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韦陀菩萨十大愿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 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 第二愿:护持正法愿 贤劫诸佛垂成佛时。愿我在初奉施饮食。般涅槃后收取舍利。起塔供养。护持正法。见毁戒者劝化安止令住持戒。远离正见堕诸见者。劝化安止令住正见。散乱心者劝化安止令住定心。无威仪者劝化安止住圣威仪。若有众生欲行善根。我当为其开示善根。 第三愿:末法然灯愿 彼诸世尊般涅槃后....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佛说众生短命的苦报之因果

世尊。有情短命何业所获。佛告长者子言。杀生所获。 复次杀业然有十种。一自手杀。二劝他杀三庆快杀。四随喜杀。五怀胎杀。六劝堕胎杀。七酬冤杀。八断男根杀。九方便杀。十役他杀。如是十种获短命报。 复云何业获报长命。有十种业。 何等为十。一离自手杀。二离劝他杀。三离庆快杀。四离随喜杀。五救刑狱杀。六放生命。七施他无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饮食。十幡灯供养。如是十种获长命报。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十种....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净心清欲

《大佛顶首楞lng严经》卷第六   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杀生果报

《轮转五道经》云:为人喜杀者,后生作水上蜉蝣之虫,朝生暮死。 《大论》云:佛言杀生有十罪。一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众生畏之,如见蛇虎。五睡时心怖,寤亦不安。六常有恶梦。七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种短命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十若出为人,常当短命。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饮酒三十六失

三十六失者。《善恶所起经》云: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与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敬佛。十八不敬法僧。十九亲恶友。二十离善友。二十一弃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过中不食及其福德

舌根离过中之味尘。故曰不非时食。非时者,过日午非僧食之时分也。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僧宜学佛。不过午食。 大律云。非时者。有二分齐。一谓日过中。二谓明相未出。又云日影过西一发一线。即曰非时。今云日午者。乃顺此方之言。的依经律。应云日中。良以午分八刻。前四名时。后四非时。恐人浑滥。故不言午。而言中也。 起世因本经云。乌哺沙他。此言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故佛教以过中不食为斋。....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佛陀给阿支罗迦叶开示:苦来自欲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弘法时,一天早晨,佛陀着衣持钵,准备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罗迦叶居士正准备出城办事,在往耆阇崛山的路上,他远远地便看到佛陀。阿支罗迦叶请示佛陀:世尊,我心中有一些疑惑,不知您可以为我开示吗?佛陀告诉迦叶居士:现在时机并不恰当,我要先进王舍城里托钵乞食,等回来时再为你解说。 但阿支罗迦叶仍一再地请佛陀立即为他开示,佛陀于是答应了阿支罗的请求,阿支罗问道:一切苦恼之事,皆是自心生....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亲,想念您们了

亲,心里想您们了,有无尽的思念,想念您们的爱,想念您们的恨,有时候真羡慕您们在天堂的生活,是否也想年我了呢,是否想念的时候只能在梦中相见?真想长一双翅膀,飞到天堂,一起回味共同生活的美好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以茶喻志洗尘心

僧俗不同,志趣各异,而其诗境趣意亦有别。(图片来源:资料图) 古代文人借物喻志,常在其诗文或书画中,以芝兰蕙萱、松竹菊梅的美丽、香艳、高雅、贞节等高尚情操,比喻美人、君子、忠臣、义士而歌颂之、叹之,暗喻自己的志趣和美德。而以茶喻志的诗文,亦属常见。 品茶不仅带来无限的情趣,而且常能满足自己需要的超脱感与心理精神上的愉悦,借茶言志、发抒情怀,也是品茶艺术借以表现自己的重要形式之一。 如白居易....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寺必有茶,僧必善茗”

茶禅一味茶僧一缘之说相近似(图片来源:资料图) 寺庙与道观多藏于青山或密林中,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去朔源生命的本源。山高水好产新茶,便有所谓寺必有茶,僧必善茗的说法,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僧人对茶的研究和酷爱。 我国最早种植茶树是西汉时期四川蒙山甘露寺的僧人吴理真,他将七棵茶树植于清峰,被当地人称为仙茶。这七棵树氤氲了蒙山雾岚的灵气,茶质芳冽,成为贡品。大唐天宝年间在此建立了唐明皇的御购茶园,流布千....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