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第24节:北洋人(3)

第24节:北洋人(3)   袁世凯清楚地认识到,东邻强国日本妨碍他执行任务。他企图排除这种妨碍,是理所当然的。陆奥的著述中有这样的评价:袁世凯乃年壮气锐之徒,热望排除日本之妨碍,并非无理者也。   袁世凯对自己的立场、任务认识得很充分,但对日本却缺乏了解,而且未能觉察到这种缺乏,以致酿成悲剧。关于日本国情,袁世凯之所以认识不足,或许应该说是历届驻日公使徐承祖、黎庶昌、李经方、汪凤...

第23节:北洋人(2)

第23节:北洋人(2)   灭满兴汉   他们要把我们一个不剩地杀掉!还不只是广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只有这个皇帝宝座了。这个国家还是我们的国家吗?在这个国家里,我们是少数派,你不要忘记这个事实!   善庆一边说,一边用细长的眼睛狠狠地盯住醇亲王的眼睛。醇亲王也是一副满族面貌,眼睛细长。   那你说如何是好?   只要是汉族,任谁也不要相信!   我认为中...

第22节:北洋人(1)

第22节:北洋人(1)   北洋人   北洋舰队是亚洲最强的海军,至少在1888年以前是如此。   它的阵容是以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为中心。在当时,铁甲舰还很稀奇,这两艘军舰同是七千吨,再配备五艘巡洋舰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各两千吨。   海军衙门是三年前设置的。在那之前,有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三者力量大致相等。后来,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马尾海战中全军...

第21节:自主之路(6)

第21节:自主之路(6)   假如这是一种戏剧性的密谋,那么,朝鲜政府的确不简单!李鸿章望着天棚想。   四月末,李鸿章同葡萄牙签署了通商条约,五月五日去旅顺、大连,视察新购进的军舰致远号。   这些等回来再办李鸿章把一些新近的文书归拢到桌子一角。因为上了年纪,自言自语的毛病越发厉害了。他抄录了公文的标题。   《朴定阳尚未归国》戴着全权头衔的朴定阳原来说递交国书后立...

第20节:自主之路(5)

第20节:自主之路(5)   然而,朴定阳接到的任务是故意装傻,不理睬上述三项原则,以创造自主独立的实绩为最高目的。他更高一筹,委托同行的美国人亚连代他去华盛顿的中国公使馆。亚连传话说:风闻到达美国时,须立即拜访中国公使馆,但实际上我本人没有接到训令,也许是电报延误了。总之,我没有接到训令,现在只好依据外交常识行动,请予谅解。   朝鲜全权公使朴定阳终于单独去美国外交部,拜会了国...

第19节:自主之路(4)

第19节:自主之路(4)   只有独立国才能派遣外交官,而非独立国没有外交权,属国没有外交权。唐绍仪给袁世凯讲了一通国际政治学入门。听了他的话,袁世凯转动着眼珠子大叫:不行,这可不行!   朝鲜政府派遣使节,初时袁世凯以为只不过是一般的交涉罢了,当唐绍仪讲了重大的政治意见之后,他有些狼狈了。   朝鲜对外派遣使节,并非没有先例。以前往日本派遣过闵泳骏,事后报告清政府,袁世凯...

第18节:自主之路(3)

第18节:自主之路(3)   第二年,1887年,朝鲜得以保持稳定状态。英、俄两国在阿富汗达成妥协,英国因而失去了继续占领巨文岛的理由,只好撤出。   这年,袁世凯在朝鲜的主要任务是阻止俄国同朝鲜签订陆路通商条约。   反对签约的根据是中国同俄国的国境问题尚未解决。   同俄国谈判东部边界问题的中国代表仍是吴大澂。他认为从延秋到海洋一线才是中国的边境线。如果中国方面的...

第17节:自主之路(2)

第17节:自主之路(2)   然而,李鸿章决定释放大院君,袁世凯总觉得是个错误。从这时起,袁世凯敢于对被他神化的李鸿章抱怀疑态度了。   由于释放了大院君,亲清倾向极强的闵妃派也开始产生反清情绪,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不过,对名义上的属国,长期地拘留国王之父,听起来也不妥当。释放这件事,从人道的立场上看,谁也没有理由责难。而且,为维护岌岌可危的宗主权,使用古典的分而治之的方法,也无...

第16节:自主之路(1)

第16节:自主之路(1)   自主之路   亡命的金玉均被日本政府转移到小笠原岛时,朝鲜宫廷又开始策划同俄国接近。除了俄国,还能依靠谁的势力呢?宫廷里飘荡着这种空气。   前次对俄接近时情报泄露,被清政府得知,以失败告终,这次就必须格外谨慎。闵妃等人有着巨大的危机感,何况还有一个大院君,简直是闵妃的不露面的劲敌。大院君的背后有清政府做后盾,善于操纵的袁世凯不知什么时候会操纵...

第15节:还乡(2)

第15节:还乡(2)   在久别的房间里,和妻子两人对坐时,袁世凯开始忐忑不安了。   那时代,男人置妾是正常的。所有的元配妻子,只要守住正夫人的宝座,对丈夫在外纳妾的事并不过问。袁世凯去朝鲜前,已经纳美女沈氏为妾。他在登州吴长庆处做幕僚时,正妻于氏未能同行。她认为与其给丈夫做身边琐事,不如守在家里,更能巩固正妻地位。   沈氏是袁世凯在天津赎出来的女子,按照出生地,人们都...

第14节:还乡(1)

第14节:还乡(1)   还乡   如果袁世凯为人谦逊,或许能避免正面冲突。但是,他极不谦逊。年轻气盛,平素已是傲气凌人,平乱有功,就更加目中无人了。   叔父袁保龄每次写信都教导他:要谦虚、自制。同时写信给吴兆有:袁世凯年幼无知,或惹仁弟不快,请勿介意,善为照拂   被金玉均杀害的亲清派人物同袁世凯情深意厚,他觉得应当给遗族以抚恤,便下令从军饷中支付。   军...

第13节:提督与青年(10)

第13节:提督与青年(10)   这个青年人,说不定把我当成了竞争对手。袁世凯苦笑了。   这时,袁世凯和唐绍仪的身份相差悬殊。袁世凯有着与提督相等的职权,而唐绍仪只不过是外国顾问的助手,无官无职。   我不是翻译,是协助财政经济事宜的。临别时,唐绍仪特意说。   知道,知道。   袁世凯急忙从唐绍仪的热情中逃脱了。不知为什么,他有点受不了,并预感到今后也会受他...

第12节:提督与青年(9)

第12节:提督与青年(9)   左营使李祖渊和前营使韩圭稷还没有醒过酒来,便鲜血淋淋地离开了人世。   左赞成闵泳穆来了,李圭完和高永锡从左右夹着他走进宫内。   为什么搞得这么森严!   对闵泳穆的问话,两人不作回答。他们在考虑什么时候拔刀杀人,根本没听进耳朵里。   噢,日本兵   闵泳穆嘟哝了一句,而李、高二人仍不做声。突然,两个人同时转过身来,黑暗...

第11节:提督与青年(8)

第11节:提督与青年(8)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说是异变、异变,却只有宫中乱哄哄的。乱贼在哪里?都干了些什么?金玉均,你清清楚楚说一下!闵妃质问道。   她觉得事情不大对头。   金玉均正苦于回答时,轰轰两声巨响从仁政殿方向传过来。这是金凤均和李锡伊两人按原定计划点着了炸药。如果没有这两声巨响,真的会使人想不到异变了。   仁政殿的爆炸声把金玉均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

第10节:提督与青年(7)

第10节:提督与青年(7)   紧急时可以不经政院批准,开门!守将向部下命令道。   金玉均、金凤均、李锡伊等人从金虎门鱼贯而入。宫里静悄悄。阴历十月十七日,月明如昼,只有巡逻军卒的脚步声不断传来。仁政殿底下,早就埋好了炸药。   把炸药挖出来,三十分之后引爆!   金玉均命金凤均和李锡伊两人留在那里,自己朝协阳门走去。协阳门外有武装军士把守,再往前走,不穿朝服者按制...

第9节:提督与青年(6)

第9节:提督与青年(6)   金玉均三言两语指示完,急忙返回宴席,要不然时间长了别人会怀疑。   我想该上茶了仿佛他离席是去关照上茶的事,其实,不用关照也该上茶点了。   闵泳翊紧皱眉头,邮政局总裁是洪英植,在这个宴席上,金玉均是不该跑到厨房要东要西的。金玉均是个用心周到的人,似乎同平时不大一样,难道有什么事?   金玉均在日记中说他已发觉闵泳翊颇有疑忌之色,又说岛村...

第8节:提督与青年(5)

第8节:提督与青年(5)   朝鲜军队的核心人物四营统率之中,前营使韩圭稷、右营使闵泳翊、左营使李祖渊出席。按金玉均的武装政变计划,这三人全在诛杀之列。   入席之前,金玉均到厨房关照厨师:今晚外国客人多,他们在席上有慢慢交谈的习惯,所以不要急于上菜,最好慢些!这是因为预定在八时半至九时之间举事,如果在此之前宴会结束了,对政变不利。   金玉均坐在岛村与川上之间,正对着李祖...

第7节:提督与青年(4)

第7节:提督与青年(4)   对,我非做一个这样的人不可哪怕只有五分能力,也得人们相信我有十分能力!袁世凯暗暗想。   丁汝昌把李鸿章奉为信仰,而这时的袁世凯还没有什么信仰之类的东西,但他深知信仰是强有力的,是奋斗的智慧。对于什么能使自己成功,什么能使自己失败,袁世凯有极其敏锐的嗅觉,简直称得上是天才。这也许是一种本能吧。不论什么事,他都把它同人生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提...

第6节:提督与青年(3)

第6节:提督与青年(3)   大院君颇有才干,但过于独断专行,结果政治上漏洞百出,被政敌钻了空子。   他的政敌是李太王之妃闵氏一族。在大院君看来,作为自己的儿子的妃子,是他亲自选定的,竟然忘恩负义。而闵氏一族认为:太王已经二十多岁了,总有个大院君这样的保护人,实在讨厌。外戚掌握实权,在朝鲜是合情合理的。   闵妃与胞兄闵升镐攻击大院君失政,鼓吹国王亲政。1873年,大院君...

第5节:提督与青年(2)

第5节:提督与青年(2)   如此强大的起义军,被李鸿章采取分割作战,终于土崩瓦解。朝廷军的骨干是淮军。丁汝昌在讨伐捻军中立了功,从下级军官升为中坚军官,进而跻身于高级将领之列。   因为那家伙识文断字啊!昔日的伙伴们半带妒意地说。的确,丁汝昌很好学,不仅在少年时代,从军以后也孜孜不倦地学习。   然而,最幸运的恐怕是他当上清军中为数甚少的水师将领。他的出生地庐江县是水乡泽...
  共1347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