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 (2)

  他在一个工地上终于找到了我,并带我回到了这个205房间,这个房间对我两人来说是终生难忘的。在这以前,我和路遥共见过三次面,而且基本没有说过话。我只知道延川县有个哥哥,他也和我一样,对我完全是陌生的。见面后,我们长时间没有说话,吃过晚饭后,他才对我说,你可以谈一谈你个人的经历,尽可能全面一点,如果谈过恋爱也可以说。于是,就在这个房间里,我们展开了长时间对话,一开始就三天三夜没睡觉。总共在这里住了...

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 (1)

王天乐(路遥的胞弟,此文写于路遥逝世8周年) [注:本文作者王天乐已于2007年4月因肝硬化不幸离世。]   路遥走了近八个年头,我从没有写过文章去悼念他。在失去他的这些岁月里,关于他的事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是的,用文字去表达一种巨大的哀伤是极为困难的。只有岁月使人能够平静,而且让人可以去拥抱一切悲欢离合。   我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大群体,该有的都有。父母亲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在陕...

送儿子去上学

少年路遥的家庭故事 白 描 路遥解放那年冬天出生于陕北青涧县。七岁时,过继给伯父家做儿子。   路遥的祖祖辈辈都是庄稼汉,没有一个人曾走出陕北的大山,走出那古老而荒凉的黄土地。父辈兄弟二人,家境贫寒,目不识丁,他们比别人所具备的长处,似乎只有那对贫穷超凡的忍耐力和终年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好力气。   家境贫寒,成家自然成了难事。这户王姓人家,老大已到了不小年纪,才以六十元彩礼,娶回一位姑娘...

我接触的路遥

路遥身上有很多突出的优点,但我认为他最突出也最具魅力的是他有很强的政治观察力,政治把握力和人事掌控力。这似乎与一个作家的头衔不吻,但却是事实。有时候我常常觉得,他的能力和他的性格可能去搞政治(或者叫作行政)会更合适些。他平时不爱多言,总是抽着烟默默思索,可以说沉稳有加。但有时又激情四溢,一旦说起话来,慷慨昂扬,妙语连珠,让你无法不受到感染。我觉得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他,应当是合适的。他非常...

扶路遥上山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接近进入实际创作阶段,曾经就小说的大体轮廓与我有过几次通宵达旦的长谈。他说这种长谈有好处,可以帮助自己完善作品和人物。记得,那时候,他还将小说的总标题定为《走向大世界》,将三部分的标题分别定位《黄土》、《黑金》、《大世界》。他后来是怎样灵感突来,选定《平凡的世界》这个既有覆盖性,又有深刻内涵的雍容大度的名称的,我不知道,我现在将这些写出来,也许会给文学提供一点史料吧。 ...

怀念路遥

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他虽然去世了,他的作品仍然被读者捶读,他的故事依旧被传颂。 他是一个强人。强人的身上有他比一般人的优秀处,也有被一般人不可理解处。他大气,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他关心别人,却隐瞒自己的病情,他刚强自负不能容忍居于人后,但儿女情长感情脆弱内心寂寞。 路遥是...

告别路遥

路遥的精神世界是由普通劳动者构建的平凡的世界,他在当代作家中最能深刻地理解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的人们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他本身就是这个平凡世界里并不特别经意而产生的一个,却成了这个世界人们精神上的执言者。他的智慧集合了这个世界的全部精华,又剔除了母胎带给他的所有腥秽,从而使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裂变和升华。他的情感却是与之无法剥离的血肉情感。他有深切的感知和清醒的理智,以为那些随意的解释和矫情娇气的描绘,...

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 3

  记者:现在社会上讲实惠的人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讲理想的人有人也说是越来越少,你沉得理想和实惠之间是否有矛盾,就是说是不是讲理想就不讲实惠,讲实惠就不讲理想。   路遥:这是一篇大文章。在现在的青年身上是存在一种追求实惠的倾问,理想的光芒有些暗淡。我们现在发展经济建设,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影响到人们的意识。人们计较一些个人的实际问题,讲究实惠,也可以理解。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要以牺牲自己的理想作为代...

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 2

  记者:刚才说到确定一个目标,比如成个作家,或者有些人想有一套房子,有辆汽车,有些人又想当个大官,想发一笔财,这些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有什么不同,您能不能谈点看法。   路遥:我认为所谓理想首先包含一种崇高的性质。不仅包含着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更重要的是意味着要做出某种牺牲和奉献,理想不能纯粹局限于个人琐碎的欲望中。不要把理想和琐碎欲望混为一谈,因为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他所...

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 1

  记者: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在理想之路上奋,今天我主要想请您主炎谈对理想的认识和理解。路遥:一个人生活中肯定应该有理想。理想就是明天。如果一个人没有明天,他的生活在我看来已经就没有了意义。就是一个社会也应该有它的理想,那就是这个社会明天应该是一个什么社会。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他们所有的实践和努力都是为了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所以...

需要什么?

  作为一个当代作家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创造天地无疑比过去年代的作家们广阔得多。但同时,我们的工作也更加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复杂而又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深刻而有力地反映我们时代的生活面貌,要求当代作家具有更先进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更宽阔的生活眼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因此,我们首先得和自己的浅薄作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仅需要热情的鼓励,更需要严肃的文学批评。对作家及其作品,要么庸...

附:《人生》俄译本后记 2

  现在,中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广泛的变化,吸收欧洲文化已是一个现实问题,而路遥的思想是特殊的,他认为创作自由和民族责任感对于一个作家同等重要:我们不能容忍社会上的某些低级的审美观点,作家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一旦消极地对待劳动人民,那么,我们的作品就会成为无根的草。   人这里流露出路遥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民族的根首先在农村。中篇小说《人生》像中国当匠其他许多作品一样,在...

附:《人生》俄译本后记 1

〔苏〕谢曼诺夫   还在我去中国旅行这前不久,我在莫斯科就拜读了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那时就知道,路遥是文革之后登上文坛的中国作家。中篇小说《人生》是他在中国引起热烈反响的第一部较大的作品。这篇作品最早把注意力引向对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的描写,反映了当代尖锐的生活冲突,围绕这部中篇小说,无论在读者中间,还是在评论家中间,都引起了争论。但是,争论的最终结果是新作者被承认了,而且成为一九八三年度全国...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9

  问:你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定不去的时候?   答:经常有。譬如《人生》中德顺老汉这个人物,我是很爱他的,我想象中他应该是带有浪漫色彩的,就像艾特玛托夫小说中写的那样一种情景:在月光下,他赶着马车,唱着老的歌谣,摇摇晃晃地驶过辽阔的大草原在作品中他登场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能把他写得比较好,写到去城里掏大粪前,我感到痛苦,没有办法把他写下去。尽管其他人物都跳动在我笔下等着我写他们,但德顺老流我...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8

  问:作品构思好以后,你又怎样选择切入部位呢?   答:对我来说,如何选择作品的开头是很困难的,有的时候,写了几十个开头,自己都不满意。这个切入她似乐曲的第一个音符,它决定了会把作品定在什么调上。一般来说,短篇小说把切入的部位放在事物矛盾发展的后半部分,写的是接近结局部分的那部分生活,而把前边的发生、发展插进去写。我的意思,是中篇小说的切入部位要比短篇小说再靠后些,一般选择矛盾发展已经要进入...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7

  问:作品中的所谓悬念重要吗?   答:是很重要的。有的作品,一开始就露,读者盾了一、二章,就知道结局是什么。而你偏偏应该写成一开始是   这样,而中间发生了读者意料不到的大转折,而这种变化,你根本不能让读者一开始就感觉到。要善于隐蔽情节的进展,善于隐蔽矛盾冲突的进展。有些人缺乏这些,所以作品得很露,抓不住人。如果你作品的跌宕多的话,那么,当第一个跌岩完了的时候,读者的心就要被完全抓住。...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6

  问:能不能请你谈谈你的《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等作品构思时的情况?   答:我的作品,好多是因为引起了我感情上的强烈颤动、震动,我才考虑珐要把我这种情绪、感情表现出来,这样才开始去寻找适合表现我这种情绪、感情的方式。如一九六一年困难时期,当时我上小学。我次亲是个老农民,一字都不识。家里十来口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只有一就要被子,完全是叫化子状态。我七岁时候,家里没有办法养活我,父亲带...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5

  问:选材应注意什么?   答:当你遇到一个题材的时候,你马上应考虑到:这个题材的意义?它有没有可以挖掘的地方?而这些,必须建立在对文史的了解和对生活的了解的基础上。如果,你具有了我们上面讲到的那些,那么你就会对题材的敏感性,你遇到了一个题材,马上会意识到,这里有没有可挖掘的东西,尽管它很巨大,很惊心动魄,但进入不了文学创作,那你可以很快掷掉它,再转入别的题材。选材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一个没有...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4

  问:在一个作品的构思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什么?   答:下面讲一讲我自己感觉到的构思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就事论事,抓住了一个问题,就在这小圈子里转来转去。我的意思,是你抓住了一个题材,哪怕是很小的题材,都应把它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去考虑,甚至这背景不光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世界的。就是说,你抓住了一个题材后,要尽量把它放在一个非常广阔的背景上去考虑它的意。另外一个,放在整个文...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3

  问:请你谈谈作家的历史感问题。   答: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些作家,对我们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包括好的,不好的,通畅的或者弯曲的历史,采取一种不太严肃的态度,这是不行的。当然,社会上各色人等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作为一个作家,对我们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包括好的,不好的,包括文化革命的历史,采取一种严肃的态度,这是我们写作所需要的。我们应该了解它,分析它,就是对错误,也应该采取严肃的...
  共1347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