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心声

过去年轻时,我下部队,到海岛、西沙、军舰、渔村,每到一个地方时间允许我都有画些写生、速写的习惯,一作创作素材、二作纪念,几十年下来我积累了一批写生和速写的画作,装满二个木箱之多,三、四十年过去了,如今每当翻看这些画作时,还历历在目,心情难以平静。现筛选了其中部分画作出版画集,是想通过一些色彩记录我的部队工作期间所走过一些路程、留下的痕迹、也是我在部队从事美术工作的一个总结。 我在部队从事美术...

薛翊汉其人其画

画家薛翊汉在不久前送来了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与版画家张祯麒合作的版画集[沃门风采],我不禁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所感动。最近又把他从艺几十年来的水粉风景写生结集出版,要我为他写篇短文,我欣然答应了,一是与他共事数十年,是多年战友,二是对他的为人和他对艺术的执著与追求孜孜不倦,也算是比较了解,所以、这是义不容辞的事,翻阅翊汉君的画作,把我的思绪带到我们40多年前相处的日子。当年情景,尤历历在...

董文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11月3日凌晨,京剧名家董文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本市逝世,享年70岁。董文华生前曾任河北省政协委员,天津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天津市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剧协理事,天津京剧基金会副会长。   董文华1938年10月生于河北省霸州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董文华出身梨园世家,自幼随父辈学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潮洛濛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2月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常委、自治区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潮洛濛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呼和浩特市殡仪馆举行。潮洛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20日10时36分在呼和浩特市逝世,享年88岁。 潮洛濛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智利强震已致799人死亡 余震不断再发海啸警报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外电报道,当地时间3日,智利官方统计的8.8级强震致死人数上升为799人,其中587人来自受灾严重的马乌莱地区。遇难者大部分死于地震引发的海啸之中。   由于连续发生5.9级和6.0级两场强烈余震,3日,新的海啸警报又在智利海岸地区响起。在孔斯蒂图西翁和康塞普西翁,数以百计的人听到警报后向附近的小山等高处跑去,以避免巨浪侵袭。不过,后来智利政府取消了海啸警报。   目前...

杨士法同志逝世

本报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上海市委原副书记、上海市原副市长、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杨士法同志(按市长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2日4时36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3岁。 新民晚报

俞正声等看望慰问韩哲一、杨士法等老同志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昨天分11路,前往华东医院和瑞金医院,亲切看望正在住院治疗的韩哲一、杨士法等老同志,向他们送上花篮,祝他们新春快乐,健康长寿。 昨天一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红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丁薛祥等走进华东医院病房,亲切看望住院治疗的老同志,询问老同志们的生活起居和治疗情况,衷心祝愿他们新春愉快、身体健康。俞正声...

兄弟情

时时思念你,我的兄弟--虎哥 第一次认识你,那是偶然;第一次聚会,我匆匆而去。 以后所有的日子里,就充满了你: 一块出游,一块爬山;一块喝酒,一块欢乐。 但突然之间你却离开了我们,没有告别,没有预兆。 在那遥远的地方,祝愿你和往昔一样快乐! 你的离去,让我失去了一个好友,一个兄弟。 多年来再没遇到一个像你那样知心的朋友,我一个人继续流浪在人生旅途。 回忆常常在脑海中---青岛驿站,...

自荐走上教师路 孙起孟30年代从教记

  孙起孟在视察民建会员捐建的大同希望学校   钟情于教育的好园丢孙起孟三十年代从教记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期刊发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名誉主席孙起孟于三十年代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情况的文章,以期对广大教师有一定的启示。编者   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至今依然挚爱着教育工作,挚爱着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职业,他就是曾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

孙起孟:提出基本政治制度写入宪法

  孙起孟曾经担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在他77岁至87岁的十年间;如此高龄的孙老仍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孙起孟回忆道:鉴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基本制度,并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民建中央领导层考虑向中共中央建议把上述的基本政治制度载入我国宪法。当时我们对于这项宪法修正案的表述并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孙起孟追忆: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0年的发展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而已。斗转星移,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机关的领导大都先后谢世,而亲历了这一重要历史时段的孙起孟对于50年前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筹备工作,并担任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的孙起孟来说,当然留下了不少难忘的记忆   1954年9月15日,孙起孟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毛泽东同...

孙起孟——钟情于教育的好园丁

  成长得益于恩师   具有悠久历史的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其前身是苏州女子师范学校。1991年4月,孙起孟来新苏师范视察,重新回到了他自己生活征途的第一站,看到这所学校在当年的旧址上已经发生了巨变,感慨系之。他深情地说:你们这所学校是我在三十年代工作、学习过几年的一所学校。在与当时同学共同学习和共同生活中,我获得了对我一生有益的启迪和长进,所以我一直对你们怀着深挚的感情。   孙起孟中学时就读...

为平凡世界死者的祭文

早就想写点什么来平息自己愤激的心情了,今天看了央视《新闻调查》关于煤矿为何事故频发的报道,抑制不住的冲动要向这些为我们的世界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平凡的劳动者致以关注和敬意![/FONT] [/FONT] [BR] 对于矿山和矿工最初的印象来自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来自于孙少平所工作的大牙湾煤矿。他们是被遗忘的一群人,各种各样的媒体,电视中,极少出现他们的身影,偶尔有几个镜头也是几张黝黑的面孔,漆黑...

沉痛悼念路遥同志

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同志、因患肝硬化腹水,于1992年11月17日8时20分在西安逝世,享年42岁。 路遥,原名王卫国,陕西清涧人。1949年12月3日出生在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的一个贫穷农民家里。路遥七岁的时候,家里实在没有办法养活他,父亲就把他送给了他伯父。伯父家里也很穷困,费尽力气供他读书。1969年11月,路遥加入中国******。1973年9月,路...

祭文

您好比灿若般星辰,在陕西文坛乃至中国文坛时隐时现。浩浩沙漠铸就了您的崇高品德。沟沟卯卯锻炼了您的刚毅与坚强。十二年的写作生涯,数百字的文学作品,这是何等的壮举啊!这是何等的崇高!真是作品比岁月还多。 命运总是无情的,42年弹指一挥,你就像流星般陨落在了文坛。从此,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字路遥。 (四)对我的影响 自04年路遥文集接触以来,转眼间已过四个春秋。如今我在文学创作上也有了一丝丝的积淀...

缅怀农民的儿子路遥

――著名作家路遥十五周年祭文 十五年前的 1992年11月17日,我省著名作家路遥在西安因病逝世,年仅42岁。八十年代,路遥就以刻画黄土高坡的陕北人沉重命运的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后者获得茅盾文学奖。路遥平凡的人生构铸了辉煌的世界,他的全部作品收入了五卷本的《路遥文集》。 记得八十年代末我正在大学中文系读书,《平凡的世界》是校园里最流行的一本书...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全国同胞同仇敌忾,美丽平静的苏州也沸腾起来。苏女师向以历史悠久、学风驯良闻名于江苏教育界。学生虽被闭锁在高墙深院里,每两周才能出校门一次,但此时她们也按捺不住了。在孙起孟和其他进步、爱国的教师指引下,学生鼓起勇气,冲出校门,手拿小旗,身背竹简,走向街头,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向群众募款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在校内,有40多名热血女学生...

孙起孟发散思维灵活教学

发散思维灵活教学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孙起孟从不拘泥于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很有其独到之处。他采用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孙起孟说:所谓教学质量,我理解,应当是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恰当结合。据罗琼、吴全衡回忆,当年孙老师给她们上课时,无论讲哲学、逻辑学,还是讲西洋文化史,总是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启发她们开...

孙起孟三十年代从教记

钟情于教育的好园丁孙起孟三十年代从教记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期刊发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名誉主席孙起孟于三十年代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情况的文章,以期对广大教师有一定的启示。编者 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至今依然挚爱着教育工作,挚爱着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职业,他就是曾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我国教育...

自荐走上教师路

自荐走上教师路 中学毕业后,孙起孟升入东吴大学,侧重于学哲学。当时毕业即失业是社会的痼疾顽症。他学的专业更增加了就业的困难。毕业前夕,正在他到处求业之际,知道东吴大学一位教授不想再在她已经应聘的苏女师兼课,孙起孟也顾不得苏女师开设的那些学科自己教得了教不了,就托这位教授举荐自己先去带课,那时他还不到20岁。1930年大学毕业后,孙起孟才正式受聘继续在苏女师执教。 为了谋生,从没有经...
  共1347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