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四川夹江县政协委员谢贵华自杀

昨日(16日)上午9时10分许,乐山市夹江县政府大院内,机关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有序的工作。突然,扑通一声闷响,一名男子从县政府办公楼7楼跳下,当场身亡。记者调查发现,死者名叫谢贵华,今年44岁,系该县政协委员、当地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美公司)董事长。据了解,下海经商前,谢曾担任过该县粮食局副局长、县城所在地氵焉城镇镇长等职。目前,警方已对事件展开调查。 他原来还担任过一些领导职务。...

北京植物园:一二.九纪念亭

北京植物园:一二.九纪念亭 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位于保卫华北石刻对面,隔沟相望的石砌方院中,八个鎏金大字,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题写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学联撰写的纪念碑文,由著名书法家刘柄森书写纪念亭在纪念碑南侧,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组成,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募捐建造 1980年6月,北京市植物园管理科樱桃沟班工人在清除樱桃沟沟旁的杂草时,发现沟旁的一块大青石上刻有保卫...

《惠州日报》读者微信群首先发起捐款给龚景辉

区交通运输局和公交公司在龚景辉突发急病后,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和医院,并为病人垫付了近3万元医药费,同时在公交公司发起倡议为龚景辉捐款,当即捐得3200元。 报道刊登后,首先在《惠州日报》、《东江时报》读者微信群引发了热议,200余名来自惠阳、大亚湾等地的读者网友在群主杨小姐的一声吆喝后,踊跃捐款。从晚上10时到第二天凌晨2时许,就已经认捐了1万多元。杨小姐介绍,其中有几位惠阳、大亚湾地...

龚景辉两个儿子均未成年

  龚景辉自送到医院抢救后,一直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不醒。据管床医生王医生介绍,龚景辉病发时是脑干出血,送医时陷入深度昏迷,目前处于病危状态,靠呼吸机和大剂量脱水药维持。   事发后,邓金浓一直守在医院,盼望丈夫醒来。据悉,龚景辉和妻子育有两个儿子,大的11岁,小的才9岁。邓金浓告诉记者,龚景辉曾在深圳当司机,她就在家带孩子,去年两人刚在老家盖起了一栋新房,为此借了一大笔钱,今年本来打...

邵牧君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邵牧君(1928年12月26日2015年6月12日),男,出生于上海,1949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继续深造。著名电影理论家、翻译家、评论家,《世界电影》原主编。 2015年6月12日,邵牧君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7岁。

著名电影理论家、电影史专家、翻译家、评论家邵牧君与世长辞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邵牧君先生就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电影理论等方面的专著。邵牧君先生的重要译著包括《世界电影全纪录》、《西方电影史论》、《电影的本性》等共计三四百多万字。另外,由邵牧君先生译介并于1980年出版的《西方电影史概论》更奠定了他在电影研究领域的专家地位。 2015年6月15日14时许,著名电影理论家、电影史专家、翻译家、评论家邵牧君,因病医治无效,于2...

我们的一营终于把U-2飞机打下来了

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戈壁上空升起了蘑菇云,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考虑到敌人肯定要趁机派U-2飞机入窜侦察,或使用远程轰炸机摧毁我核设施,空军地空导弹一营和二营奉命紧急从北京出发,以铁路行军形式,急速向大西北挺进。   中国成功核爆数小时后,美国总统约翰逊为了削弱中国原子弹爆炸带来的影响,发表声明说:美国拥有足够的核力量威慑中国。   话虽这么说,美台当局却急不可待地试图获...

李峰辉无偿捐献出的眼角膜

据南宁爱尔眼科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介绍,李峰辉无偿捐献出的眼角膜经检测合格后,将会立即移植给需要的患者。目前,该院已经及时通知预约上号的患者前来做移植手术。 李峰辉的前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很支持前夫生前所做的捐献决定,称前夫想让别人替他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前妻称,他希望我以后不要孤独面对这个世界,有合适的,让我找一个伴一起照顾小孩。 李峰辉女儿说:爸爸很伟大,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我为他的...

原空军第十一军政委方中英同志逝世

  2011年11月20日14:53 来源:《解放军报》   正军职离休干部、原空军第十一军政委方中英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方中英同志系河南沈丘人,1938年2月入伍,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译电员、机要科科长、民运科科长、政治处主任、空运大队政委、华北空军西郊机场政委、独立团政委、空军某师政委、空军第十三军政委等职。

蒋作宾座右铭(家训)

蒋作宾座右铭(家训) 一个人得志之时, 自当有改善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志氣; 就是不得其志时, 也当努力奉献自己的心力,使每一个自己所到过的地方, 比自已未到以前略为进步。

文学成就

李之仪擅长作词,前人称其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毛晋《姑溪词跋》)。他很注意词的特点,曾说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他批评柳永韵终不胜、张先才不足而情有余,而主张像晏殊、欧阳修那样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跋吴思道小词》)。他的佳作也确能达到这一要求,如〔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

艺术经历

  卧云居士青年时期就读于满族贵胄法政学堂,与金仲仁同学。当时,北京八旗子弟喜欢学唱八角鼓和皮簧戏。卧云居士最初喜爱八角鼓,后祟尚龚云甫演唱艺术,常到北京票房演唱,同台演唱者有黄桂秋、碧萝馆主、松介眉、王华甫、董俊峰、季文屏、吕正一、全燕平(即关醉蝉)、张稔年等。曾到言乐会与言菊朋同台演出,并切磋演唱技艺。他的嗓音极好,清脆甜亮而富于韵味,难得的是他的嗓音带有龚云甫特有的老且雌音(一种近似老年妇女...

生平简介

个人生平   明永乐四年中进士,即授广东道御史。其时,应天府(今南京市)知府尹问宝传有动用国库银钱要案,明成祖朱棣闻悉大怒,派陈勉前往查处。陈勉领旨后前往执行。据了解实情后,发现尹知府动用国库课银属实,但非尹某贪污中饱私囊,是为朝令急需不得已而挪动。陈勉上疏再三申述,并向成祖叩头申辩:隋愿自己受罪受罚。后来,皇上终于明白了此案真相。同僚们由此敬佩他办案严明,有胆有识,皇帝也深感他直言敢谏,人才难...

心中的痛

我一直想找到一种方式,来写下我的悲伤,然而始终没有找到。每天上班,下班,走着相同的路,看着城市的灯慢慢的亮起来,想起自已已经在这个城市安定地生活了十几年了,尽管有很多的伤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经消遁无形;我从来没有想到,灾难会降临到我们的中间。   是的,灾难不是降临到我们身边,准确地说是降临到我们家。2008年10月11日下午接到表妹的电话,说是我焕姨在阳曲出了车祸,我一点都不相信,可...

金银焕-贡献

金银焕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刻苦学习,追求进步。在阳曲县工作期间,她坚决抵制四人帮的倒行逆施,结合当地实际狠抓工农业生产,为阳曲县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稳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负责省市共青团工作期间,她坚持以四化为中心,全面活跃团的工作,明确提出共青团组织要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青年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青年工作要适应青年新特点,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有所作为。狠...

从冯两努先生逝世所想到的

尊敬的冯老师,我不知道如何形容我的心情.您就这样走了.带给我的是突然间的痛楚.一夜无眠. 想着前几年和您见面时的音容笑貌.想着您不辞劳累开课演讲,您谋取的不是财和利,您谋取的是内心的一份责任;您一直在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果对待父母和亲人.在商场上如果使自己不被打败,如果真正获得成功,天道酬勤.是的.您一直在付出,在善导着我们. 那时的我,才十八九岁,有幸得到您的教导,有幸在甘生的带动下和您...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天宝初,进册贵妃。追赠父玄琰太尉、齐国公。擢叔玄珪光禄卿,宗兄銛鸿胪卿,锜侍御史,...

武大学生忆李崇淮恩师

见习记者 李佳 一生没带过博士生 武汉大学金融系教授黄宪是李崇淮的学生。他说,李崇淮一生只直接培养了27名硕士。1992年,武大金融专业的博士点还未批下来。因年事已高,李崇淮不得不离休。他也因此没有一个博士生。 治学不怕孤军奋战 黄宪还向记者谈起老师的治学原则:不唯名人是从,不唯多数是从,不唯老师是从。 1982年,李崇淮提出黄金非货币的观点,遭到当时学术界的普遍反对,让李崇...

王淳同志逝世

2010年01月13日 新华社广州1月11日电正兵团职离休干部、原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王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王淳是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学员、干事、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教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先后参加了胶东地区反扫荡、反封锁和创建胶东根据地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

倓虚

  倓虚,法名隆衔,法号倓虚,俗姓王,名福庭。1875年生,直隶宁河(今天津宁河)人。佛教天台宗近世传人,哈尔滨极乐寺创始人。他父亲一半务农一半经商,收入微薄,勉强度日。姐兄8人先后夭折,他是家中唯一存活下来的幼子。   11岁时,入乡塾就读,14岁因家境不支而辍学习商。17岁娶妻,生5男1女。20多岁,父母先后谢世。为养家糊口,他干过脚行,当过兵,做过银行经纪人,开过药店,还曾浪迹江湖,从事医...
  共1344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