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用你的笑容去改变这个世界

用你的笑容去改变这个世界,有时候需要的给出的,也许只是一点耐心,一抹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关怀,一次掌声。而这将会成为,照亮他人心房的灿烂千阳。每个人都是特殊的,每个人都不该被放弃。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能戒法师:十数载菩提明灯我的皈依师惟贤长老(2)

我的皈依师惟贤长老于1920年5月21日生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幼年父母双亡。七岁读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十岁礼蓬溪县白塔寺定光老和尚剃度出家,十三岁入读著名的佛学大师王恩洋先生创办的龟山书院,十六岁考入中国近代佛学家太虚大师创办的汉藏教理院学习佛学,18岁礼法尊老法师受沙弥戒,21岁礼雪松老法师受比丘戒,随后开始弘法事业。我的皈依师惟贤长老曾在大觉佛学院任教授、教务主任、副院长....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能戒法师:十数载菩提明灯我的皈依师惟贤长老(1)

我是2009年8月28日皈依三宝的。在这一生中,与我的皈依师惟贤长老初次结缘,是在更早的十年前。大约是1999年左右,也是一个夏天,阳光明媚,因缘成就。 记得那年,我在重庆海外律师事务所从事执业律师的职务。30岁的我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购置了商品房,正规划着去国外留学。佛教对我来说非常陌生,恰好,事务所内有一位同事引领一位法官要去南岸狮子山下的慈云寺拜见惟贤长老,这位法官正是我的法学本科同学,于....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之不杀生不杀离杀放生护生

宗性法师(图片来源:中国佛学院) 十善的第一条,不杀生,包括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 1、不杀,离杀,远离恶法 要能够不杀生,这只是五戒里面的。离杀生,那就有点小善了。再进而放生,那就真正达到善法了。离杀,不杀,只是说这是金盆洗手,但是内心里面这种杀的恶念还没排除掉。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在行为上离了杀这种恶行,就得赶快在心里培养善的念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像这个桌子一样,桌....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济群法师:背个皮囊四处走生命状态实相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我们的一生,与其说使用身体来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服务,不如说,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做了身体最忠实的奴仆:忙于它的吃,忙于它的穿,忙于它的住,忙于它的享乐,忙于满足它的种种欲望甚至忙了几十年还嫌不够,希望能永远地忙下去。在古代忙于炼制丹药,到现代又忙于病体的冷冻,为了长生不老的幻想,忙出种种匪夷所思的花样,结果自然是徒劳。因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地球尚有毁灭的一日,何况我们脆弱....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本性法师:信仰者的墓志铭青青翠竹郁郁黄花

信仰,没有坟墓。 但信仰者,有墓志铭。 冬天就要过去了,春天就要来临。 清晨,携香携花,我们,去到了那里这埋有小人与君子,葬有平凡者与英雄的墓地。 在墓碑林中,我们缓慢着脚步,因为,担心着惊醒了安眠中的你。 我们寻找着,寻找着你的墓志铭。 光阴几时,匆匆而过,我们,却一无所获,既未见你的墓,也未见相关你的碑。这时,我们才想起,你曾经说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明月清风,何劳寻觅;所以,你....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素全法师:探寻佛的足迹实现别人美丽世界完善自我

佛的本意是贤圣僧,在我眼里,佛是那些具有大智慧、通晓事理、超脱生死、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由于心性高洁,淡化得失,很少有烦恼。因此,求佛应该是追求一种境界。 那些仅仅靠折磨自己考验自己来说明决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佛的。因为那是着相,是执著、是痴。灵悟在于放松自己、无拘无束,更高境界在于放松他人。 佛的异化是从佛的神化开始的。 把万人敬仰的圣贤神化,在认识还不发达的古代,并不是难事。 神化的最高境....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宽昌法师:佛法大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整个佛陀教法,如果论其大意,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也是佛法的作用了。 诸恶莫作,是说凡是妨害到众生的事,不论大小,都不可以去做;诸恶是指身体方面的杀生、偷盗和邪淫三恶;语言(口)方面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恶;思想(意识)方面的贪欲、嗔恚、邪见三恶,总共有三业十恶。 杀生,是指断一切众生的命;偷盗,是指盗取别人的财物;邪淫,是指非妻妾行欲;妄语,是指以言诳....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刚晓法师:给自己一个正确定位太阳不只为我升起

刚晓法师(图片来源:学教育网) 近一段时间,这日子过得悄无声息,平凡得让人腻歪。因之,在同事们的极力撺掇之下,就登了一次大鼓峰。用了几近一天的时间。然而到晚上回来往桌前一坐,我吃了一惊:完了在这料峭的飚风中登那海拔1206.1米的险峰,竟然没有能够发现一点儿真正动我心弦的外境!明将徐达、常遇春部队的遗迹怎么搅不动我的思绪?面对延华庵的残破遗基我怎么无动于衷?难道二十四岁就老了?年轻人的激情怎么荡....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大安法师:净土宗菩提心内涵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大安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净业行人的愿往生心,乃浊世淤泥中伸展出的正觉莲华,洁净希有。非大智大勇,难以具足如此愿心。这种愿心具化为厌离行与欣求行。是故净宗愿门的本质内涵,即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然对凡惑众生来说,厌欣心的生起殊为不易。善导大师敏锐见到:娑婆虽苦,处的已久,实不庸易离开;莲邦虽乐,概未曾到过,岂能遽往?必须真心彻到,对于娑婆深生厌恶,对于极乐渴望甚深,方得往生。释迦本师针对....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