弟等聚义的地方。山虽不高不大,但山体上遍刻佛像。造像主要集中于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石上,有大小造像近千尊,完整清晰者500余尊。如按造像的年代来划分,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其中北齐一佛二弟子造像,佛像高9.7米,戴高宝冠,两侧宝缯垂巾,宽圆肩,双肩略耸,胸部较鼓,腹部赂平坦。面相宽....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爱的反面

小说课上,我正讲着一篇小说,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停下来发问:爱的反面是什么? 恨! 大约因为对答案很有把握,他们回答得很快而且大声,神情明亮愉悦。我环顾教室,心里感叹,只因为年轻啊,只因为太年轻啊!我放下书,说:这样说吧,譬如说你现在正在谈恋爱,然后呢,就分手了,过了50年,你70岁了,有一天,你在黄昏中散步,冤家路窄,你们又碰到一起了,这时候,对方定定地看着你,说:,我恨你!如果情节是这样的,....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和尚家风:饭后三碗茶

茶叶的清淡之性与禅林的疏朗之风有相近之处。《五灯会元》卷九说有一僧人间如宝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禅师答曰:饭后三碗茶。茶与禅的关系至少可以从生理学上得到解释:佛教僧侣重视坐禅修定,长时间的正襟危坐,可使人昏沉疲倦,四肢麻木。为了调济精神、补充营养,又不致违犯戒条,茶水自然成为僧侣们最合适的饮料。 僧侣饮茶之风可上溯到东晋时期,《晋书艺术传》载,后赵昭德寺的道开禅师昼夜不卧,除日服数枚药丸外,时复....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素食同样色香味俱全佛光山别具一格的素宴(6)

素食同样是色香味俱全 外形平凡,口味却让人惊艳。 细节处体现厨师们的功力。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素食同样色香味俱全佛光山别具一格的素宴(5)

开胃小点,外酥里嫩。 口感柔韧 色香味俱全 色香味俱型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素食同样色香味俱全佛光山别具一格的素宴(4)

更健康更环保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