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2.二乘福-2

上面所讲的自性三宝,道理也许能够体会到一些;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找不到一个依靠,三归仍然是落空。我们到那里找到真正的依靠呢?就是三归依定要落实在生活里。要知道佛教每一宗都有它依据的经典与修学的方法。譬如华严宗所依的三宝,佛是毗卢遮那佛;法,就是华严经;僧,就是文殊、普贤,以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菩萨僧修学的榜样,我们跟他们学,要学得跟他们一样,这三归依就落实了。如果是法华宗,它是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2.二乘福-1

2.二乘福   净空法师讲述   三福第二是二乘福,就是小乘的佛法。我们知道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的。在隋唐的时候,小乘传到了中国,经典翻译得很完整(巴利文经典只比他多出五十部),而且也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时期很短。唐朝的末期小乘就衰了。为什么小乘佛法在中国失传了呢?诸位要知道,从前学佛的人,都有儒家、道家的基础。中国的儒学与道学(道家不是道教)足以代替小乘。儒家、道家的思想,确实很接近小乘,....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1.人天福

1.人天福   净空法师讲述   净业三福,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共十一句。我们在经中看到,佛常叫著「善男子、善女人。什么叫善?善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要具足这三种净业。十一句都做到了,才是大乘经上所称的善男子、善女人,可见其标准很高。如果是小乘经,那只具备前两条就够了。如果是人道、天道里....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六、佛法修学五大科目

六、佛法修学五大科目   净空法师讲述   (一)三福   佛说法是非常活泼的,是因人施教没有定法的。佛的教法,无论他怎么说法,都离不开大圆满。换句话说,全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因此,法门是真正的平等。就如同华严经上讲的主伴圆融一个为主,其他一切都是伴。如果我们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一切诸佛就是伴;以毗卢遮那佛为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伴;以阿弥陀佛为主,毗卢遮那佛也是伴。任何一尊佛都可以做主....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二)乘圆满法

(二)乘圆满法   净空法师讲述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作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贤菩萨。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的佛法。   地是大地,大地生长五谷、杂粮养活我们,我们离开大地就不能生存。地下的资源宝藏,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满足。所以佛就用大地比喻我们的心地。我们的心地,是真正的大圆满,本来具足无量的慈....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五、佛陀教育之入门——地藏经-2

智慧是从那里来的呢?是我们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现在没有了,到那里去了呢?佛跟我们说是我们自己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只要觉悟,智慧就恢复了。那么要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破迷,恢复我们本性本具的圆满智慧?佛教给我们一个方法禅定,在地藏经上称为大三昧光明云。三昧是梵语,翻作正受,就是禅定的意思。   佛法讲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行为,实在太多了,那能说得尽呢!所以....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五、佛陀教育之入门——地藏经-1

五、佛陀教育之入门地藏经   净空法师讲述   (一)大圆满   佛家的教学目的、方针我们知道了。再要说明的就是佛一生中所说的法。佛说什么法?就是给我们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后来学生把它纪录下来,就是现在的经典;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大乘佛法启蒙的经典就是地藏经初学入门一年级的教科书。这层真实义在地藏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它不是用言语说的,它用放光来表示。世尊在这个法会上,一开....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二)佛教的教学目标

(二)佛教的教学目标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教学的方针是彻底破除迷信。佛门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是什么呢?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错了,也想错了;看错、想错,也就做错。做错的结果就是苦啊!如果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真正理解,没想错、没看错、没做错,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快乐。所以破迷开悟,是从因上说;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说。为达到这个目的,佛教教....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热爱生活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一)佛教的学位制度

(一)佛教的学位制度   净空法师讲述   四、佛陀教育的目标   (一)佛教的学位制度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佛在许多的经论中,常常讲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文音译,尊重所以不翻;这是佛教教学的总目标,翻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说明:第一、是正觉。第二、是正等正觉。第三、是无上正等正觉。   世尊告诉我们,世间人对于宇宙人生也有觉悟,只是觉悟....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