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闭目养神得神者昌

闭目养神是我国先民养神修性的一种简便易行而又收效明显的方法。祖国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对心身健康关系重大。《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老;神的得失,义关系到人的昌亡,养生者当慎养之。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图片来源:资料图) 1、闭目静心: 在日常诸事纷扰、头痛脑涨之时,找一清静之地,正襟危坐,双目闭合,眼睑下沉,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良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枯萎与灿烂俱美

正因为有变化,有圆缺,才使我们见到了生命的完整形态,从而更加珍爱人生。(图片来源:资料图) 考考你:假如面前有两张相片,一张是少女照,风姿绰约、美艳惊人;一张是老妇照,沟壑纵横、沧桑毕现,请问哪张好?也许你多半会说艳若桃李的好。但若以禅僧的眼光来看,这一回答错了。那么另选丑似榆木呢?同样也错了。禅者自有其独特的观察视角与思维方式。这一问题的标准答案,就在下面这则小故事里: 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慈肠悲心打杀也是菩提

打妖精的目的是为救妖精,表面上看来打得他皮开肉绽,实则纠他一时之错,救他法身慧命(图片来源:资料图) 菩萨是慈悲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中国百姓眼里,菩萨基本可以说是真善美的化身,一切善良行为的首选形象大使。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菩萨的形象也有遭到调侃的时候,比如在《西游记》里,菩萨们的形象或多或少的就受到过一点污损。但究其实质,过咎又都并非在菩萨,往往是菩萨家的畜生惹的祸! 《西游记》的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活着就是一种美丽

若能时时刻刻地体会到生活的美丽,你也就能坦然地走向死亡(图片来源:资料图) 清明是祖先聪明地为我们设置的窗口,让生者和死者在这里相视对话。在细雨蒙蒙的春天,在绿草幽幽的原野上,喧嚣浮躁的现代人暂时安静下来,聆听先人的声音。 我们在野草丛生的墓地前,轻轻地拔掉那些美丽的小野花,然后培上一些鲜土。有时,不知先人感受的后人,在宁静的原野上便放一些鞭炮,我不知那些在黄土下面安息的祖先是否喜欢这样的打扰....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女人眼里的佛

青灯古佛,真能平息她内心的喧哗吗?(图片来源:资料图) 女人与佛的缘分总在若有若无之间飘忽。 女人信命。命与佛祖,其实并无直接的联系,于是女人快乐的时候通常是无神论者。可是这世间不快乐的女人总是多些。不快乐的时候,女人想起了佛,想祈求佛的神力改写自己的命运。于是女人开始信佛,很虔诚的。 女人眼里的佛,未必就是释迦牟尼;也许是上帝,也许是某方神圣;很难说清女人善变,最有人缘的佛应是大肚能容的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用众生的眼光看待生命

不能以众生的眼光看待生命,也就难以开展真实的慈悲了。(图片来源:资料图) 有一天黄昏,一个走在森林里的人遇见了一只蜉蝣正在哀伤地痛哭。那人问蜉蝣:你为什么在这里哭泣呢? 蜉蝣说:我的太太在今天中午死了,所以我才在这里痛苦呀! 那人说:现在已经黄昏,你也很快就会死,何必哭泣呢? 蜉蝣听了,哭得更伤心。 那人不禁觉得好笑,蜉蝣朝生而夕死,中午死和黄昏死有什么不同,何必哭泣呢?于是他就离开了。....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佛陀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2)

自上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人类的精神失落感不断加剧,却找不到理想的归宿,个个都怨天尤人,却不愿反身自省。佛陀的言行告诉我们,既不能指望上帝,更不能指望其他。将人类送入地狱边缘的是人类自己,唯一能够拯救人类的也只能是人类自己。只有当社会的每一成员都能自觉承担起责任和义务的时候,这个世界才有希望,现实人类才能获救。 (图片来源:资料图....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佛陀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1)

(图片来源:资料图) 我时常真切地怀念佛陀。从佛陀那里,我领略了他伟大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感受了他对人生的真切理解、对生命的无限关怀。我不能不对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佛陀自觉放弃娇贵的王子生活,蔑视奢华的物质享受,走上精神追求的漫漫之路,不仅为现时代人所费解,即使在古代印度社会也非同寻常。但佛陀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不为名誉、地位所动,不为物欲、色欲所支配,坚定地、默默地前行,如同孤独的狮子。我怀念....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处处可修行家庭即是道场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图片来源:资料图)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得不思议即生了脱之益。便为捨本逐末,利疏而不计利亲。其可乎哉没。 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尽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劝身率,使其同归净域,尽出苦轮。可谓戴发高僧,居家佛子矣。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放弃也是一种获得

只要懂得放弃,其实回头并不难。(图片来源:资料图) 大和尚与小和尚结伴下山去镇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镇上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蹚过一条小溪,来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条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得山来,再过一条大河即可,不过河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独木桥,未知哪天会桥断人翻。 大和尚和小和尚自然走的是近路,毕竟远路太远,一天一来回,费时费力。他们轻松下得山来,正准备过桥,突然细心的大....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