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南怀瑾:佛陀真的有“三不能”吗?

编者按:了解佛教文化的人知道,佛不是救世主,也不是造物主,佛不是万能的存在,佛也有做不到的事。如唐代元珪禅师曾提出,佛有三能与三不能:一、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二、佛能知群有性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三、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佛三不能另有一说,具体是指:第一,佛不能转定业;第二,佛不能度不信之人;第三,佛不能度无缘之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三不能?三不能是不是永远不能? ....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

编者按:对佛教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两句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那么,这个三界唯心的心,究竟是什么心?与人身体里那个肉团心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心究竟是什么?修行讲净心和修真心,医学上可以给人移植心,移植后还是自己的真心吗?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听听一代高僧、唯识学泰斗惟贤长老的解答。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三界唯心,是代表心体,心体是说三界五趣这种现象的产生离不开这个心....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在现阶段我们应当学习六念法(摘要)

在现阶段我们应当学习六念法(摘要)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二零零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怎么会到三途地狱?每一天增长自私自利,心里面充满了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享受,随顺自己的知见,心里想怎么做就去怎么做,这个路是三途地狱道。   好人不怕吃亏、不怕上当,好人不怕被人欺负,好人不怕被人误会,也不在乎别人的毁谤陷害,一味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随顺自己的....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传心法要(摘要)-3

我们讲了这五条,还有后五条,这里要注意的是,后五条是落实在生活上,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从哪里表现呢?从生活上,生活上的表现一定是看破。所谓看破,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清楚了,经上常讲:彻底觉悟了,那叫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在看破里。看破之后,没有不放下的。为什么呢?底下一条讲自在,得大自在啊!放下是丝毫不染著,不染著并不是讲不受用,可以受用,一切都可以受用,因为一切....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传心法要(摘要)-2

真诚从哪里修起?从不自欺、不妄语修起。今天全世界,连法律都讲求要有隐私权,你就晓得世间人,没有出离六道的意念,不但不想出离六道,连出离欲界的念头都没有。为什么呢?他有私心啊!私心重,强烈地执著五欲六尘,生色界天都没有份。色界天人的心比我们清净太多了,没有那么浓厚的欲望。你参禅为什么不能得定呢?欲太浓了。因为坚固的执著,所以他修定也不能生初禅天。因此你就晓得隐私权的害处有多大!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传心法要(摘要)-1

传心法要(摘要) (对第二届弘法人材培训班讲话1996年11月于新加坡居士林)   世出世间法,都很重视道,道究竟是什么?传道弘道,你弘的是什么道,必须要有很清楚的概念。我们在佛法里,将佛的教诲、佛法的教学归纳成: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当然每一个人归纳的不尽相同,虽然不尽相同,正如古人所谓:瞎子摸象! 都摸到了。无论是摸到哪一部分,都没....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佛教六条纲目

佛教六条纲目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释迦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知觉名佛菩萨,不觉名凡夫。   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此目标。 ....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再版序

再版序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末法时期,佛法修行者应注意的事项,就是要把握住一个原则:修学佛法要以公认的古时、近代祖师大德的著述、开示为依据,要依止公认的修证有得的、有明确清净法脉师承的人为师。如此,才能身在末法而得正法,否则,就有可能希求正法却误入邪法,末法就末在你我他手中,深刻的教训一定要记取。   而今,诸多因缘促成,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世界各地,图书、光碟、....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首版序

首版序 《般若境缘集-如何究竟成佛》校对修订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大集经》曰: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善导大师曰:释迦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莲池大师曰:专持阿弥陀佛名号,犹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校对修订说明

校对修订说明 校对修订版(阅读版般若境缘集下载)   本书原由一位修学净土念佛法门的居士汇编而成,其内容是对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当代大德法师和密宗法王、上师以及大德居士关于净土法门的著述、开示和讲话的重要、关键部分的记录和摘抄。   为使本书得到进一步的流通,为使更多的有缘人共入弥陀愿海,多位佛弟子或发心倡议、提供原书,或组织录入、参与校对,共同完成了本书电子版的文字录入工作;在文字录入....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