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北京最大的卧佛在何处

闻名中外的北京卧佛寺,位于海淀区香山风景区东部,北京植物园北部寿安山南麓,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元代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卧佛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重修后改名为十....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如何成就人间之福?

对于如何成就人间之福业,有如下说明:   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   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   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方便修众具,安乐以存世。   如是善修业,黠慧以求财。财宝随顺生,如众流归海。   如是财饶益,如蜂集众味。昼夜财增长,犹如蚁积堆。   不付老子财,不寄边境民。不信....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深度诠释电视剧《潜伏》 看信仰真正力量(图)

《潜伏》推出以来,在全国多家电视台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收视排行,得到了全国广大观众的肯定。本人也花了几个晚上”,一集接着一集看下去,实感是国内近年来拍摄的一部“细节铺排精细、无法按快进键的好戏”。然而,在看完《潜伏》后,我却好几天都情绪不佳,时常回味剧中情景,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两字“信仰”。 托尔斯泰曾言:信仰是人生的动力。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信念的一部分,是指对人们对某种学说、主义的信服....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不。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脱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后上生色界净居天,再证四果阿罗汉,就入解脱之境了。所以在家人证到三果,也就相近于解脱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为了化度众生,菩萨随类应现,到处化身,经常....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观音的典故

从藏经中检阅关于说到观世音菩萨的许多资料。释尊化世之际,在各大乘经中,说到诸大菩萨之处极多,就以佛在灵鹫山的法华会上,便有八万多位大菩萨,重要的也有十八位,观世音菩萨是十八位大菩萨之一。但是,在印度、在西域、在越南、在日本、在韩国,特别重视观世音菩萨的信仰,这从各地古代佛教美术的表现中,发现所有的绘画及雕塑,以观音圣像占有多数的比例,可以得到证明。尤其在我国,西藏的密教中心,便是观音信仰....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摩尼教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历史上的摩尼教即明教,也叫未尼教、明尊教、是波斯人摩尼在公元3世纪所创立,当时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魏晋时期。唐代摩尼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发展起来。摩尼教教义的核心,是说在世界的一开始,就有光明和黑暗两个王国并存着,光明占据北、东、西三方,黑暗占据南方。在光明王国里,光明、善美、和平、秩序、洁净,摩尼教经典《下部赞》“叹明界文”说: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   彼受欢乐无烦恼,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中国佛教宗派密宗宗旨

中国佛教宗派。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   渊源 印度最后一个时期的佛教中密教盛行,其教典总称为怛多罗。密教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其理论前提,在实践上则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等为其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手式或身体姿势,“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的

佛教发源于印度,迄今将近有二千五百年的时间,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由于时间的长久和地域的广阔,难免或多或少改变了它原有的面目。这种面目的改变,有的是为了适应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形成的自然变异;如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思想的融会贯通;又如禅宗的开创,大乘宗风的发扬等等,皆具有中国独特的色彩与精神。有的则是后世人们不明究竟,人云亦云,活生生地自己戴上有色眼镜,产生了莫须有的误会所致。   本章所要讨....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以戒为基础修学大乘法

大家修学戒法很好,戒法是成道的基础,不过千万要明白开遮持犯,不可执着于戒法。 佛告迦叶(迦叶是头陀行第一),说,迦叶你堪任护持大乘法。所以,我们要以戒为基础,修学大乘法。 佛告迦叶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戒随顺波罗提木叉,住善律仪。如是之人,如来赐给他人天之乐。四众弟子,若能降伏四魔,如来赐给他四真谛,得灭尽解脱。若四众弟子,求如来藏,信大乘常住法身,如来以萨婆若水而灌其顶。萨婆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对佛教制度的误解

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制度方面有一点不同。我国旧有的地方,例如出家与素食,不明了,一不习惯的人,对此引起许许多多的误会。   (一)‘出家’出家为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特别是儒家对他误解最大,在国内,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常比喻说:如教师们教学生,那里教人人当教员去,成为教员的世界吗?这点在菲岛,不大会....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