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您并没有走!!!

悼 词 -------宋斌先生的孙子宋思艰所拟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深切悼念宋斌同志的逝世。 宋斌同志1919年阴历5月生于四川省崇州市三江镇,7岁丧父,慈母守寡将其抚养成人。使他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强的品格。在日寇入侵之际,他毅然放弃一个地主家庭独生子的优越条件和出国留学的锦绣前程,投笔从戎,在成都考入黄埔军校17期1总队。1941年,壮志满怀的他从军校毕业,又决然放弃令人羡慕...

我国早期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 陈同度

陈同度教授1904年11月15日生于河北省武清县杨村(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是我国早期的生物化学家之一,是我国首先研究氧化还原理论和技术的老科学家。 陈同度192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之后,任北京清华大学化学系助教。旋即改就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科助教。1930年去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随当时的氧化还原理论权威W.M.Clark教授学习,1933年获得博士学位。是...

《周瘦鹃在黟县》

周瘦鹃君在数年前,于吴门封溪购一宅,颇有园林之胜,彼常往来于苏沪之间,遥领申报副刊事,而居苏之时日为多。其园林虽不大,而花木繁多,以园丁之外,瘦鹃亦能躬自种植也。种花之外,所蓄金鱼,亦颇名贵。左顾孺人,右弄稚子,人谓瘦鹃真能享自然之乐者也。惟去岁其次公子落池身死,深滋悲痛,郁郁寡欢者数月。此次吴门沦陷,朋辈飘零,均不知周瘦鹃避居何处者。今由吴友道及,在苏城未陷前,渠与程小青君,同时挈具妻孥,...

《周瘦鹃》

南社的唯一园艺名家。他六岁丧父,家道贫困,依靠母亲针黹为活。肄业上海西门民立中学,为文冠其侪辈。校长苏颖杰非常喜爱他,教师孙警僧又极鼓励他。不料离毕业仅一学期,忽患大病,眉毛头发都脱光,后来瘦鹃以特制假发戴上,直至晚年,不事修饰,便去假发成为髡首,眉毛没有办法,常架墨晶眼镜,用以掩饰。苏校长认为他功课优良,虽没有读到终了,就破例发给毕业证书,留校教课。可是他不善管理学生,课堂上嘈嘈嚷嚷,没有秩序...

小样,妈妈爱你

小样,虽然没在来到这个世界就走了,但是你永远是妈妈和爸爸的女儿,妈妈和爸爸永远爱你,我们都没有来得及为你取一个名字,只有一直叫你的乳名,小样,以后就是你的名字,我们也不想改变了,因为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已经熟悉了这个名字,对吗?小样,天堂的你一定是快乐、幸福的,没有疾病,没有痛苦!

我永远的思念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出生在吉林省的一个具有千年古都的县城农安 我的祖父辈是靠给有钱人家扛活来维持生活,爷爷奶奶是一个开明人士,在生活十分困难的年代里,依然供我的爸爸读书,在那时叫国高毕业,然后送爸爸去长春学徒,让他能有一计之长,好自食其力。在当时正是我国建国初期,抗美援朝的军号刚刚吹响,爸爸就投入到保家卫国的行列当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部队的军用被服厂工作,因为爸爸有文化进步很快,入党提干,...

追思刘绶松老师

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师中有五老、八中的说法。五老中如刘永济、刘博平都是一级教授,其他也都是教授,从年龄上讲他们属于老前辈。八中中的程千帆、周大璞,胡国瑞当时多是四十岁上下,职称则参差不齐。五老、八中是当时中文系师资力量的中坚,颇为当时人们所称道。 刘绶松五十年代就被评为教授了,时当中年。但是他既不属于五老,也不属于八中。他讲授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从外校调进来的。 刘绶...

遥思王重民先生

二十多年前,我平生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匆匆到会的第一天早晨,遇到的学者问我:你是王重民先生的什么亲戚?王重民是温州人? 这问题太突兀也太奇妙了。 王重民先生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系主任,北平图书馆(即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这奇特的问题的缘由是:我参加这次学术会议是王重民先生的夫人刘修业先生推荐的。而刘修业先生的推荐可能过于热情了,以至于别人有这样的揣测。 顾炎武在《日知录...

遇见

昨日在梦中遇见你,很奇怪这是怎么一回事,很多年了,没有梦见过你,很多年了,也没有去看你,虽然在几年前,非常偶然的联系中,我曾经答应过你,有空一定去你那里看看,看看在另外一个工作环境中意气风发的你,但都一直没有实现。电话在我的电话簿里,qq在我的好友中,但我们,很多年都没有沟通,也没有交流过了,我知道,没有必要,从你的空间和群里的消息,可以知道你很好,你在做你想做而且擅长做的事情,这样就很好了。 ...

叶以群著作书目

文艺创作概论(文论)1933,天马 创作漫话(文论)1936,天马 生长在战斗中(报告文学)1940,中国文化服务社 文学底基础知识(文论)1941,生活 旅程记(散文、文论合集)1942,桂林集美书店 秭妹行(话剧)1943,重庆东方书社 新人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43,重庆当今出版社;1947,新群 文艺思想问题笔记(文论)1954,新文艺 在文艺思想战线上...

爷爷,希望你在天堂一切都好!

爷爷,我们都好想你~!希望您在那边过的开心,有什么需要的就托梦告诉我们哦!过年的时候您就可以看到曾孙了,嘻嘻,希望您能保佑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独立苍茫陈笑雨

1966年8月24日,作家老舍在遭受了游街批斗等凌辱后自沉太平湖。也是这一天,杂文家、文艺评论家陈笑雨,遭遇了与老舍同样的劫难,以老舍同样的方式,含冤离开了人世。 几十年过去,泰州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家乡的骄子。 美丽富饶的长江岸边,是陈笑雨自幼生活的地方。陈笑雨是一个独生子,受家庭宠爱和娇养,生长在长江岸边却不会游泳,不经风雨。进入中学以后,陈笑雨开始接触到进步思想,体魄和思想发生了变化,...

陈笑雨

1966年8月24日,作家老舍在遭受了游街批斗等凌辱后自沉太平湖。也是这一天,杂文家、文艺评论家陈笑雨,遭遇了与老舍同样的劫难,以老舍同样的方式,含冤离开了人世。 几十年过去,泰州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家乡的骄子。 美丽富饶的长江岸边,是陈笑雨自幼生活的地方。陈笑雨是一个独生子,受家庭宠爱和娇养,生长在长江岸边却不会游泳,不经风雨。进入中学以后,陈笑雨开始接触到进步思想,体魄和思想发生了变化,...

家属吊唁感谢讲话

家属吊唁感谢讲话 尊敬的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2月14日10时08分,我的父亲因患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给母亲和我们是永久的缺憾和无尽的哀痛。首先,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前来参加吊唁仪式的各位首长、来宾、亲朋好友、邻里乡亲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这万忙之中,和我们一起向我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在我父亲生病住院期...

友人怀念张宗燧

张宗燧先生和许宝禄先生、华罗庚先生是好朋友,是我所尊敬的前一辈科学家。我和张宗燧先生接触比较多的时期是大跃进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的前期。 1958年大跃进的浮夸、虚假之风逐渐从工业、农业扩大到技术科学的领域。例如有的科学家从理论上证明可以亩产 30万(或50万,记不清了)斤。数字上也有人提出微分方程三年超英、五年赶美口号。当时我正在北京大学教多复变函数,受到压力,正在发愁,多复变函数数论如何提出...

张宗燧—政治遭遇

1951年,思想改造和政治运动接踵而来,张宗燧受父亲张东荪的株连,遂成北大批判的重点。他不明白在美国发表学术论文是不爱国的道理,因此不断地检讨,却又不能过关;许多不实之辞,更刺伤了他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不久他与傅素冉女士离异。1952年,宗燧被排挤到北京师范大学。在师大四年工作期间,宗燧教授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主要课程,在《物理学报》、《数学学报》和《北京师范大学...

张宗燧—研究领域

张宗燧是我国最早从事量子场论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上述工作,在国内外的科学专著和论文中曾多次被引用。1965年还参加了层子模型的工作。他一生勤奋工作,30多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科学著作三本。 张宗燧从1937年起,他就在国外从事统计物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合作现象,特别是固溶体的统计物理理论等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这方面发表的主要论文有10余篇,受到国际上的重视。从1940年起,张...

张宗燧—往事略集

张宗燧的父亲张东荪是著名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母亲吴绍鸿贤惠持家,兄张宗炳居长,宗燧次,下有弟张宗颖,张妹宗烨。幼时家居上海,宗燧五岁进学,好强争胜。後入育才中学,受戴铁君先生启蒙,对数理产生兴趣,表现出卓越的学力。 1930年,张宗燧年十五岁,入燕京大学物理系,次年转清华大学,受吴有训、赵忠尧等名师指导。1934年入清华研究院,同年报考庚款出国留学。1935年物理专业名额仅一人,吴师建议张宗...

许政扬专著

《许政扬文存》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1版

忆张国胜同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忆张国胜同志) 我要点燃一支清香,遥祭那骤然逝去的毫不相识的生灵。 朋友,不必追问你从哪里走来,八闽大地的某个角落必然有你留恋的老家;也不用打听你姓甚名谁,《百家姓》的某页某行肯定有你关爱的一脉。 同是炎黄子孙,同是中华儿女,同根同祖,同宗同源,这就够了。我是十三亿中的一份子,你也是十三亿中的一份子;我是五湖四海里的一滴水,你也是五湖四海里的一滴水。你的生,...
  共1347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