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达照法师:天涯也是我的家内心深处寻求完美自我

达照法师(图片来源:网) 你不是一直在修行吗?朋友,为何你说自己都没有进步?为何你说自己有点失去了信心?请你回忆近来的一段时间,回答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的心量是否比原来更大一些了?第二,我对内心的情绪和感觉是否比原来更清楚一些了?第三,我对外境所遇到的顺逆诸事是否比原来更能忍耐一些了?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话,我敢保证:朋友,你一直在进步!因为这是修行者进步的根本状况,它是我们生命进化的路线,是我....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本性法师:欲到无求品自高

古语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由此可知,欲求是障碍我们纯净,提升的挡路墙。 佛教里有句话:修行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在这,贪嗔痴被列为人生三大毒,这三毒会毒倒我们戒定慧,令我们沉迷于颠倒梦想与恐惧畏怖,而三毒之首,便是贪,即欲求。 欲求的对象,密密麻麻、杂乱无章、毫无头绪,而且千变万化、不可捉摸、不可自主,比如:权位、名利、爱恨、情仇、不老、长生世界之大,无....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随喜一本万利的修行方法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扬赞叹。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同时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所以,随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随喜可以破除我执。唯有将自己和他人视为一体,才会发自内心地随喜他人善行,之所以不能随喜别人,是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我是我,他是他,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其二,随喜可以对治嫉妒。嫉妒也是我执的表现形式,我们不....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圣严法师:心如十方本无障清净处处是如来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如是取如来,虚妄不见佛。 《六十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遍宇宙的空间,到处都是一样,人类心量小眼光浅,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后的界定差别;如来的智慧广大如虚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认识如来,根本就见不到如来。 《金刚经》中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说,如来的功德作用,遍于一切时空,也超越于时空,有智慧的人随时随处见得到....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沈家桢居士:修行从当下开始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子,由一位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高速公路上驰行时,右方同一方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那时我正睡著,只觉车身一震,碰的一大声,惊醒睁眼看时,只见那辆撞我们的车正好一个跟斗翻了出去,我们的车也马上停止。后来方才知道那辆车正好撞在我们的车前后门中间的钢骨上,这是这辆车最坚固的一点,所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慈法法师:把快乐的鲜花布满人间

佛教的灵魂一定是快乐,一定是透达,一定是畅人心智,让人舒展的,一定没有一点儿遮盖与压抑的,那是一个彻底的、没有任何一丝蒙蔽的东西,这就是佛教。 这一点佛教徒认知的并不是太好,他们以修行、善事,甚至有寺院提出以苦为道,那都是埋没人性的,一旦埋没人性,一定出事情了! 极乐世界这个教法就是快乐,阿弥陀佛就是轻松、快乐、平等、如实。净土的快乐是彻底的。 苦乐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动不感动的了你自身的心智....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妙境长老:静坐修止观断除世间染污烦恼

从《阿含经》看出来,佛在世时的比丘,平时除了托钵乞食,或是听佛说法以外,一日之中就是宴坐、经行,修习止观,内心恒时如理作意、愿求圣道。常常静坐修止观,能改善自己的思想、调伏内心的烦恼,使令自己的贪心、忿怒、愚痴逐渐消灭。如果不静坐修止观,纵使出家一千年,贪瞋痴不变动,还是老样子,就失去出家的意义了。所以,我对于中国古德安排上早晚课的这种规定,不完全同意,我主张多静坐! 静坐,不只是修奢摩他的止,....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探访世界唯一供奉四臂观音寺院(7)

土基钦波寺(图片来源:中新网 摄影:安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探访世界唯一供奉四臂观音寺院(6)

土基钦波寺的煨桑塔(图片来源:中新网 摄影:安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探访世界唯一供奉四臂观音寺院(5)

土基钦波寺一景(图片来源:中新网 摄影:安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