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黄河葬礼

送葬前 按照习俗,葬礼在送葬前分居丧、人殓、暖窑三部分。它的首俗是“报丧”,其次为“守丧”。 “报丧”分四部分:其一是逝者一经瞑目,即着邻里数人分别向主要亲朋通知噩耗,以期奔丧、落炕、瞻仰遗容乃至入殓。 其二是入殓后,即于大门外悬挂事先制做的“招魂幡”。若逝者为男,则书“归去来兮”、“神赴玉楼”等。若为女,则书“七日归来”、“瑶池添座”等词语,以昭示乡里。 其三是“悠套”,即“哭巷”。在亡....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山西民间丧葬习俗--吊唁

吊唁死者的日子,山西各地一般都在出殡前一天,俗称“开悼”或“开吊”。开悼时架设灵棚,将棺木移置灵棚之中。名为“移灵”。隆重的丧事在灵棚前还要高搭牌坊。灵棚内悬挂幔帐或竹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有供桌,桌上供灵花,陈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悬挂死者遗像。两侧摆放各式纸扎和陪葬品,诸如童男童女、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开吊后,亲友陆续前....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中国传统风俗礼仪--鸟葬

丧葬方式的一种。即人死后,弃尸郊野或高山巅,使鸟啄食,认为可使死者魂升入天界。我国古代南方、内蒙及西藏、青海等地有此俗。弃尸郊野者也称“弃葬”、“野葬”。掷尸空中者也称“天葬”。《南史.夷貊传.扶南国》:“国俗,居丧则剃除须发。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太平广记.蛮夷.顿逊》:“其俗,人死后鸟葬。将死,亲宾歌舞送于郭外,有鸟如鹅而色红,飞来万万.....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等级森严的藏族人丧葬风俗

藏族的葬仪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 至于采用哪种葬仪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塔葬将尸体用盐水抹擦,风干以后,徐上香料等珍贵药物,保存起来,并贮于金质或银质的塔内,供人膜拜。这种葬法仅用于达赖、班禅及少数有名望的大活佛和大土司。葬仪十分隆重一,辖区百姓必须参加并自愿送礼。 火葬火葬是藏族的葬俗之一。具体方式是将酥油倒在柴草上,然后将尸体火化,敛起骨灰盛入木匣或瓦....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中国传统风俗礼仪--悬棺葬

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 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依据文献及实地考察,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此种葬俗。江西贵溪仙岩、福建武夷山、四川忠县卧马函、四川奉节县夔峡、风箱峡、四川珙县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十渡旅游必须知道的习俗:十渡丧葬礼仪

在十渡,老人年过七十,无疾而终即为喜丧。十渡丧葬礼仪很讲究,寄托了家人对死者的无限哀悼之情 老人到暮年或病危时,由子女备下寿衣、寿木或寿棺。病者将要断气时,即给其穿衣带帽,称“装裹”。初丧之日,亲人哭至五道庙,叫“报庙”,又叫“送倒头纸”。将纸钱帖于庙内一角,名为“抱神”,意示其魂在此。死者装裹后,头朝西停尸于屋内,每日女眷赴庙送三遍纸。 一般在第三天傍晚“入殓”,将棺木放置灵棚,尸体移至棺木....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陕西民间习俗-葬父需舅三锨土

千阳有一个尊老习惯,儿子葬父需要父亲的舅家人负责:父亲病危,给他舅家打招呼,舅家人听到消息及时来探望病人,听病人安排后事;父亲死后,儿子穿上孝衣跪在舅家门首报丧,舅家人马上赶来吊唁,还要具体察看是不是正常死亡,寿衣、棺材好不好;当父亲的棺材下落到墓穴后,儿子跪在墓前双手将锨举在头顶,舅家人接过锨向墓穴铲三锨土,随后其他人才动土埋葬,假如舅家人不铲三锨土,死者就不能埋葬。葬父是这样,葬母要母亲娘家作....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山西民间丧葬习俗--祭奠

到新坟添土、奠纸,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称为“复三”,又叫“圆坟”、“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如忻州河曲,亲友带上火锅、柏柴去坟地汇聚,祭奠后食毕而归。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 “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陕西黄河葬礼风俗

“报丧”分四部分:其一是逝者一经瞑目,即着眼邻里数人别向主要亲朋通知噩耗,以期奔丧、落炕、瞻仰遗容乃到入殓。 其二是入殓后,即于大门外悬挂事先制做的“招魂幡”。若逝者为男,则由“归动来兮”、“神赴玉楼”等。若为女,则书“七日归来”、“瑶池添座”等词语,以照示乡里。 其三是“悠套”,即“哭巷”。在亡后第三日,女辈孙女辈们从灵前跪拜、烧化纸钱开始,直至走出大门经主要巷道,直悠至材外头叫头礼拜边走边....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朝鲜族有哪些丧葬习俗

朝鲜族老人死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 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 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 以后要连续祀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奠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以后每逢....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