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三)三学

(三)三学   净空法师讲述   下面跟诸位介绍的是佛法的课程标准。   我们在本质上已经知道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其课程是非常之多,内容几乎无所不包,绝对不是一所大学的课程所能含盖的。这无量无边的课程,课本就是经书。诸位要知道,佛经不是全部流传到中国来。因为当时交通非常不便,印度高僧到中国来,中国的法师到印度去,都是选之又选,挑之又挑,好的才带到中国,次等的、再次等的,都舍掉了。所以传....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二)六和敬-2

第三、身和同住。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修。道场的建立是成就每一个共修的份子目的在此;绝对不是逃避社会责任,到佛门里讨生活的。如果是这种观念,那就完全错了。接受十方供养如何能消!这个罪过是无量的,且要还债,佛在经中讲得很清楚。共住不只是同住在一个道场,如每一个人有一个房间,或像现代生活富裕的地区,一个人还有个套房,这样舒适的生活环境修行能不能成就呢?恐怕一个都不能成就。为什么呢?地藏经上讲:阎浮提众生起....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二)六和敬-1

(二)六和敬   净空法师讲述   观经三福,是我们修行基础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不要说是大乘,人天善都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学佛就是从这里学起。这是佛陀在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经文,讲得特别详细,希望我们多多的去读、多多的去体会,尽量能够做到,以奠定自己修学的根基。有了自修的基础,才能谈共修的基础。如果不知道这个基础,在一块共修,没有好处。若无共识、杂心闲话、彼此不和,还不如一个人修行好。共修有....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3.大乘福-3

第二句是深信因果。往昔我读观无量寿经,对这一句经文,一直是大惑不解。为什么有此疑惑呢?假如这一句是在第一条,我不会疑惑,是讲得通的。这第三福是菩萨修的,难道大菩萨还不明因果?不信因果?我们都晓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怎么会连菩萨都不晓得呢?还在劝菩萨要深信因果!怎么想也想不通。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佛在华严经十地品里讲: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我这才明白,华严....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3.大乘福-2

良师难遇!好老师到那里去求啊?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才遇到。一生遇不到的人太多。所以有人说:法师!你很幸运,遇到好老师。我们到那里去找?我们跟谁去学呢?这是真的!师资之道,真是可遇不可求,非常难得,这是机缘。自己真的要种善根、培养善缘。若是实在遇不到,也有方法,那就是学古人。往昔李炳南老师教我,他非常谦虚的说: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他教我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是他的老师,他勉励我以印光法....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3.大乘福-1

3.大乘福   净空法师讲述   再往上提升,就是大乘,大乘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大乘福有四句,第一、发菩提心。中国是大乘佛教,发菩提心时常挂在口上!都劝人发心。到底发个什么心呢?什么叫菩提心呢?很少人能说清楚。三归、众戒、菩提心,是佛教最基本的常识,要是不十分清楚的话,如何学佛呢?学的是糊涂佛!迷惑颠倒佛!菩提是梵语,翻为觉悟。菩提心就是真正觉悟的心,真实不迷之心。觉悟什么呢?觉悟到人生真正苦....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球王巴乔:我要信佛没佛教我可能是个打铁匠

[原标题]球王巴乔:没有佛教我可能是个打铁匠 球王巴乔(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巴乔和他的念佛珠(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巴乔和日本教徒在沟通(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2014年世界杯激战正酣,看着内马尔、范佩西、苏亚雷斯等球星的精彩表演,不知道有谁还记得那个曾经在世界杯大放异彩的意大利传奇:球王巴乔。 铁打的球赛,流水的球星,但辫帅罗伯特巴乔的独特光芒却让人难忘退役已10年的巴乔....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一日禅:抓得越紧失去越多

抓得越紧,丢失的会越多。(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命运不会亏欠谁,看开了,谁的头顶都有一汪蓝天;看淡了,谁的心中都有一片花海。只有春绿冬黄,你才能感受自然的交替;只有晴雨交错,你才能领略外界的变幻 抓得越紧,丢失的会越多。(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命运不会亏欠谁,看开了,谁的头顶都有一汪蓝天;看淡了,谁的心中都有一片花海。只有春绿冬黄,你才能感受自然的交替;只有晴雨交错,你才能领略外....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本生故事:进山林勤修佛道跳深谷舍身饲虎

编者按:以前常听人说,佛教有舍身饲虎的故事,但却不知详细内情。后来知道这类故事主要出自本生经典,本生经典主要讲述释迦牟尼佛前世修行的经历。在佛教各部经典中,舍身饲虎的故事有很多,情节或同或异,篇幅有长有短,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精彩。今天小编从《经律异相》中选出一则舍身饲虎故事,这则故事最初出自《菩萨投身饲饿虎经》,《经律异相》收入之时已经稍有删节,但核心精神却依然存在。 愿一切众生,未度的得度,....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2.二乘福-3

具足众戒,众是众多;众多的戒条里,最重要的是五戒。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出家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条戒,然而真正的戒条只有前面十七条四重十三僧残;这是属于戒,其他的全属威仪。威仪是什么?威仪是礼貌、礼节,就是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应该遵守的规矩。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三归戒(三归五戒)是一个学佛的人,时时刻刻不能离开的。那时我住在台北,他举例说:譬如你从台北坐火车到高雄,你要买一张火车票。从上车这....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