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罗厚福趣事

1940年初,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成立。这时中原根据地还是初创时期,地方政权 尚未建立,部队的生活十分艰苦。艰苦到了什么程度?那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连纵队司令李先念,有时都饿得半夜爬起来去求参谋长:总长啊,想点办法呀,这肚子里没有油水不行啊!可想象当时部队是个什么状况了。 当时任纵队一团队团队长的罗厚福,是坚持南方叁年游击战争的本地人,对打土豪筹款的方 法老是念念不忘。这时的政策已禁止打土豪了,...

文武双全的黄惠良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而黄惠良当兵期间,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当将军,但他既是个好兵,也是一位孝子。因为母亲想念他到茶饭不思的地步,他曾向上级提出请人顶替他当兵,由于上级和战友们的挽留,他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并且以后成了一名好干部,成为一名身经百战、为我军政治工作呕心沥血的将军。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好兵孝子   1912年1月,黄惠良出生在广西平治县(今平果县)祷午乡平...

鲍令辉之《古意赠今人》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日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摧电。 容华一朝改,惟馀心不变。

治学严谨 精益求精的蒲辅周

蒲辅周是一临床大家。在他70多年的医疗生涯中,以振兴祖国医学为志,始终精研医理,博览兼收,治学严谨,精益求精。   从青年时期起,蒲辅周就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不论春夏秋冬,几十年不变。调到北京时,他已年近古稀,享有盛名,但他坚持阅读的习惯不变。除了从书本学习外,他还向有经验的医生学习。他平时所用的痛风验方、百损丸和治肺结核吐血经验方等,皆得自其他老中医口授;治疗和控制内眼病及白内障等眼病的九...

鲍照文学成就

鲍照一生仕途坎坷,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他还擅长写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华。感情丰沛,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杜甫说李白的诗俊逸鲍参军便是如...

宫乃泉---杰出的医学专家

宫乃泉的远见卓识、深谋远虑确实让人叹服不已,他为山东医学院奠定的基础是山东医科大学发展史上最可圈可点的一页,使学校步入辉煌的发展时期。当解放军进军全中国的枪声还在轰响,当有些人还在因学制、知识分子待遇等批评宫乃泉不切实际、右倾等的时候,宫乃泉已经在运筹帷幄、长计远虑学校在新中国成立、进入中心城市后建设和发展构想了。他的医学教育思想以不息为体、日新为道。认为:学校要从国外、国内医学发达城市引入一批...

谢灵运两次回乡隐居

谢诞生后即离乡,第一次返回故乡已经卅八岁。宋永初三年(422)五月,宋文帝刘裕卒,太子刘义符即位,是为少帝。谢灵运等受到当朝权臣徐羡之、傅亮等排挤,离京出守永嘉。同年七月,离京往永嘉途中曾枉道回始宁小住。七月廿日抵始宁,逗留数天,即折回钱塘,经富春、桐庐、七里濑,再折回南至东阳郡长山(今金华市),然后陆行抵青田溪,再乘船至永嘉,已是八月十二日。他的行踪有本人诗作可证。这次枉道而行说明当时会稽与临...

符确坚传略

符确坚(1906-1972),海南文昌县潭牛镇考经村人,1906年10月出生于贫农家庭,原名敦秀。1925年到新加坡,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回国,在文昌开展党的工作任二十一区区委书记。1930年中共文昌县委遭到破坏,他被迫离开文昌。1931年任琼东县苏维埃政府巡视员、县委秘书。1932年,琼崖苏区遭受严重挫折,符确坚母亲被杀害,妻子改嫁,只剩下父亲带着符确坚的两个弟弟和不满三岁的儿子...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

张志新的有关言论及观点

过去十年,有人看我们现在和党的领袖的关系,就像我们现在看以前的人信神信鬼一样可笑,像神话一样不可理解。 无论谁都不能例外,不能把个人凌驾于党之上。 对谁也不能搞个人崇拜。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毛主席也有错误[7]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及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毛主席坚持了正确路线。尤其是,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树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第三次左倾路...

张景钺在植物学研究方面的科学贡献

张景钺早年从事蕨的解剖学研究。蕨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省和世界各地,它的嫩叶可食,称为蕨菜,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1926年他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报告《Contribution from the Biological Laboratory of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2卷4期上发表的《蕨茎组织之研究》一文,是我国植物形态学研究方面最早的一篇学术论文。   1927...

郭璞的学术

郭璞曾注释《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现今的《辞海》或《辞源》上均到处可见郭璞注释。 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在学术渊源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理...

董必武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指导者

董必武为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法学研究事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他于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因而成为我党第一代领导人中唯一一位法科出身的领导人。他于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他对于新中国民主法制事业的贡献表现在以...

周信芳的艺术风格

周信芳自称是谭鑫培的私淑弟子,他的唱功基本上取法于孙菊仙、汪桂芬、汪笑侬、王鸿寿、潘月樵等前辈,他的嗓音虽显沙哑,但演唱富有感情,挺拔苍劲,气出丹田。念白清晰,讲究喷口,咬字顿挫富有音乐性,尤其是他吐字收声和润腔之技巧非一般演员所能企及。所以,他的演唱不但不以腔害字、反而有以声传情之妙。听他的唱腔,酣畅朴直、苍劲浑厚之特点十分明显,加上起伏顿挫、错落有序的念白,不带偏见和常规的歧视的话,真的叫赏...

刘琨之八王之乱

刘琨历职太尉掾、著作郎、太学博士和尚书郎。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执政后,刘琨任记室督,又转从事中郎。刘琨的姐夫是司马伦之子司马荂,所以刘琨父子兄弟以赵王姻亲并被委以重任,从而卷入了八王之乱的斗争中。司马伦篡位后,刘琨迁太子詹事。 永康二年(301年)三月,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聚兵数十万进攻洛阳。四月,司马伦以刘琨为冠军、假节,与孙会率领三万宿卫兵迎战司马颖于溴水(...

曹摅:赠石崇诗四首

一 昂昂我牧。德惟人豪。作镇方岳。有徽其高。英风远扇。峻迹遐招。攻璞荆嵎。滋兰江皋。朝采芝蕙。夕玩琼瑶。岂乏{石民}石。乃收艾萧。髦儁在位。多士盈朝。虽欣嘉愿。惧忝班僚。 二 人亦有云。上明下直。匪唯具臣。谔谔在侧。谠言既奏。朝有正色。翰飞冲天。必假羽翼。咨余承乏。与属备职。曾无补益。徒竭心力。龙旗反旆。鸾驾回轼。愿寻尘轨。以除其逼。 三 美兹高会。凭城临川。峻墉亢阁。层楼辟轩。远望长州...

张载思想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有聚散而无生天,气聚则有形而见形成万物,气散则无形可见化为太虚。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浮与沉、升与降...

唐太宗评陆机御撰

赞曰:古人云:虽楚有才,晋实用之。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圭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风鉴澄爽,神情俊迈。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千条析理,则电坼霜开;一绪连文,则珠流璧合。其词深而雅,其义博而显,故足远超枚、马,高蹑王、刘,百代文宗,一人而已。然其祖考重光,羽楫吴运,文武奕叶,将相连华。而机以廊庙蕴才,瑚琏标器,宜其承俊乂...

饶漱石革命人生

  昵称小姚   因饶、姚谐音,加之革命工作的保密需要,中青年时期的饶漱石常常被战友们爱称为小姚。 1941年1月11日,在国民党突然发动皖南事变期间,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军政领导人叶挺(字希夷)、饶漱石:希夷、小姚的领导是完全正确的,望全党全军服从叶、姚指挥,执行北移任务。在此,饶被毛泽东昵称为小姚。   1939年11月,饶漱石回国后转到新四军内工作,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书记为新四军副军...

“文革”中的焦菊隐

 1966年文革初期,焦菊隐先生一夜之间被打倒,被扣上反动权威的大帽子,被无休止的批斗,家被多次查抄,多年保存的书籍文物大量流失,而批斗也不断升级。被囚禁在人艺北四楼排演场大牛棚。   后来,赵起扬同志被解放,出来工作,我就很快地联想到焦先生。一次,我在图书馆门前正好碰见扫院子的焦先生。我大着胆子问焦先生,您什么时候出来工作?导戏呀!焦先生跟我说,我的问题和起扬同志不一样。我说您和起扬不是一起...
  共1347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