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学佛并非逃避现实乃是离苦的良方

学佛并非逃避现实,乃是离苦的良方。(图片来源:资料图) 世间有一无形力量,为我之主人,名曰:意识。此乃是我、法二执与分别心之综合,又可称之为业,乃生命的元素,痛苦之源由。因贪、嗔、痴三毒所造之业,当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对治之法药。此三者乃修行之核心,收摄身心名为戒,不被欲染即是真戒,心地无非称为自性戒。观照名为定,不被境转即是真定,心地无念称为自性定。见到事物的真理名为慧,不被境所转所染即是真....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念佛最稳当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念佛最稳当。(图片来源:资料图) 莲池大师云:越三只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此经为持名念佛法门,发起之因缘也。我佛释迦牟尼,观见众生,本来是佛,个个具有佛之知见。奈为无明所覆,妄想所蔽,不自觉知。虽然不觉,而本具佛性,依然存在。如宝藏埋于宅中,明珠系于衣里,不曾丧失。故我佛开示念佛法门,欲令众生,发心念佛,而悟入本具佛之知见也。....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抱着“尽本份”的心去做好事

证严法师:抱着尽本份的心去做好事。(图片来源:资料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启发出来,则福慧果报无量! 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分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同样的自性,都能进修慈悲与智慧。 学佛必须要遵守佛陀教育我们的三个原则: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动的宗旨,用来教诫我们的心不做坏事;行为不发生差错,心就有定力,精神就会统一;如此就可....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圣严法师开示数息的方法和层次

圣严法师开示:数息的方法和层次(图片来源:资料图) 诸位进入禅堂以来,我就提示方法和观念。方法是用来修行的工具,观念则能让我们看清目标,把自我中心放下。但在未能放下自我以前,须先用观念来疏导,用方法来实践。 我们所用主要的基本方法是数息,而数息有许多层次: 第一步,就是把散乱的心集中在方法上。一发现胡思乱想的散乱心,就要把心念交给方法。但要把散乱的心集中也不容易,开始用方法时,就像是一只猴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三途可畏人天难居

印光法师:三途可畏 人天难居(图片来源:资料图) 甚矣众生之昏迷倒惑,莫能自悟也。背本具之如来智慧,逐幻现之众生根尘。于空华幻影之声色货利,起爱憎执着之贪瞋痴心。贪瞋痴既起之于心,杀盗淫便作之于身。自兹久经长劫,互相报复,从苦入苦,无所底止。纵或戒善禅定自修,得生人天善道,而惑业未断,福尽犹复堕落,轮回六道,了无已时。然得人天者如客居,堕三途者如家乡,如是则不但三途可畏,虽人天亦复可畏也。于是大....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佛不是神是人信仰自己的心健全自己

星云大师:佛不是神是人 信仰自己的心健全自己(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谈及对宗教的看法时,星云大师说,我觉得神没有创造人,是人创造神,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看法。那么神是什么呢?神其实就是自己心里要它,它才存在的。佛也不是神,佛是人,你一定要信仰自己的心,所以要健全自己。 谈经历 至今没上过学 星云大师直截了当地说,我自己至今没有受过教育,没有上过学校,但是我知道教育很重要,我自己创办了四个大学、....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修行是放下包袱不要弄得四大不得空

虚云老和尚:修行是放下包袱 不要弄得四大不得空(图片来源:资料图) 光阴快得很,才说打七,又过了三天。会用功的人,一句话头照顾得好好的,什么尘劳妄念澈底澄清,可以一直到家。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我们的路头,只要放下包袱,咫尺就是家乡。六祖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你我本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只因忘念执着,爱缠世间幻法,所以弄得四大不得空,生死不得了。假....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智慧不起烦恼(图片来源:资料图) 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有一次当他正在气头上时,因为忽然想起我说过的两句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心中怒火立刻就像被清凉的甘霖浇熄了一样,同时也让他看到自己待人不够慈悲,没有智慧,所以觉得非常惭愧。我之所以提出这两句话,是因为佛教本来就主张以慈悲度众生,既然要度众生,怎么还会有敌人呢?当一切众生都是自己要度....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正果法师讲《心经》是人生的大智慧

正果法师讲《心经》是人生的大智慧。(图片来源:资料图)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刚经》一样,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极大。 《心经》在佛教中属于般若系经典。按天台宗对《般若经》的判摄,称为通教。所谓通者:具有通前与通后的意义。通前是说它与阿含教的关系,阿含经典对存在现象的透视:指出了苦、无常、无我;当然也讲到空,但不是很深....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星云大师:正确修禅调心佛七禅七皆是妙法

扫地焚香兴未阑,禅床清绝绿云寒。 自从学佛以来,我一直发愿生生世世来此娑婆度化众生,因此虽然在念佛方面曾有愉悦忘我的心得,但向来不以往生西方作为自己的修行诉求。然而,刚开始在台湾弘法时,为了度众的方便,我也曾于各地遍设念佛会,并经常主持佛七法会,开示念佛法要,如此持续近三十余年之久。 当初因念佛因缘而皈依三宝的信徒,从来不是投入佛门披剃出家,便是成立佛化家庭,他们积极参与各种佛教活动,对于台湾....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