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2

  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这种体验要引起自己心弦的震动,而不是站在一旁观察、了解、采访、记故事,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必然是干瘪的。史的想法是,所谓写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物,也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是说你写小偷,就要去偷人,它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积累。它也不是仅仅对生活外在形式的体验,而是情绪、感情的体验,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而这些东西是你作品里最重要的、也是最感人的地方。我自己写的几...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1

  事先,我必须先给大家声明,我在这里所说的,都是我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这些体会不一定对大家都有用。因为各人的生活经历、创作经历、各方面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在创作中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我自己也在学习别人的体会和经验。   问:请你谈谈如何观察生活?   答:作家面对社会生活应该采取积极态度:一是去了解它,了解整个社会生活的复杂状况;再一个是体验。实际上一个作家深入生活的整个过程...

病危中的柳青 8

  他所住的这个充满各器械的、奇特病房里,唯一的一扇户是朝南开的。在曙色或者暮色中,他把输氧的皮管用胶布固定在鼻孔里,佝偻着身子,孤独地,若有所念地静静立在窗着前,向的远方张望;眼前急切地穿过城市南面的一片高楼大厦,寻找云雾缭绕的终南山巅终南山下,正是那熟悉的稻田与麦田交织的田园啊!他在那里的泥土中生活了十几个年头,可是现在却不能回去了。皇甫村那个他住了十几年的家连同他亲爱的马葳同志(他的爱人)都...

病危中的柳青 7

  不论说什么事,讨论什么问题,长期养成的思考习惯,使他对涉及到的一切都采取一种认真态度。决不因为严重的疾病压身,或者所面对的问题和事情是属鸡毛蒜皮一类,就让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处于麻痹松懈状态。哪怕是谈论苹果树的栽培技术呢,他会立刻使自己处在园艺专家的位置上,动员他所有这方面的知识来参予这种谈话。强烈的好胜心和自信心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谦恭的领教精神在他身上好并不对立,而恰当的统一起来,然后力争使自己...

病危中的柳青 6

  那破旧圆桌靠墙的一边,放着中国青年出版社送的夏杂的雾化喷药器;而在他自己的手里,还一刻不停的拿着一个带嘴的橡皮囊,过不了几分钟,就要像给自行车打气一般,往中里喷着止喘的雾剂。各种输氧和输液的皮管子,从这里那里交着伸到他的鼻孔里或者胳膊上,有些管子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下身。在这个用皮管子把他和各处众多的器械联接在一起的房间里,他本为简直就像一部仪器的主体部分。他就牵引着这些绳索生活着,工作着。累了的...

病危中的柳青 5

  他一边喘息着,一边赂口里喷着药剂,吞着药丸,一边统帅着《创业史》里各种阶级、各种类型的人在他为他们铺设的道路上喧嚣地前进着。他把蛤蟆滩上所有的这些人都带到这个病房里来了。他强迫这些人物进入他的心灵;而他也要固执地走进这些人的心灵中去。他同时运用戏剧导演家的热情和外科医生式的冷静来对付这群不太听话的熟人(他常称《创业史》里的那些人物为熟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后半辈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这一群...

病危中的柳青 4

  不屈的叙事诗认正是抱着这个伟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尽管重病缠身、危在旦夕,他仍然在这间冷冰冰的病里,让自己衰败的身心燃烧起了熊熊的大火;他要让生命在最后的一瞬间爆出耀眼的光芒如同彗星在黑暗中消失之前那样。   他伏在窗着那破旧的圆桌前,比以往更使劲的用蝇头小楷,连明昼夜地建造他未完工、也完工不了的宏传建筑。蜡黄的脸上,亮晶晶的汗珠,一串一串地淌下来,枯瘦而颤索的手指揩也揩不及。此刻,他就像...

病危中的柳青 3

  现在,他又痛苦地蜷曲在他一生所讨厌的地方了。他自己感觉得来,这次的病情预兆着不祥,生命的终结也许是指日可待了。在这样的时候,作为一艺术家,他是有理由为自己已经创造出的东西骄傲的:在我们已有的文学基础上,他自己新建筑起来的艺术之塔似乎要比他同时代任何人的建筑要宏大和独特一些。真的,在我国当代文学中,还没有一部书能像《创业史》那样提供了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真实的、不和历史上和现实中已有的艺术典型相雷同...

病危中的柳青 2

  在这里,他仍还是那身农民式的穿戴正如讲究衣著的人把质地很差的布也要设法做成毛髦服装一样,他把的克良也裁成了这种老百姓的式样。一双脚是很小的,甚比有些女同志的脚还要小。头却是很大的,尤其是前额的宽阔在一般人中间是少见的。几道深刻的皱镂刻在光光的脑门上,像海浪留在岩石上的痕主迷一样谁知道那里面藏着多少生活风暴的记录呢?   要是细心的人,就会观察到全右手的指头明显地弯曲了许多,像有什么痼疾似的...

病危中的柳青 1

  为了塑造起挺拔的形象来,这个人的身体现在完全佝偻了。他本来就不是一个体格魁梧的人,在进行一生紧张繁忙的艺术创造后,加上越来越危急的病情,身板单薄得风能吹倒。整个躯体像燃烧过熊熊大火的树木,变得干枯而焦黑,一切生命的嫩枝叶似乎看不见了。   严重的哮喘使得他喉管里的出气像破风箱发出的声音一,让站在他面前人也压抑得出不上气来。胸脯是完全塌陷下去;背却像老牛脊背一般曲折地隆起来。整个身子躬成了一...

出自内心的真诚

 我们常常谈论所谓艺术的魅力,也就是说,我们的作品凭什么来打动别人的心灵!   在我看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作家对生活、对艺术、对读者要抱有真诚的态度。否则,任何花言巧语和花术翻新都是枉费心机。请相信,作品中任何虚假的声音,读者的耳朵都能听得见。无病的呻吟骗不来眼泪,只能换取讽刺的微笑;而用塑料花朵装扮贫乏的园地以显示自己的繁荣,这比一无所有更为糟糕。是的,艺术劳动,这项从事虚构的工...

我与广播电视 9

  总体上讲,这部小说没有一处是松懈的或勉强的,到处显示一种游刃有余。这显然是几十年艺术积累的功底的体现。   把几十年的积累用于一种合适的大舞台舒展地展现了出来,可以看出,作者把原来的散文和诗的功夫全用过去了,但又远远地区别于以往的散文诗歌作品。真正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就应该客观地化开地看特这一部作品,这无疑是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的重大收获,是一部高品位的长篇力作。   通过这部小说,作者应该...

我与广播电视 8

  实际上,用艺术去篡改生活,篡改历史,那才是一种真正的幼稚。这部小说对当时各种人物的描写,尤其是对那些在今天看来是僵化的或不好的人物的描写,都是有节制的作者是从社会的象度来评判、来检讨的,没有从个人的好恶出去否人物,这是一种历史的俯瞰。所描写的那一群人给人留下特别清晰的印象,这是很不容易的。莫斯科在你的笔下清晰可见,这是对作品的最高褒奖。一部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和环境给人留下特别清晰的印象,这是起码...

我与广播电视 7

  《月亮的环形山》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开掘,它追求另一种格局的广大。《九三年》和《简爱》不同,一个着重于社会史的描绘,一个着重于心灵史的开掘,但不能说哪一个比哪一个更大更重要。实际上心灵的世界最大。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心灵通向全世界。《简爱》我读过不少遍,这种小说很有魅力。浅薄的书评家往往注意外在的形式上的各种小花招。不要为了扩大容量,硬把不相干的东西拉进来。   《月亮的环形山》不...

我与广播电视 6

  生活是这样吗?这可能吗?作者只有设身处地,让人信用,才谈得上让人接受,让人感受。好的长篇小说,看似无事,实上处处闪烁着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每一段的每一句都要写得好,不仅仅是写得正确,前后左右抽扯照应住主不够了,而应该在每一个段里,甚至在几个短句中,都有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在一个小小的语言的漩涡里、段落的港湾里,都要有丰富的层次,丰富的景致。只要每一段都写好,比刻意追求一个完整的故事更有魅力。天芳...

我与广播电视 5

  记者:您刚才您到现在的年轻人当中普通缺少一罗曼谛克的精神,也就是说活得太实在啦。我们从我们从事的工作中,从许多青年人的来信和谈主知中也能够理解到青年人的这种苦闷。我们想问您,如果一个青年人感觉到自己满足于现状,有点不思进取,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理想,但是,他来向您请教,请您给他出个主意,您将如何告诉他。   路遥: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所有的人一生要思索的问题。如前面所...

我与广播电视 4

  记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那么您觉得理想怎样才能普通成现实。   路遥:如果一个人不经过努力,不经过劳动,不经过创造,那么还想入非非,这种理想最后只能是空想。我认为把理想变为现实实际上就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活着就是要把自己无数的梦想和理想变为现实。当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实现,但是你在整个一生中总有应该实现的理想或是梦想。   记者:现在社会上讲实惠的人可以说是越来越多,...

我与广播电视 3

  如果青少年时没有什么想法,那就提前变成一老头了。通常的情况是在我们年少的时候有好多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异,有的甚至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但是,总应该有一些东西在你未来的生活中会起到作用。   记者:刚才说到确定一个目标,比如成个作家,或者有些人想有一套房子,有辆汽车,有些人又想当个大官,想发一笔财,这些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有什么不同,您能不能谈点看...

我与广播电视 2

  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我原来对作为现代传播手段的广播电视,心怀敬畏。它们与大众的交流是那么迅速而广大,几乎毫无障碍,将来的一某一天会不会把作家这种手工业生产者整个地吞没呢?通过我与这两种电老虎打过几次交道,反而觉得文学借用这两翅膀,能作更广阔的飞翔。我将以更亲近的感情走向它们。   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记者: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

我与广播电视 1

  对于一个经常浸泡在文字工作中的人来说,很少有闲暇时间听广播、看电视。但是,我和广播电视却有不解之缘。   《人生》小说发表后,在电影之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制作了广翻剧,由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担任解说。记得当是我是在陕北拍电影《人生》的外景地听到的,每天中午一节,非常别致。广播剧是一种留有巨大空间的艺术,很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以后,我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先后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
  共1347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