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我们用什么来祭奠生命的哀痛?

512汶川大地震,同样在午后,一个巨大的噩耗传来,邻邦之国的日本,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 当明晨老师来电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目瞪口呆,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能用什么来祭奠生命的哀痛呢? 立即打开电视,画面上海啸冲天,房屋、车辆、船舶被无情的掀起,部分地方烈火熊熊。这样的情景,让我不由的想起512汶川大地震,想起曾经发生在我身边同样的伤痛与悲哀。心中突然爆发出我曾经面对龙门山的呐喊。 一....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佛说没人可以束缚我们只有我们自己

佛说:没人可以束缚我们,只有我们自己。(图片来源:资料图)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大家应该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对。慧可向达摩求安心的故事,无非点明这个事实。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原本是等同虚空,没有束缚,只因妄想执着,造成局限,而引起痛苦。 心如果执着会产生极大的力量,下面的故事就是个例证:过去有个土财主出国旅行,到法国买了一只珍贵的盘子。回到家中忍不住想向朋友炫....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人生一场虚幻梦境不为其所转

净慧长老:人生一场虚幻梦境 不要为其所转(图片来源:资料图) 《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要当中,都强调如何调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当中这是第一位的。 所谓修行者,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性,修性也是修心,心性不一不二。禅宗的功夫以明心见性为目标,所谓:明自本心,见自本性。 心性有何差别呢?心有生灭变易,性者如如不动。所以,性是体....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打好佛七万缘放下单提佛号

打好佛七,万缘放下单提佛号。(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要和大家讲的是,如何打好这次佛七。 要想打好佛七,必须万缘放下,至诚恳切单提一句阿弥陀佛佛号。 不过要想提起佛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念佛时,你必须经常用功观照,使一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念出来。如果在念佛心中,还想其他的事情,还杂有其他的妄想,那便不是单提一句佛号了。 你心中若想其他的事情,杂有其他的妄想,那....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先学君子做好人再学菩萨度众生

至于坏人你对他好,他不但不识好,还无止境的同你找麻烦,对这种人怎么办?既是小人、可怜的凡夫,我们只有以君子之大德包容、涵养他,摄受、转化他;你如果骂他、处罚他,并不因为你骂、处罚,他就知惭愧,有时反而会愈骂愈坏、愈处分他心里愈不服气。只有以大德来包容、来怜愍,这就是佛法的忍辱波罗蜜,于此忍者是大勇,不是怯劣。 我们要布施,不是布施他钱财,而是布施他父母之心,以父母之心来对待他、以菩萨之心来看待他....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可怕的神通不要为神通所迷害人害己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收获,甚至妄想有神通,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能够眼看、耳听十方世界。其实,好在大家没有神通;如果有神通,日子恐怕会很难过。 神通,一般而言有六种,称为六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一个暴虐无道的皇帝,如果有了天耳通,听到背后有群臣骂他昏君,岂不要加重杀戮了吗?男女朋友,因为有天眼通,看到对方另有约会,岂不要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三祖寺住持宽容法师的读书生涯

图片来源:资料图 我们为何要读书呢?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如果是在古代,回答起来是很简单的。古人既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更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篇》)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这些读书之论,早已被世人所接受,所认同。但是,在当今,在人们日益增加物质追求的社会里,读书似乎被有些人视为可....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在末法时代《楞严经》难道是伪经吗

图片来源:资料图 憨山大师曾经说过这样的两句话: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的确是这样的情形,因为《楞严经》无法不备,无机不摄,乃是一代法门的精髓,成佛做祖之正印。所以参禅打坐的人,必须要熟读研究这部经,才明悉五十种阴魔的境界,不会上魔王的圈套。否则,境界认识不清,不管什么境界来临,就执著它,便容易入魔境,为魔王眷属。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不但《楞严咒....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正果法师: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图片来源:资料图)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习止观的人没有一个寂静住处,从无始以来本自散乱的心就很难调柔静定。所以佛陀在《遗教经》里教导弟子说: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间独处,思灭苦本。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辟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著,没于众苦....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开悟可成佛不开悟也可成佛直心是道场

宣化上人:开悟可以成佛,不开悟也可以成佛,直心是道场。(图片来源:资料图) 你也不要说真,也不要说假,教他自己去认识 以前有好多人到这里来,说他开悟了。唉!也不知道他怎么开的悟?他很相信自己是开悟了,像这一类的人多得很哪!他们辗转传授,你给我印证,说:啊!这么样子就是开悟。他给你也印证,就说:你这么样是开悟了。其实怎样呀?这完全是错。 中国唐朝时候,在佛教里就有这么一些口头禅、假祖师,难怪美....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