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西藏民间信仰节日

  运用这个词以前,我考虑了好久,思来想去,总觉得用“民间信仰”来概括西藏一部分节日的内容更为妥贴。其一,西藏的民间信仰不同于苯教、佛教。苯教、佛教曾受到西藏统治者的青睐、扶持,并被纳入到上层建筑中去,民间信仰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礼遇;其二,民间信仰与原始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相当部分民间信仰缘于原始宗教。但是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不同社会的洗礼和改造,因此民间信仰比原始宗教更为精细、....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

讲到佛学与中国文化历史的因缘,首当提出中国文化的界说,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自三代前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以伏羲画八卦而建立《易经》天人之际的文化为基础,是属于原始的、质朴的、科学而哲学的文化;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进,便形成以易、礼为中心的天人思想。第二阶段:由于传统文化的分化,到周、秦之际,产生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互为异同的天下,复经秦、汉前后的演变,渐次形成儒、道、墨三家学说思想特立独出的....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老子化胡”和白马寺焚经

中国文化系统的开放精神是古已有之,且以兼收并蓄。容纳百川而称著世界的;但中国人以老大中华自居,瞧不起所谓“夷狄”、“胡越”而唯我独尊的心态亦是古已有之,不可渭不深。他们对胡人们带进的外来道术一是觉得好玩、稀奇而又同中国道术相类,二是瞧不起和有所戒备。如《理惑论》陈述说:“世人学士多礼教讥毁之”,太学里没有人“修佛道以为贵,自毁容(指剃发)以为上”。而道教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佛教作为一种成熟的世....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道戒的形成与发展

  道戒的种类:道戒是道教约束自己的教徒,包括道士和一般信徒,的言论、行为,防止道教徒违反教义思想、信仰生活和人际关系准则的规定。一般可以区分为三类:一是戒,即约束道教徒的规定;二是律,即约束道教徒规定的条文;三是仅仅适用於宫观中道士的清规。  道戒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对於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就有众多的可为与不可为的规定。东汉末年,道教形成初期尚无道戒的正式条文,但是就已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素食长养慈悲

素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者避免因果业报,都有莫大的利益。再由个人扩大到社会国家,能令社会安靖、世界和平,可见素食的利益不可胜计。在许许许多多的利益之中,我以为素食的最大利益,应是增长慈悲心。这话怎讲?大智度论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说明白点,有慈悲心的人可望成佛,做三千大千世界的无上法王。所以说素食的最大利益为增长慈悲心。慈悲的意义,是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慈悲到极点——大....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九寨沟藏族的宗教生活

九寨沟的原住藏族居民在新年时会举行祈福仪式,今年的仪式在五花海边举行。阳光照射在碧绿的湖水上,身穿精美藏袍的当地藏族男子,吟诵着祈祷的藏文,向空中洒水、撒麦粒。 格桑江才解释说,苯教认为,水意味着洁净,麦粒意味着丰收,这是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格桑江才是苯教的喇嘛,身着绛红色的僧服,神情温和宁静,声调柔和低沉。 在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之前,苯教是藏族民众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佛教传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由来

  汉章帝建初年间。   四川绵竹武都山,距严仙观一里,有一座小桥。据传:这年桥下有乞丐数人,煮石为食。过路人问道:“石可吃否?”答:“石本地母之骨,煮而食之,强筋健骨。”路人笑而不语,暗思:“痴呆之言,疯癲之徒!”须臾,数乞食尽顽石,将煮石头的砂锅似橡皮一般翻来覆去洗了个千干净净。路人惊而视之。顷刻,数丐即逝。几天后众人皆知此异,呼此桥为“会仙桥”。   桥边不远处有一庄户人家,秋收时节请人....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海峡女神妈祖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被誉为海峡女神妈祖的诞辰纪念日。逢上这一天。庙会规模空前,尤其是福建甫田市湄洲岛上妈祖庙,张灯结彩,香烟缭绕,人山人海,十余万善男信女虔诚祭拜。 自幼得道普救众生   妈祖姓林名默,莆田湄洲湾北岸忠门乡港里村人。据《林氏大宋谱》记载,是九牧林蕴的八世孙女,也是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是宋都巡检林愿第六女儿。公元九六0年三月二十三日(农历)庚辰,林默出世,弥目不闻啼....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神仙信仰及方术——仙学之源

  长生不死的神仙之说,在我国由来已久。在生产力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们一方面崇拜自然、敬信神灵,一方面试图战胜自然,提高人体自身的求生能力。他们认为依靠人体自身一定方式的修为,可以长生不死,具有神通,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神仙之说。同时,古代社会人类争斗和战争不断,有些人为逃避战乱,便遁迹山林,成为隐士。这些隐士,往往以追求合乎自然、长生不死为宗旨。   由于他们与世无争、隐居潜修的....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众说纷纭“头炷香”

 近些年来,宗教世俗化凸显,随之而来的是宗教的商业化。每当春节或一些重大节日来临,许多古寺名庙盛行拍卖高价“头炷香”,而烧高价香者居然络绎不绝。作为一种民间的风俗,“烧头香”又叫“烧头炉香”,是拜佛、敬神的表现方式。也即信徒赶早到寺庙、道观或神祠,争取烧第一炉香,以示虔诚。烧头炉香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宋代已盛行。而至今日,演变成烧高价香的情况已经越演越烈。   据报道,2006年北京云居寺除夕首....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