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台湾泰雅人的丧葬礼仪

泰雅人认为死亡是灵魂出窍不归。凡是在家去世,而且有亲属在身边的,就是善终;死于野外、被害等非常自然死亡,以及自杀、难产死亡等均属恶死。 善终之人断气时必须由亲人抚其右手,如果断气时没有亲人在场,也是不吉利的,需要请女巫禳祓。断气时。亲属应让死者合上双眼,如果眼白外露,就会被认为家中还要继续死人。断气后,由亲人为其梳洗,换上盛装,穿胸衣,戴首饰、耳饰、臂饰,用一块布铺在地上,把尸体放在上面,并将....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新疆达斡尔族丧葬习俗

新疆的达斡尔人主要集中在塔城县的一些乡村,人口只有4300多人(1982年),是我区人口较少的民族。 他们的人口虽然少,但沿袭下来的丧葬习俗却十分讲究。达斡尔族对老人去世后的安葬十分隆重。若老人去世时,先由一位长者为他更换衣服、剃头、剪指甲。、洗脸,然后装入棺材。并将死者生前用过的碗、筷、烟具、锅、小刀和米、面等东西,要用线网包起来装入棺内的左边;把银箔纸剪成牙形,贴在棺内的右边,用来象征日月。....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报地头

潮汕丧事礼俗,其中一项就是报地头。由村中长者持白灯笼,带领死者男性子孙穿孝服到地头神庙报死。死者长子手扶木盘,盘中放着死者的年庚帖、乌糖、麻丝、香火等物。到庙,长者上香后取出年庚帖,对着神像报告说:“生从地头来,死从地头去,时辰念给老爷知。”接着念出死者生卒年月日辰,享寿多少岁。庙祝依所报享寿数敲钟,一岁一响,每敲一响,长子抽出麻丝一条,凑成一束,系于神座,并送香油钱与庙祝。长者将死者年庚帖焚化后....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看风水

堪舆术的俗称。是营建堂屋、庙宇、坟场以及修桥造路的一种旧俗。营造之前,须请地舆师(俗称地理先生)察看地形位置的来龙去脉,用“罗庚”(指南针罗盘)校测方向,然后择日点穴,规划格局,卜吉择日动土。潮汕地区此俗甚为顽固,民间有许多关于虱母仙何野云建寨场的传说,也有许多因为迷信风水引起的纷争案例。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江西丧葬礼仪习俗:整容化妆

这种古老的“饰终”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让亲人体面地走完最后的路程,不仅仅是家属的愿望,也是殡仪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实,穿衣和整容应该是两项内容,过去的旧习俗,穿衣是要在人快要去逝的时候举行的仪式,大多是亲朋好友来做。现在穿衣可以在太平间进行,也可以在殡仪馆进行。有一点,就是家属需要选定寿衣,殡仪馆和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都有出售。大街上也有专门出售寿衣花圈的店铺,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店铺有没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送纸仪

送纸仪即送楮仪。潮俗凡亲朋旧故逝世,在接到讣告后,即送去輓联、轴幅、纸镪等祭悼物品者,均称为纸仪。近代以来,多改送银两、纸币,帮助丧家办理丧事。钱额多少不拘,惟应单数,不能双数。丧家对纸仪均全收后回礼,回礼物品也均单数,有布疋、面巾、糖果等,隆重者或对远方来者,须宴请,俗称食炊饭。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花圈的由来

为葬礼专用的。参加葬礼时,人们常常敬送花圈,作为对逝者的追悼。花圈最初并不是为葬礼专用的。  花圈的“发源地”据说在希腊,古希腊把花圈称为“斯吉芳诺思”,是装饰神像的“胜物”。教堂中的祭司后来也戴起花圈来,花圈传播到各地后就不再是教堂专用的饰物了。古代西欧曾用花圈作为奖品颁发给凯旋的战士和运动场上的优胜者。印度和缅甸,至今还保留着用蔷薇花作花圈,原来作为礼物,以示尊重和敬礼;以后逐步演变成对去世的....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青海藏族丧葬仪式

青海藏族丧葬仪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天葬: 这是藏族的主要葬式。当人停止呼吸后,有的地区停尸三五日,设灵堂、祭台,燃酥油灯,祭献各种食品,请僧人念经,超度亡灵,亲朋吊丧。有的地区则很快送往天葬场,煨桑祭祀,请僧人念经、吹法螺,招来鹫群啄食。死者家属男性都参加送殡。送殡用具有些弃置山间,不带回家。(2)土葬: 这是盛行于东部农业区,尤其是与汉族杂居地区的一种葬式。人死后需尽快洗理着装,在僵硬....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赐杖成服

赐杖成服是族长或法师给丧家男女子孙赐授麻衣、麻帽、芒鞋、孝杖,在丧期使用。杖每支一尺六寸。有些地方分长短,长子长孙授长杖,余依次略短;男死用竹杖,女死用榕或桐:杖头用麻布、镪纸包扎。有些地方授孙辈的杖头包红纸或白布,以示区别。孝服用麻衣或布衣均配有麻绳腰带,带结有一子孙袋,内装稻种;麻帽笋壳形,有的前沿和两侧各有两个垂团;据说前沿两个垂团是障眼,两侧两个是闭耳,寓意尽孝期间,两眼不视世上之物,两耳....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合生老风俗

合生老风俗由来已久,源于佛教,深入民间各个阶层,各种行业相沿流行。 佛教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中间经过老和病,老病是辛苦的,归纳人生是五个字:生老病死苦,要摆脱苦海,唯一出路,不要出生。不出生,人哪里去?答,人有灵魂,灵魂不灭,生前行善可上天堂,生时作恶死下地狱因果报应不谬,所以佛教的核心是“灵魂不灭”论。 根据该论点,生老病死苦。老是正常的,是好的,所以,写地石碑,写明旗,木匠使用尺寸……其数目....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