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按照世俗说法,中国古代是个农耕社会,历代都很重视耕读传家。但关于读书法,千百年来,各位大家、名家都有相关经验,留下诸多方法。一般人都可能听过,读书有三到或五到之说。当代高僧星云法师,博览群书,著述等身,学养深厚,德高望重,他曾结合自身经历,在前代基础上提出六到并且详细解说,对天下读书人都有振聋发聩之功。若能做到六到,才叫登堂入室,才能真正受益。
人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自我的能量。(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人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自我的能量,才能活得充实。一般说,读书有“五到”,试举如下:
第一、眼到:眼睛要看,不论文、史、哲,乃至天文、地理等各种书籍,都要用眼睛去看。一般说,看小说、杂志或者闲书,浏览即可;若是看技术、专业的书,就要仔细地看。有的书看一遍就可以,有的书却可以一看再看,因此自己要能分辨书的内容,分别用浏览、细读、选读、精读、专读或研读的方法来对待。
第二、手到:在阅读的同时,要画下重点、佳句,写些眉批,做些重点笔记。有的人甚至用颜色来区分重点的强弱,或是区分关键词与佳句等,这些都有助于将来复习或搜寻资料。
第三、耳到:读书也要把耳朵打开,听老师、学者、专家的评论与解析;甚至不但要多听别人的看法、论点,耳朵也要听听自己阅读的声音,像读诗、词、曲,都要用耳朵听,才能听出其中的韵味。
第四、口到:读书一般称为“阅读”,不光是用眼睛看,还要用嘴巴去读,如此才能读出韵味。尤其读书要做“学问”,“学”了还要会“问”,读书时探究问题的根源,远比获得答案重要,所以要经常用嘴巴发问,问了才能明白。
第五、心到:读书要专心,才能看得真、听得明、学得精、问得透,所学才会扎实。有心读书,不但能读出兴趣,还会加强记忆。除此之外,读书还要有恒心、细心、耐心、慧心、巧心,只要有心,就能读出心得,就能领会个中的况味。
除了以上五到,其实读书更重要的是“身到”,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不仅只是知识的吸收,最主要的是能开阔心胸、提升人格,所以读了那么多书,要把书中的道理运用在生活上,要用身体去实践,如此才是真正的阅读,才能活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