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衍慈法师:修福报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衍慈法师(图片来源:衍慈法师博客)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农夫播种、耕耘、施肥等等,辛劳的付出,还要有阳光、水份等各种助缘,及不遇上天灾,才可享用这粒米。社会上无论是富人或穷人,在日常生活上,有些人会珍惜一切,也有些人习惯浪费,其中浪费食物是最普遍的现象,如把剩下的饭菜倒掉,若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要,在家里或餐馆,常见有这种情况。衣服也一样,要....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弘一法师:还原佛法真相略释佛法十疑

弘一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所疑固不限此,今且举此十端耳。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份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 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特别之习惯及通俗之仪式,又将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内,谓是佛法正宗。既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宽昌法师:认清因果忏悔消业让生命从新开始

晚殿时念忏悔文,意即忏悔我们过去现在所造的一切恶业。忏是梵语忏摩的略称,悔是汉语,华梵兼称,故名忏悔。忏是陈露先恶,悔是改往修来的意思。忏谢罪过以请求谅解;追悔过去的罪业,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达到灭罪的目的。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已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由于我们在过去世的贪、嗔、痴,从而在身、口、意上造了种种的恶业,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种种不如意的事情发....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大安法师:弥陀核心五愿毕竟往生之路径(2)

4、十念必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听闻到安乐净土弥陀名号功德,便生起至诚至信之心,欢喜踊跃,愿生我国,所念佛号乃至只有十声,即得往生。若信愿持名十声者不得往生的话,我终不成佛。唯有犯五逆重罪而又诽谤正法的众生,不为此愿所摄。 此愿是阿弥陀佛摄众生愿的核心,被尊为本愿之王。阿弥陀....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大安法师:弥陀核心五愿毕竟往生之路径(1)

大安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阿弥陀佛为普度九界众生究竟成佛故,其弘深愿海浩博无量。四十八愿只是释迦本师撷其与娑婆众生关联甚密者予以敷陈。就此四十八愿中,又可类分为摄法身愿、摄净土愿、摄众生愿三种。然核其实质,愿愿悉为济度众生疾速往生成佛。其中的五愿:住定证灭愿、光明无量愿、诸佛称叹愿、十念必生愿与临终接引愿,乃阿弥陀佛大愿之眼目,亦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的核心。吾辈净业行人如实领解这五愿,能体悟阿....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济群法师:不随心念游走远离生死轮回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个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冲。这四种瀑流,就是欲望、烦恼、见和无明的力量。欲望,就是对财色名食睡的希求,对色声香味触的希求。烦恼,就是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见,就是左右我们的观念和想法。无明,就是不觉的力量,令我们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内在的起心动念。 对于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人来说,每当念头生起,心就会粘着其上,追随不舍,进而把这个念头当作自己。不知念头只是因缘所生,它....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证严法师:以平静心面对生活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证严法师(图片来源:佛教)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很多不满与厌恶感,心中有许多烦恼。她问我: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追求到人生的目标?我说:人,生活于世间,只要有所追求就不会心平气和。 接着她又说:师父!难道您不会因追求而有所烦恼吗?我说:这种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从不去追求任何一件事,因此,从未有过追求的得失感。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不难了解:物质富有的人生不见得快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宗性法师:观身不净放下身心奉献众生

宗性法师(图片来源:佛教)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功夫最多,一打开电视,那些营养品、养颜液等针对身体的广告也最多,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围绕这个身体在转。有些老太太常为自己的身体发愁,使得现在养颜胶囊挺畅销,当脸上有皱纹、有波浪了,心里面就觉得难以承受,就天天想办法把这一道一道的东西弄掉,有时我和她们开玩笑,有皱纹好办,脸上的皱纹你觉得不好看就用熨斗去熨一熨,老太太说....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戒嗔法师:很花哨的石子路无用功的作用

戒嗔生活的茅山下有一条通往小镇外的路,平日里戒嗔和戒傲外出便是从这条路出去。前些年这条路没有修整的时候,还是一条泥土路。正常的天气,这条路也还算好走,若是遇到了雨雪天,道路便泥泞难行了。 曾经有施主想过要修整一下这条道路,可惜这条路实在太长,工程量挺大,靠几位施主零星地组织,修起来确实不容易。最终修路的计划没有完成,施主们只是在道路中低洼的地方垫上了一些石头,这样雨雪天的时候,也不至于把鞋子弄湿....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净慧长老说禅:禅是一种境界觉者的生活境界

那么禅到底是什么?作为禅宗的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它是离开语言文字的,不是用逻辑思维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能用以言遣言的方法提示一下。至于究竟什么是禅,或禅是什么,还得我们自己切身去体会。 什么是禅?首先,禅是一种境界。禅宗有一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是觉者的生活境界。觉者就是佛,佛时时都在禅当中,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是禅,所以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