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容星桥——兴中会的重要成员

中广网 2006-12-04 容星桥,族名开,又名耀垣,字达景,号星桥。香山南屏(今属珠海市)人,容闳族弟。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作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国留学。归国后任教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服役清政府南洋水师。中法战争中获五品军功。光绪十二年弃戎从商当买办。光绪十七年,与关氏女子结婚,孙中山参加其婚礼,遂与孙相识。 光绪二十一年(1895),因与孙中山志趣相投,加入香港兴中会,并作为...

我们身上有祖父的影子--访容星桥之孙容应骞

我们身上有祖父的影子 --访容星桥之孙容应骞 容应骞:容星桥之孙,现居新加坡。 对于容应骞来说,祖父就是祖父,他的影响,已经渗透进一个家族的血液里了。 祖父终其一生身体力行,始终告诫我们要过诚实简朴的生活,不要受权利和财富的诱惑。他一生中两次拒绝参与尔虞我诈的腐败官僚之间的权利之争。除了很早就从清朝海军部队退职外,他还拒绝了孙中山让他加入新国民政府的邀请,因为他相信,官场的人们永...

敬爱的父亲

敬爱的父亲: 你去逝的这几年,我好想你啊,真的好怀念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如果可以重新让我们全家在一起,我情愿用我的生命去换。永远爱你,爸爸。

最爱的您——献给我亲爱的姥爷

最爱的您献给我亲爱的姥爷(歌词) 从我咿呀呀开始说话起 喊得最多的是您 您高兴地把我捧在手心 笑着说我是家里的宝贝 常常把我抱在怀里 双手高高把我举起 眼中充满期望 念着我快快长大 小时候 总是跟在您身后 总是扯住您的衣角 向您撒娇 总是依偎在您耳边 听您讲着过去的事情 总是听着您讲的故事 哼的京曲(儿)伴我入梦 您就像一棵档风的树 一把遮雨的伞 您的关爱与希望伴着我...

唐绍仪故居

唐绍仪故居位于唐家 镇山房路99号。由并连成一整楼的前后两座组成,后座为唐绍仪祖父于清朝所建,前座为唐绍仪于1929年所扩建。唐绍仪在此出生和生活过。 唐绍仪(1862-1938),字昭仪,号少川,历任清朝外务部侍郎、署邮传部尚书、奉天巡抚、赴美专使及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要职,曾是1911和1919年两次南北议和中重要角色,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唐绍仪故居于1994年被列...

名人词典:唐国安

留洋中国最早的一百人之一 唐国安的少年时代,正赶上中国自强运动方兴未艾之时。按照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的说法:1860年至1905年间,清朝廷和各省官员都试图广泛吸收中国所需的西方技术和思想:大炮、轮船、电报、新式学校、工厂、商会和国际法等。虽然其关注的重点不断变化,但其目标一直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美国留学归来的容闳,提出了一个选派成批中国学生留美学习的计划。 当时...

唐国安:为清华教务日夜操劳,积劳成疾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挪走美国退还的赔款接济兵饷,为追回这笔款项,唐国安专门向外交部递交报告。报告中说:国安焦灼万分,屡从借款着想,四处磋商,乃无一路应手,彷徨无措计,惟有吁请我总、次长大力维持,咨询财政部,将所欠本学堂之款二十余万两,迅予拨发,以济急需。他还专门写报告倡议专款专用,经他多次呼吁,清华经费渠道终于被理顺,拖欠之经费得到偿还,危机终于度过,为清华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上的保证...

唐国安:名人之魂

一生致力于新闻、外交和教育工作,为未来开拓了巨大空间 唐国安一生致力于新闻、外交和教育工作,在清末民初那个社会混乱的时代,他的作为极具开拓性。尤其是他晚年主持游美学务和清华学校的工作,为中国的留美幼童和中国学堂效仿欧美开办方式开辟了实践道路,台湾著名学者林子勋曾评价他,是容闳留美教育计划的复活和延续。唐国安在教育领域所取得的非凡成果,为日后清华发展成为中国极负盛名的高等学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国安:从最早留美学生到首任清华校长

晶报/庄向阳 引言 清华,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令无数莘莘学子心驰神往的知识殿堂。回溯这座中国最高学府的历史,无法避开一个名字唐国安。他曾经作为中国最早的120名官派留学生之一赴美国留学。30多年后,他不仅负责主持向美国选派留学生的工作,而且建起了以美国教育为参照的清华学校,为清华大学奠下第一块基石。 历史把唐国安推到了如同当年容闳(注:中国留美学生第一人、中国留学教育开拓者)的位置,...

“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纪念学校及纪念馆开建

2009年10月25日 大洋网-广州日报 珠海 本报珠海讯 (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欧阳清霜)清华大学蜚声中外,但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却鲜为人知。昨日珠海市唐国安纪念学校暨唐国安纪念馆在其故乡奠基开工,新建学校内将建设历史名人唐国安的故居和纪念馆,该项目秉承清华大学建筑风格,明年8月竣工。 珠海市高新区决定在其故乡建设唐国安纪念学校,校内重建唐国安故居和新唐国安纪念馆,唐国安纪念学校暨...

怀念战友——唐束一

怀念战友唐束一 时逢清明时节,我们七九年三月应征入伍的部分战友来到祖国南疆云南省马关县,深刻悼念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斗中光荣牺牲的战友唐束一烈士。唐束一同志,系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人,生于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三日,一九七九年三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陆军第四十一师一二二团特务连任侦察兵。一九八零年四月十四日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执行侦察任务(云南省马关县金厂公社罗家坪大山)中光荣牺牲,荣立三等功,并追...

清华大学奠基人唐国安纪念学校在珠海奠基

2009年10月25日 0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珠海十月二十四日电 (冒韪 潘海)为迎接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华诞,广东省珠海市24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奠基人之一唐国安的故乡举行奠基仪式,开工兴建唐国安纪念学校暨唐国安纪念馆。 生于1858年的唐国安,是广东香山县唐家湾(今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家湾镇)鸡山村人。他从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归来以后,受清政府之命在京西清华园兴办留美预...

悼念母亲

母亲的一生是伟大而操劳的一生,不辞劳累把一群儿女养大成有教养有成就的人。付出了太多。祝福母亲能在天堂一路走好。 春阳 2010年3月31日

我的父亲2

我的父亲是有爱心的。他从没打过我们,也没有骂过我们,我们要是犯错误,他都是说理教育。他爱同志,宁可自己吃亏;他爱人民,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他爱工作,可以不顾自己的身体。七十年代有一次特大暴雨,我家隔壁的医院后面关了许多水,眼看淹着了药房,他不顾自己身体有病,奋勇冲进大雨中,打开后门,疏通水路,洪水将他冲倒在地。五十年代,为了还清苏联的债务,他所在的万县罐头厂生产任务繁忙,人手不够,他带领工人、机关干...

我的父亲1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从小是个苦孩子。父母早亡,带着弟弟在艰难的生活中风雨同行。在抗战后期参加了革命。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淮海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最后随西南服务团南下来到现在的重庆市万州区。 在我们小孩子的眼里,我父亲是传奇人物,和电影上的那些人物《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地道战》中民兵队长高传宝差不多。小时候,父亲参加重大战役的勋章以及全国解放的勋章我们几个小孩子各存一个。我记忆中我保存...

大买办徐润一生难忘1884年

中山日报 2010年3月10日 近代沪上香山买办群体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那便是中国首个参展世博会的徐荣村之侄子徐润。 徐润又名以璋,字润立,别号愚斋。1838年12月14日出生,香山北岭村人。15岁时,徐润随叔父徐荣村到上海,进入英商宝顺洋行当学徒。他极其勤奋好学,又有悟性,所以深得洋行上下看重,19岁已获准入上堂帮账,24岁升任主账。 徐润的人生轨迹以上海为圆点,在香山买办...

哀思-----清明

哀思 --清明 春雨绵绵路湿滑, 行人勿勿祭亡人。 泪眼模糊花一束, 难解哀思入梦中。 故人游云山中客, 世人悲泣步艰难。 千古之恋情难断, 天国可知清明时? 2010.3.31

徐荣村徐润叔侄:近代“实业救国”的先驱

刘敬文 引言 晚清时分,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的气息用各种方式渗入中国。在得风气之先的广东香山(今中山和珠海),出现了一个买办群落,容闳、唐廷枢、徐润都是香山的著名买办。史界近年对买办进行了重新评价,有学者认为买办在中国的近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最早一批实业救国的民族企业家,大部分都是有过买办经历的人。而徐荣村和徐润叔侄就是这样两位新式企业家。 徐荣村的荣记湖丝参展伦敦...

唐廷枢:实业兴邦第一人

深圳商报报记者 夏和顺 像个不列颠人 唐廷枢(1832~1892),中国清末洋行买办,洋务企业活动家。字景星,又作镜心,广东香山县唐家湾(今属珠海市)人。唐家湾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东渐西风最早吹拂的地方之一。记者曾多次探访唐家湾,领略过这里的文化风姿,但唐廷枢的故居已经找不到痕迹。有知情者指出其残存的故居宅基,这里只剩下擎天的巨榕,留给后人以荫凉。 唐廷枢父亲曾在香港美籍医生布朗家...

唐廷枢:中国近代企业“第一CEO”

晶报/王圣 引言 他的一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他的死,对外国人和对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持久的损失。这是116年前,上海最早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对一个刚刚在天津去世的广东香山(今中山和珠海)人写下的感叹,这个人,就是19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唐廷枢。遥想风雨如磐的近代中国,天津、上海以及小城镇香山,这三个中国沿海的商埠,曾演绎着无数的繁喧,当唐廷枢以他独特的商道走完一生时,他本想为落...
  共1347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