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般若篇——净土篇10

◎无希望具体说来,哪些事情我们不希望呢?第一是名,不是为名,也不是为闻,闻就是今天所讲的知名度,我们不为这个。这个诸位要记住的,绝不可以搞名闻。利是利益,养是供养,不为这些。不为这些,还有人为什么?为果报啊!我这样,将来我会成佛、成菩萨啦!成佛、成菩萨这念头也丢掉,什么都不求,你才有真的成就。你想:我要证阿罗汉、成辟支佛、成菩萨,这叫打妄想,那是标准的凡夫,他所期望的,他决定不能得到。为什么呢?诸....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9

◎在这当中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所以与一切众生相处,要念念利益众生。凡夫修学之所以不能契入,就是念念利益自己,没有想到别人。诸佛菩萨念念为众生,没有为自己,因为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上从诸佛如来,下至阿鼻地狱众生,就是自己。譬如,我们的身体是无数细胞所组成的,好的细胞、健康的细胞比作佛菩萨,坏的细胞、有毛病的细胞比作三恶道,都在自己一身,并没有离开自....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8

◎见到世间过,是自己烦恼起现行,如果我的心像佛一样的清净平等,怎么还会看到世间过。(净空法师)   ◎世尊当年教学,早期的弟子都是菩萨、罗汉,虽然没有制度、没有组织,可是培育人才、教化众生都能成就,这些我们读历史都能够看到。现代人有制度、有组织,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质上毫无成就,这就是觉悟的人没事,迷惑的人多事。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用功。能够天天进步的是贤人,我们能够做到一个....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7

◎布施涵盖了菩萨一切的行门。起心动念要为法界一切众生。我们对于一切人事物,不能说这个讨厌,那个看不顺眼,不可以!你的心量太小了,修得再好,你的果报在人天,出不了三界,为什么?心量太小。我在以前讲经的时候也用比喻说,我们心量要扩大,大到怎么样?大到把六道挤破,就超越了,把十法界也挤破了,十法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十法界破了,出了十法界,就不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里面。你看看人家这里照十个三千大千世界,一百....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6

◎人与人相聚都是缘,这一生当中偶而见一次面,也是缘分,何况能够到一个家庭变成一家人,缘分就更深了。缘是多生多世结的,不是偶然的。缘很复杂,佛告诉我们,世间众生,父子夫妇四种缘,当然缘很复杂,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没有这四类的缘,就不会结成一家人。这四种缘是什么呢?第一种是报恩的,过去生中有善缘、欢喜缘,这当然是最好的,所以孝子贤孙是报恩来的。第二种是报怨来的,过去的冤家债主来了,我们常讲的败....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5

◎总之,性真实,相虚妄。性是能变能生,相是缘生之法,是波动现象。一切境界中,真实性在哪里?就在一切境界中,离了相就证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若要证真实性,须在相上证;你要证平等性,须在极不平等的境界里证;你要证清净心,须在一切污染境界里证清净心。可见清净处在污染处证,平等处就在极不平等处,是一不是二。在这里证得一,就清净,就平等;离开这个境界,到哪里修,到哪里证?所以,我们真正想修行、想成佛,日常....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4

◎佛是教我们断烦恼、开智能,而念念都有我,这是烦恼、生死以及一切病痛的根源。如果能将我看淡,日子就过得很幸福,就会很快乐。必须对佛法真正深入的人才能懂得,才同意佛这种说法,肯定佛讲的道理确实没错。(净空法师)   ◎我们都把身体当作我,我从哪里来的?父母所生的。父母真能生吗?父母如果真的能生,喜欢生多少就可以生多少,那才是能生。为什么有的人结婚一辈子不生小孩?反之,有些人不要小孩,偏偏生一大堆?....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3

◎相分是由见分变现出来的,一切法悉皆空寂,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佛家讲的万法皆空,这是事实。这个有是假有,不是真的,是假的,而空是真的,所谓真空。我们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听的,身体所接触的,眼前这些法,从理上讲是空的,从事上讲是有,摆在我们面前,有啊,有是假有,是假的不是真的。这真、假怎么个说法呢?永远不变是真的,如果它会变,那就不是真的,所以空是永远不变,所以叫真空。有呢,一切现象都在变化,我们人很显....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2

◎通达一心这是佛法的精华,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尽虚空遍法界不离一心,但了一心,因果执著。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就是一心。必须细心体会,才知道清净心中本无菩提可证,亦无净土可生,于无生、无证之中,方便庄严,如梦如幻,一刹那顷,成佛已竟,度生已竟,是谓通达一心。因为离此一心,别无因果,但能通达一心,就能不昧因果,所以,既能深信因果,又能通达一心,则能入佛知见,入佛境界。佛法....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般若篇——净土篇1

般若篇净土篇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现代人福报太大了,反而有障碍,成见太深,听得太多,看得太多、太杂、太乱。本来只有一个烦恼障,现在搞这么多成见,增长所知障,还能开悟,还会有成就吗?不可能,学得愈多,所知障愈重。所知障天天增加,知道的事愈多,烦恼也愈多。我们每天增长的是烦恼障、所知障。现代人因缘具足,可惜的是善根、福德不具足,所以成就反而不如古人。古人没有这么方便,接触不到,非常....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