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林自余

林自余(1907~1984),名寅昌,英雅镇水口村松水涧人。他少年就读三河梓里公学,毕业后赴上海求学,民国16年(1927)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商科。时值国民革命军光复沪宁,他即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曾在李宗仁部任团军需主任、师军需处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自余调安徽李品仙部任师军需处长。民国31年,范汉杰在甘肃平凉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电召自余到该军总部任上校经理科长。民国34年,范调升第一战区...

范子英

 范子英(1910—1980),原名范启姚,西河镇下黄砂村人。父亲范梅初,早年到星加坡谋生,境况不佳。子英3岁,母亲辞世,寄养于寡居的伯母家。6岁入学读书,时学时辍,到15岁,即随水客到马来亚的槟城,先在姐夫家落脚,后为人佣工。为求在侨居地能站住脚,他利用工余时间刻苦学习英语和马来语,学习侨居地较多人使用的闽南语和粤语。他生活十分节俭,把积蓄起来的钱寄回家中,清偿在家时欠下的债务,又常念自己饱尝辍...

商玉生病逝于北京海淀医院,享年81岁

当代中国民间公益创新发展的元老级、功勋级人物,原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秘书长、原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秘书长、北京恩玖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中心创始理事长、基金会中心网终身名誉理事长商玉生先生,因病于2020年7月15日20时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商玉生先生(1939.9.24-2020.7.15)讣 告当代中国民间公益创新发展的元老级、功勋级人物,原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秘书长、原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对刘霖教授的离世,我们深表哀痛

讣 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音乐教育家、理论家、作曲家,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霖同志,因病于2021年7月31日下午14点48分在北京辞世,享年81岁。刘霖教授在担任院长期间,以务实、求真的精神,提出要“遵循艺术教育事业的规律,积极、稳妥、有步骤地采取各项改革措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并努力争取进入国家教委设置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他身体力行做了大量...

博士生导师刘霖同志在北京辞世,享年81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音乐教育家、理论家、作曲家,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霖同志,因病于2021年7月31日下午14点48分在北京辞世,享年81岁。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祖籍河北丰润,1940年8月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北京市第六中学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忠熔(作曲)、熊克炎(视唱练耳)、杨儒怀(...

刘霖教授在教学上为人师表、严谨细致、兢兢业业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音乐教育家、理论家、作曲家,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霖同志,因病于2021年7月31日下午14点48分在北京辞世,享年81岁。中央音乐学院刘霖教授治丧委员会介绍,刘霖教授在担任院长期间,以务实、求真的精神,提出要“遵循艺术教育事业的规律,积极、稳妥、有步骤地采取各项改革措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并努力争取进入国家教委设置的‘211工程’重点...

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刘霖教授逝世,享年81岁

据微信公号“中央音乐学院”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音乐教育家、理论家、作曲家,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霖同志,因病于2021年7月31日下午14点48分在北京辞世,享年81岁。中央音乐学院刘霖教授治丧委员会介绍,刘霖教授在担任院长期间,以务实、求真的精神,提出要“遵循艺术教育事业的规律,积极、稳妥、有步骤地采取各项改革措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并努力争取进入...

“商玉生先生逝世一周年追思会暨中国公益共同体建设之现状与展望论坛”成功举办

7月31日下午,在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原秘书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原秘书长、北京恩玖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中心创始理事长、基金会中心网终身名誉理事长商玉生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基金会中心网、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爱德基金会传一慈善文化基金、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在北京联合举办“商玉生先生逝世一周年追思会暨中国公益共同体建设之现状与展望论坛”。活动期间提供线上直播服务,方便未能到现场的嘉宾、各界人士线上参与和...

张天一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部机关副局级离休干部张天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14时4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离退休干部局                                       2017年5月8日

范剑江

范剑江(1899~1952),幼名应兆,号金刚,三河镇梓里村人。  剑江先后就读梓里公学、汕头市商业专门学校、广州市无线电专门学校、广州市民大学。在广州市民大学商科读书时,其四兄范汉杰在粤军任团长,调剑江任上尉军需。  民国14年(1925),范汉杰任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团长,调剑江任该团少校军需主任。剑江曾参加东征讨伐叛将陈炯明及南路讨伐邓本殷之役,民国15年8月随师北伐参加攻打汀泗桥、贺胜桥...

范凌云

 范凌云(1898—1985),大东乡泮溪村人。出身贫苦,10多岁开始学雕刻,先后在福建省平和、漳州、龙海等地从艺。他心灵手巧,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有名的雕刻师。  民国7年(1918)和民国18年他先后两次去台湾剑潭寺等地从事雕刻(“剑潭寺”传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游览此地,宝剑跌落水潭,后人为纪念此事而建的),为不少大型建筑、名胜古迹、庵堂庙宇、房屋椽角门楼等装饰雕刻了花卉、人像、神像、鱼禽、鸟兽...

房晓文

 房晓文(1911~1992),银江镇车上村人,中共党员。  晓文早年在其兄海文的支持下,就读于南京陆军兽医学校大学部,民国27年(1938)毕业后在中央畜牧实验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晓文先后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任工程师、副研究员、研究员、细菌研究室主任。他首先发现和确定了内蒙古牧区暴发的羊传染病是羊猝和羊快疫,并及时研制出疫苗。北方发生大面积牛气肿疸病...

房延凌

房延凌(1903~1972),又名苑林,延龄,化名达人,祖籍银江镇坑口村玉尺坑。民国6年(1917),他前往印尼。民国13年,他获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赞助,回国赴上海就读复旦大学附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政法大学,后转入上海大学。民国14年,他秘密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期间,他是上海市虹口区指挥成员之一,常与周恩来、瞿秋白、陆定一、潘汉年等接触。民国16年,延凌被捕,...

人物经历

193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工程系。曾任中山大学副教授。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赴苏联留学。1960年回国后,历任华南工学院教授、副教务长。1994年,陈树功因病逝世,享年78岁。轻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制糖组组员,广东省制糖学会名誉理事。他是全国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长期从事制糖与天然溶液电磁场处理等研究工作。主要贡献编著《甘蔗制糖工艺学》、《甘蔗糖生产...

陈启育

陈启育(1909~1980),湖寮镇莒村人。民国11年(1922)养正小学毕业后,升入县立大埔中学就读。在埔中学习期间,他加入进步组织新学生社,与连贯等一起进行革命活动。民国15年,他考进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院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上海工人的3次 运动。  民国16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上海大学被封,启育遂转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就读,担任中共中国公学党支部书记、学生会...

陈志强

陈志强(1904—1989),字继章,桃源镇团结村陈屋楼人。  民国3年(1914)至民国10年他先后在桃源陈氏作新小学、高陂仰文小学、潮州金山中学读书。民国10年5月,金山中学停课,他于8月转学梅州中学。民国11年8月进北京大学甲部预科学习。民国13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民国15年秋参加李大钊领导的“实践社”。半年后,李大钊、邓文辉、张挹兰等被军阀张作霖 ,陈与同学徐炳麟等冒死为三位烈士棺殓...

张志英

 张志英(1925~1994),原名锡典,中共党员,西河镇黄堂村溪南埔人。解放前夕,他就读于上海国立同济大学,民国38年(1949)7月在上海华东革命大学学习时参加革命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志英先后在济南电信局、邮电部电信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1957年后,在国防部五院五支队、三支队和七机部二十三所从事国防科研工作,历任五院三支队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和七机部...

寻淮洲在井冈山的日子

寻淮洲在井冈山的日子一 、寻淮洲上井冈山前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第四展室,笔者在众多的人流中驻足在寻淮洲的挂像前沉思良久。从解说词中,知道寻淮洲出生在1912年-1934年,在大柏地战斗中率全连英勇杀敌。22岁成为军团长。回望寻淮洲总感觉到是时代风云、重要历史关头和历史结点上造就了他。这位农家子弟仅读了小学。在他留存在浏阳档案馆中的几篇作文中,我们可以窥见到 对寻淮洲人生起步有影响的几件事,一是浏阳北...

著名历史学家吴剑杰逝世,被誉为“张之洞研究第一人”

从武汉大学获悉,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吴剑杰于2021年7月29日上午10时49分在汉逝世,享年82岁。吴剑杰曾协助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编写《中国近代史》,并被学界誉为“张之洞研究第一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官方资料显示,吴剑杰1939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1957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1962年师从史学大家姚薇元先生攻读研究生,专研中国近代史,1965年毕业。1968年至...

查家德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部机关副局级退休干部查家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15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离退休干部局                                       2017年5月8日
  共13480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