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艰苦创业,建立植物研究机构

陈焕镛在进入哈佛大学学习时,就已立下了保护、开发祖国植物资源,改变我国植物学研究落后面貌的志愿。他目睹一些国家的探险家、传教士和植物学家大量搜集我国珍贵植物出口,使我国植物资源不断外流。世界许多著名的植物园都栽培着中国的珍稀植物,中国植物的模式标本大多被保存在外国的标本馆内,而在国内却缺乏完备的植物园和标本馆,以致研究本国植物分类学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外国去寻找资料、参阅标本。这些现实使陈焕镛深感痛...

靖康难:宋人无法治愈的伤痛

金军虽然退出了京师,但并未停止攻宋战争。靖康元年九月,太原失守,使宗翰率领的西路金兵得以顺利南下,与东路军合围汴京,并于十一月攻占开封外城。 在攻下开封外城后,精明的金军将帅并未立即攻城,只是占领外城四壁,并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钦宗居然信以为真,命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营求和。宗翰说:自古就有南北之分,今之所议,在割地而已。又请求太上皇到金营谈判。与其说是请求,倒不如说是命令。徽宗哪有这份胆量...

史海回眸:1938年"三大惨案"时期刘峙大发死人财

抗战期间,日本军机对重庆狂轰滥炸,重庆因此修筑了很多防空洞。包括由石灰市、演武厅和十八梯三段连成的较场口公共防空隧道。1941年6月5日夜,日本飞机空袭重庆,市民纷纷涌入这条隧道避难。由于防空洞设计很不合理,没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加之大门紧闭,天气闷热,终于酿成大祸,因窒息死伤万余人。 此事件与1938年的花园口决堤、长沙大火,并称为抗战时期的三大惨案。 惨案发生后,时任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

徽宗酷爱艺术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

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盖叫天继承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表演艺术,又广泛吸取其他表演艺术的长处并结合个人的条件加以发展,形成南派短打武生又一个重要流派,世称盖派,擅长短打武生,曾经获得第一勇猛武生的称誉。   他曾习武术,将武术的功底作为武打技艺的基础,又博采前人之所长,融会于自己的表演之中,故盖派的武打独具一格。中年以后,风格有所变化,讲究武戏文唱,于稳练从容之中兼有脆率利落。表演方法根据剧情及人物性格而各自不同,...

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造林学

本世纪2030年代,国内造林学课程都采用外国教材,不切合中国的实际。陈嵘从国内林业实际出发,并以中国造林树种为基础,吸收并发展了国外造林营林学的理论,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造林学。他先后编写、出版了以本国情况为背景的《造林学概要》、《造林学各论》和《造林学特论》,为中国造林学奠定了基础。   《造林学概要》(1933年2月初版,1951年增订6版)一书是以中国的森林地理条件和造林树种为基础编写的...

毕庆堂传略

毕庆堂是山东省桓台县人,1916年出生。8岁入私塾,1931年春考入索镇高级小学,毕业后入本县师范讲习所读书,   1935年考入山东省立青州第十中学。1938年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叁支队,任排政治战士。1939年1月,调第四支队教导大队任连队副指导员。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任第四支队特务团一营副教导员,1940年5月改任二营教导员。1941年11月任山东纵队一旅叁团一营教导员。其间,...

王安石变法

据《宋史》记载,赵顼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当太子时就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还读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王安石的理财治国思想非常赞赏。神宗即位时,北宋的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使北宋财政年年亏空,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至治平二年(1065年)亏空已达1570多万。广大农民由于豪强兼并,高利贷盘剥和...

濮议之争

父子情深:围绕濮议的角力 英宗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英宗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再议,也就是待到满24个月再说,这显然是英宗为了减少追封的阻力而做出的姿态。治平二年四月九日,韩琦等再次提出这一议题,于是,英宗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议。 结...

车向忱看戏“来去无踪”

5月15日,《一张有关车向忱的珍贵照片》一文发表,记者当天便接到了读者李春普的电话。他向记者展示了车向忱写于1963年的一封亲笔信,并且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1963年,李春普27岁,在沈阳市红光评剧团担任团长。当时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但文艺演出却常年不断。红光评剧团连续推出《在烈火中永生》、《夺印》等优秀现代剧目,尤其根据越剧改编的现代戏《杨立贝告状》,连续演...

时人的评价

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嘉祐四年(西元1059),这时距赵祯驾崩还有四年,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连续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但是赵祯都没有批准。但他死后再也阻止不了群臣给他加上仁的尊号了。翰林学士王珪等群臣给他写谥曰:臣闻元精磅礴,济万物而不昭其迹者,荐名曰天;至德汪洋,泽万世而不有其功者,建谥于帝维其历古圣贤之君,莫不极所以尊明令显之称,又或至于代相袭之...

育成家蚕良种,发展蚕学学科

 杨邦杰不仅重视发展蚕丝教育事业,而且倡导师生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在繁忙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之余,亲自或与人合作进行科研,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他在回国的头三年,引进日本蚕种和本地黄茧种杂交,培育出学14号、学16号等新品种(后改名为1014、1016),为我国最早应用杂交法育成的优良白茧种。其茧和生丝样品于1933年送巴黎博览会展出,获得国际蚕桑界的好评。   广东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

晁哲甫虎口脱险记

宋太宗

赵匡义屡次劝谏太祖要远女色.重国事,太祖不听。有天,太祖在后苑召赵匡义陪宴,并边饮洒边射猎。太祖拿了一大杯酒一再劝赵匡义喝下,他推辞不了,就指着庭下花丛中的一朵鲜花说;如果金城夫人亲手去将这朵花折来,我就喝。太祖就命金城夫人去把那花折来。这时赵匡义拉足弓弦似欲射猎别物.忽然转身一箭射死了金城夫人,然后扔弓哭拜在地,抱着太祖的脚说:陛下刚刚得到天下,应该以国事为重啊。太祖见他忠心,又是自己的亲兄弟...

内政

(一)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虽然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却不敢高枕无忧。通过这次兵变,他深刻地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能量。是啊,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将的身份和实力去推翻国君,其它将领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翻他吗?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尤其使他感到威胁的,是一些声望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将,为了防患于未然,赵匡胤决计拿他们开刀。 首先,太祖废除了殿前都点检一职,接着就导演...

梅州市纪念黄琪翔诞辰110周年

梅州日报讯昨日,纪念黄琪翔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在梅县举行。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宁生,原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朱兆良,原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左焕琛,黄琪翔先生亲属、原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黄甘英;梅州市领导温华光、古小平、陈小山、郑少伟、邹浩元以及梅县党政领导等分别出席了纪念黄琪翔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后蜀后主

孟昶好方药,母有病,屡更太医不效,自制方饵进之,遂愈。群臣有疾,亲召诊视,医官钦服。曾令翰林学士韩保升等取《新修本草》并《图经》参校删定,稍增注释,成《蜀本草》(即《重广英公本草》)二十卷,已佚,其佚文收入《证类本草》等。 孟昶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据传宋太祖灭后蜀后,侍卫们领了宋太祖的旨意前去收拾东西,这些人居然连他的小便器也收来了。那溺器是最污秽的东西,侍卫们怎么还要取来呈给太祖呢?只因...

陈其尤:致力为公追求真理的卓越民主人士

□陈其尤大事年表 ●1892年:生于广东海丰。 ●1908年:就学于广州博济医学堂。 ●1911年:在广州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4月27日:参加黄花岗起义。 ●1911年11月:参加惠州战役。 ●1916年:毕业于日本东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 ●1917年:任粤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 ●1931年:在香港加入中国致公党并参加致公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致公党中...

随李克用起家

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祖父孟察,父亲孟道,在郡里承袭做军官,伯父孟方立和叔父孟迁都做到节度使,在后梁和河东争战的时候,孟迁以自己管辖的泽州(今山西晋城)和潞州(今山西长治)投降了后梁,而父亲孟道始终在河东任职。 在有利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孟知祥年轻的时候就被李克用看中,任命他做了左教练使,还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他,孟知祥从此有了发展的良好基础。 等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

纪念施复亮百年诞辰座谈会举行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纪念施复亮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施复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主要领导人,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1920年,他作为进步青年,同陈独秀、陈望道等在上海举行了我国第一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1928年后,施复亮编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进步理论书籍,帮助许多青年...
  共1347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