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满族丧葬—满族葬俗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报庙、烧饭。这是满族旧时的丧葬习俗,过去,满族宗教有家庙,庙内藏有家谱书,人死后,不放在炕上,而是立即在炕下架三块木版,将尸体头朝西放在上面,然后是报丧,同时佳人在家谱上死的名字旁画一道黑杠,就算市“报庙”了。送丧后,再坟前摆供桌、烧纸、烧酒,然后,将馒头、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满族丧葬的特点

满族丧葬的特点:满族先祖的丧葬习俗不尽相同。无论是查阅古史、考古发掘,还是民间传说,都可以找到和发现满族先祖曾存在过的土葬、兽葬、火葬和树葬的习俗。在满族南迁以后,开始与汉族一样实行土葬了,但仍然保留下来一些旧有习俗。 一是人死停放在西间。人死之后,顺炕沿在西间屋地上放三块板子,板子的高度以死者年龄而定。老年人与炕沿平,中年人次之,小孩最低。人放板子上,头朝西。这与汉人死后停放正堂不同,因满人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瑶族丧葬

瑶族都实行土葬,老人垂危时,便为之梳头、淋浴、穿寿衣,亲属守侯“送终”。死后移置厅堂(男左女右),全家举哀,子女前往亲友报哀,择吉安葬。停柩一般三天,请师公做“道场”。家贫者则一碗水为之“开路”。死者若是师公,则要请同等水平的师公念咒,将尸体用红布捆在坐凳楼梯上,法事完后才入棺。 出殡时,师公只引送到门口,由孝男或孝女,手持火把或菜刀引路上山。高山瑶不讲究什么“风水”宝地,只要在离住房不远的山脚....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瑶族的丧葬

1.葬式。 瑶族葬式多样,大致有如下五种: 第一种是一次性土葬。即葬后不再迁坟,这在部分勉瑶、金门瑶、八排瑶、布努瑶和平地瑶中都比较普遍,坟土为窝头形和长方形两种,一般不为死者树碑立传。 第二种是先行土葬,三年后拾骨放入金坛,再移至干燥向阳的石岩里安放,不加土埋。也有的请地理先生看好风水,再将金坛进行土葬的。这在广西来宾、宜山等县的勉瑶中比较盛行。 第三种是露天停棺葬。这在广西金秀瑶山的花....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侗族的丧葬

侗族实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人要用火葬,婴儿夭折用悬葬或水葬。 人一去世,首先要通知舅家。黎、榕、从一带习俗,死者的一切后事均由舅家亲戚办理,自己家族不能插手,甚至回避。丧葬仪式各地略有差异。 对遗体的处理,都要经过沐浴净身。三江等地要带纸钱去河边“买水”来洗。认为买水洗尸,灵魂才能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 净身后穿上寿衣。寿衣要成单数,一般上衣三五件,裤子二至四条。男的需剃去少许头发,女的....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瑶族丧葬—瑶族葬俗

1.砍馆下葬。黔桂交界的白裤瑶,老人去世,要为其梳理洗身,并用白布绕住下额绑头,把两只小腿捆绑起来。认为这样可以防止灵魂乱说乱跑。送丧时,由十六个青壮年举手托棺,缓缓前行,丧家的女婿及堂兄弟们提着酒坛跟随,不时用竹筒舀酒给托运棺木的人喝,一路须饮酒不断,坛不让空,表示丧家将来福泽丰隆。遇上岔道,须停下鸣枪三响开道,表示惊动天地,求神保佑。下葬前,还邀请巫师祭穴,棺木一经落入墓穴就不准移动。巫师口念....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黎族的丧葬

黎族的丧葬习俗因支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五指山腹地和偏僻山区保留传统的风俗多一些,而临近汉族居住区和黎汉杂居地区的丧俗则受汉族影响较大。 黎族人认为人死了就会变成鬼,而鬼经常是要害人的,因此黎族人对包括祖宗鬼在内的任何鬼都十分惧怕。黎族人死后要用独木棺或木版棺埋葬于公共坟地,不设墓碑和任何标志,上面只放水缸或陶罐,以后也不扫墓。死者遗物一般也要遗弃或焚毁。但是在接近汉族地区的黎族也有类似汉族那样的....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陕西出殡、下葬习俗

关中和陕北,人死至埋葬,一般在家停柩5~7天,如遇暑天尸体不好存放,也有提前埋葬,然后举行吊唁、祭奠仪礼的,民间称为“偷葬”。而在陕南大部分农村,人们认为“人死无牵挂,入土最安然”,在家停放久了,“人神不安”,反而显得子孙不孝,所以通常在死后第三天就要择时安葬。 各地也有灵柩暂不入土,先“殡起来”的陋习,有些富裕人家,棺椁很厚而又封闭很严,为了回避年煞月煞,往往置柩于家达数年之久,也有置棺于野外....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十渡丧葬礼仪

老人到暮年或病危时,由子女备下寿衣、寿木或寿棺。病者将要断气时,即给其穿衣带帽,称“装裹”。初丧之日,亲人哭至五道庙,叫“报庙”,又叫“送倒头纸”。将纸钱帖于庙内一角,名为“抱神”,意示其魂在此。死者装裹后,头朝西停尸于屋内,每日女眷赴庙送三遍纸。 一般在第三天傍晚“入殓”,将棺木放置灵棚,尸体移至棺木内。棺木依家境不同,富家多用松木做的三五材、四六材(即三寸帮,五寸盖或四寸帮,六寸盖)。穷苦人....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普米族丧葬

普米族认为人死后灵魂将永远脱离尸体,尸体作焚烧处理,但灵魂却还存在着,因而形成了一套安置灵魂和处理尸体的丧葬仪式。普米族的葬俗各地有所区别,宁蒗县境内普米族实行火葬,丽江县境内普米族自清代以来逐步改为土葬。普米族丧葬仪式较繁,实行火葬的仪式主要有报丧、服丧、焚尸、二次葬仪。在丧葬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要请喇嘛及韩规举行繁琐的宗教仪式,以超度亡灵顺利回归祖先发源地。其具体程序如下: (一)、报丧 ....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