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摘要)2

慈母爱子,出于天性。弥陀垂手接引我们,正如慈母垂手提携子女,亲近抚慰无异。但以慈母爱子,止能一世。佛爱众生,永劫无穷,生生世世,无有弃舍,无有终已。我们现今幸得人身,生逢中国,得闻佛法,复幸得闻如是微妙净土念佛法门,圆顿直捷,简便易修,不假多生,尽生可到。我们应当生大惭愧,悲泣雨泪,渴仰慈尊,如子忆母,念念求见,心心不忘。从今以后,常当忆念阿弥陀佛,作无上慈父想。观音、势至,作无上良朋想。清净海众....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摘要)1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摘要)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静权法师讲 了然法师参校   刊书因缘感应记   敬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印公亲书、静公讲义合本刊行,有大因缘,想必畅佛本怀,蒙佛示现。是以乍逢筹备付印之日,恰值菩萨降诞之晨,忽然灯降舍利,洁白圆明,超然殊胜。思此因缘,关系非浅,理应公布,普令周知。俾念佛同伦,得是书者,愈为深生信仰,依法修持,将来莲品,各得高超。....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如何听经与修行(摘要)

如何听经与修行(摘要)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时轮教法第四十六代传人和觉囊派法王阿旺云登桑布   修行者须发无上菩提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轮回道上的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他们都曾是我们自己的生身父母。他们在成为你父母的时候,用无比的骨肉亲情来抚养你,给予你最好的衣物和温暖,呕心沥血来培养你,他们是你血脉骨肉情的真正恩人。这些大恩人在这污浊的娑婆世界中迷惘徘徊,而内心与外在环....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密宗断惑论(摘要)

密宗断惑论(摘要)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索达吉堪布著   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纯粹是密宗,与汉传、南传佛教完全不同。其实稍具常识的人,便知道藏地的宁玛、格鲁、嘎举等各家宗派,都是显密并弘,显宗的典籍,其丰富程度实不亚于汉传与南传佛教。   但又有人走向了一个极端,认为只有显宗修学圆满后才能修学密乘,殊不知显宗修学圆满即已经究竟成佛,与修密宗所证得之佛无二无别,已无需再借助于密乘的....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最大的心愿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最大的心愿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没有一个人不想远离痛苦不幸。可是自从来到这个人世间,却屡遭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以及病、老、死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痛苦。如果有一个神圣的地方,那里无丝毫痛苦,安乐无比,那么,有谁不心神向往呢?引导无边无际的苦难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晋美彭措法王一生中的最大心愿,也是最主要的事业。)....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自序

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自序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了然法师著   净土法门,原来有事有理。识者知其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融通,方圆无碍。何以故?其事虽方,其理极圆。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圆不碍方,方不碍圆。不识者,只知有方,不知有圆。所言只知有方,不知有圆者,皆因只知有事,不知有理也。是故净宗修持方便,亦略有分别不同。有事理圆修者,有专依事修者。但以专依事修,心不明了。只能信事,....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诺那金刚上师问答

诺那金刚上师问答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问:阿弥陀佛所变化之诸佛菩萨,不知有多少?   答:阿弥陀佛为普度众生,所化身之佛菩萨,无量无边,算不出数来。总而言之,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   问:显教法门修西方净土者,照阿弥陀经所说,须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方可决定往生。但一般居士,世务憧憧,终日奔走衣食不暇,且人命无常,口气不来,便成隔世,倘忽得急病,尚未能念到一心不乱程度,不....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23

◎学者须先打破自欺一关,始有商量处。须灼然见得自己满身过失,功夫始有着手处。此二关不破,任你谈玄说妙,终是门外打绕。但有一毫凡情圣解,夹杂于念佛中,即是自欺,即非老实。处事时,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事未至勿将迎,事已过勿留滞。坦坦荡荡,鉴空衡平,即第一念也。若计较人我,瞻顾得失,或牵于感情,或激于意气,则流入第二念矣。第一念是理,第二念是欲,循欲即暗,循理则明。无论念佛、处事,皆当用第一念,勿用....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22

◎般若要是离开净土,决定得不到究竟,就和《华严》一样,《华严》到最后,要不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不能圆满。所以,净宗是真正的大圆满,真正是究竟的境界,究竟的果位。(净空法师)   ◎便是观照般若正智,便是即念离念,二边不着,这个功夫就是我刚才讲的,念头一起,立刻换成阿弥陀佛,一换成阿弥陀佛,妄念没有了,离有,一句阿弥陀佛提起,又不落空,空有两边不着。何况这一句阿弥陀佛真的是究竟圆....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21

◎古人以这个目标来衡量,称念佛法门为万修万人去,就是功夫成片是人人可以得到的。虽然说人人能得到,为什么我们得不到?我们念佛念了这么多年也没得到,这不是你根性的问题,而是你在方法上出了差错,你没有把万缘放下。你要想真正做到功夫成片,必须把世缘看淡,必须把它放下,你就会得到。世缘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上放下,心里放不下,一点用都没有,是要你心上放下,事上不放下没有关系,事不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最....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