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江西抚州临川籍江右商王兹华—东渡台湾创事业成全球拆船大王)

王兹华(1925-2008),江西省抚州临川县秋溪乡人。1941年04月成都中央军校第十八期,国民党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国民党中央党务顾问。台湾启顺华钢铁公司创办人,被台湾实业界称为世界拆船大王,是台湾工商界知名人士,著名企业家。   8 a$ `# A6 c8 ~* S7 ^ 王兹华自1937年始,先后就读于南昌一中、成都中央军校。1947年出任国民党驻沪海军中校科长。1949年赴台。1951...

曾昭燏求学经历

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女,1909年1月27日生于湘乡县荷叶乡万宜堂一个官宦世家。幼读私塾。12岁入长沙艺芳女校。1929年入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国文系。1935年留学英国,次年获硕士学位。旋入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实习,作为研究员,参加了柏林地区及什列斯威格田野的考古发掘。1938年返英,任伦敦大学考古学助教。同年,感于国难当头,放弃英国大学考古学院之聘,毅然回国效力。

儿时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随父母亲回母亲娘家,走在崇山峻岭的小路上,走不动的时候就会骑在父亲肩上,现在回想起来,很温馨。

四七

2010年6月16日 奶奶的四七!

三七

2010年6月9日 奶奶的三七!!!

潘星谊的父亲说,女儿视力不好

据最早赶到现场的北京记者了解,潘星谊大约是在20日上午7点半左右发生意外的。小区保安告诉记者,早晨他们接到 潘星谊 消息后,立刻赶到了潘星谊的家里。当时,就看到这个年轻女孩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脖子、胸口那里不停地往外冒血,她家里人只能用毛巾把伤口裹上,已经打了120。那女孩爸爸跟我说,他当时正在厨房里做饭,突然听到咣啷一声,出来就看到鱼缸碎了一地,女儿倒在地上受伤了。 那位保安还透...

从药家鑫之死看张显的人格

从药家鑫之死看张显的人格 浏览量:426929 回复数:876  ☆☆☆广西联盟 复制链接 分享到: 人人 新浪 qq 123456789尾页下一页 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药家鑫的生命终于在舆论的喧闹声中凄凉的落下帷幕,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他为自己的过错用生命谢罪。他有太多的人生遗憾在最后一刻仰望天空时已给予了漂浮的蓝天白云。 ...

新长恨歌--纪念药家鑫案中受害者张妙

新长恨歌   --纪念药家鑫案中受害者张妙      药贼淫乐驾车回,春风得意狂飙来。   张妙夜深下班去,家有小儿盼母归。   谁知横祸突然至,药贼撞妙车不停。   油门一踩飘然去,我岂管你生与死。   车行百米恶念再,此人不死我倒霉。   嘎然停车携刀下,徒步且看命可在。   可怜头伤腿骨折,沉痛难忍待援救。   忽见车停有人来,心暖尚念好人多。   药贼见妙人倒地,欲爬...

老大,走好

老大,直到现在我都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没想到去年一别一路走好

百日祭奠追忆姨妈

亲爱的姨妈: 你离开你挚爱的亲人们和姊妹们100天了,尽管有太多的不舍,生命的形态终究会发生改变,亲人们隔着时空一样想念着你,一样地爱你。 源于你们姊妹四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在那写信的年代,每封家信都是复写纸,我从小就帮着妈妈分信纸,那份记忆特别美好。我也在成长的岁月中多次在广州的家里感受家庭的温情,很多时间像个尾巴一样跟着你,在中山医的校园里第一次看到又黑又高的非洲人;逛建设三马路的自由市场,...

爷爷写于奶奶辞世一周年的来信 (1999年3月31日)

郑晓江:游走于生死智慧间的思想者

郑晓江:游走于生死智慧间的思想者 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 熊鸿雁 中国人对于生死问题往往是讳莫如深的,可却有这样一个人执着投身研究生死哲学28年,中间历经风雨沧桑从未间断,取得了令人夺目的成就。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死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位已过知命之年的教授在遭遇了十年的“冷板凳”之后,开始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生死问题的系列演说和学术交流。他以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试图构建当代中国人生死大...

无法释怀的怀念

无法释怀的怀念 追思江西师大郑晓江教授 王令策 一 农历癸巳正月初七,2013年2月17日早七时许,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我国生死哲学理论创建者郑晓江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形下,与所有的朋友、学生突然不辞而别遽赴道山!乍闻之初,谁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噩耗!怎么可能!搞错了吧!无论哪位朋友、学生在听到这个噩耗的第一反应无不如此!是啊,我也不敢相信(至今仍有这种纠结感)这种事情居...

悼郑晓江•挽诗•挽联悼郑晓江挽诗

悼郑晓江?挽诗?挽联 悼郑晓江挽诗 徐敏豪 江右名士一千秋,品学道德九炙求。 朱熹爱道一问学,九渊尊德九坚守。 陶羞斗米一折腰,安石变法九出手。 永新子弟一殉节,三千跳潭九中流。 曾巩慕学一发愤,阳修古文九潮头。 庭坚诗风一惊世,万里显祖九歌喉。 应星天工一开物,八大寅恪九自由。 悼郑晓江挽联 上联:六经注我一方寸一生脱胎换骨; 下联:万物森然九宇宙...

怀念郑晓江老师

怀念郑晓江老师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 杨柱才 郑晓江老师辞世很突然,令世人惊愕,也令世人不得其解。我常常会想起郑老师其人其学其事,心中总有许多的记忆与怀念。 最早认识郑老师是在1980年代中期,那时郑老师是江西大学(1993年并入南昌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的一位青年教师。1986年春季,郑老师与另一位教师为我们哲学系83级讲授中国哲学史第二部分,也就是宋元明清哲学。这个课程体例...

忆恩师郑公文

忆恩师郑公文 陈金香 今天,怀着极度复杂矛盾的心情,我坐在电脑前敲打着这些文字 说句真心话,我是极其不情愿敲打这些文字;同样是句真心话,我又按耐不住这些话语从我的心灵深处迸发出来,按耐不住这些话语交织着悲痛如钱塘江大潮一般涌来 不情愿的原因是不希望为这样的事敲打这些文字。二〇一三年二月十七日所发生的我绝不愿意它发生的一件事:我的恩师郑晓江教授走了,而且是永远地走了 二〇一三年二月十七日,...

缅怀老师

今天得知早上7点左右,自己曾经的一个老师在自己居住的小区18层楼跳下,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首先感到无比的悲恸和震惊。 在我读大二的时候,选修了他的《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课程。整个课程贯穿着一个主题:生命不仅是自己的,我们没有放弃它的权利,否则就是一种自私不负责任的行为。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各个宗教对生和死的哲学。教育我们要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强调对即将去世的人给予临终...

深切缅怀我们的战友

你三十二载人生很短暂,但是很充实,活得很精彩,一路走好。

你真的走了吗? ——纪念我的战友刘庆涤

同学群里灰色头像 好像在告诉我你下线了 战友电话里的哽咽 一遍一遍验证着你走了 你真的走了吗? 质问的瞬间 我看见了那张月亮的脸 长久的叹息 我遥望到了黑夜的月 你真的走了吗? 你住在我的隔壁 那还是我们青春的记忆 可我们还很年轻 却已是天各一方的冷清 你真的走了吗? 落花流水弹指一线十余年间 我们在改变 画一个笑脸 因为怀念在所难免 你真的走了吗? 我...

爸爸回忆录

我出生在建国后的第四年,1952年2月4日。那是一个龙年。国家是一穷二白,可想而之。人民的生活十分艰苦,转眼八岁1960年因中国要还清苏联债。周恩来提出口号是,系紧裤腰带三年还清苏联债,此时粮食一度紧张,从南方到北国。从东方到新疆在三年一度恶化,可谓是饥寒交迫。家破人亡,流利失所,南方几省民众纷纷涌向黑龙江,讨荒要饭,扎根此处。从此人口增多,人员复杂,六一年开始吃大食堂,各户不准做饭,穿破衣睡凉炕...
  共1345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