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牛玉儒生平

牛玉儒同志简介(1952.11--2004.8) 牛玉儒,男,蒙古族,1952年11月生,辽宁阜新人,大专文化程度,1970年5月参加工作,1975年11月入党。 1970.051971.12 插队知青 1971.121977.03 吉林省哲里木盟盟委办公室通讯员、干事 1977.031978.02 吉林省通辽县莫力庙公社党委书记 1978.021979.07 中央民族学院干...

巴金:成就贡献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巴金年轻时只顾写作,身体并不太好,1927年他在法国患肺病后,天天到田畔河边散步,一年后就好了。回到祖国后,每年都要出去爬山锻炼,杭州的南高峰、北高峰都有他的足迹。进入老年后,他为了锻炼腿,每天早晨六点半起...

巴金:一封乡书

亲爱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

巴金:译文集汇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

热血铸警魂--人民的好警察赵新民

2007年08月21日 15:41:29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画面解说/同期声天山百货大楼附近采购年货的群众 身绑炸药的歹徒 出警 赵新民赶到现场 赵新民劝阻歹徒 现场警戒 歹徒的炸药装置 疏散群众解说: 2002年2月1日,离春节还有10天时间,忙着采购年货的人们沉浸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解说: 上午11点10分左右,一名歹徒身绑炸药,在乌鲁...

烈士英明赵新民

2月7日 市公安局印发乌公党字(2002)7号文件《关于开展向赵新民学习的决定》 2月10日 市委宣传部、政法委、市公安局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市开展向赵新民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市人民向赵新民同志学习。 3月11日 公安部贾春旺部长签署命令,授予赵新民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称号。 3月25日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追授赵新民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月2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

悼念赵新民

2月1日下午 市公安局在中华大饭店一楼大厅设吊唁厅,隆重哀悼英雄赵新民同志的光辉业绩。 2月2日上午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张秀明、公安厅副厅长柳耀华、杨德禄、刘克勤和政治部主任薄晓等在市公安局局长杜建锡、副书记张志强等领导陪同下参加吊唁活动,慰问赵新民亲属,听取工作情况汇报。 2月2日中午 出差在外的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刚、市长雪克莱提.扎克尔一下飞机即直奔北门医...

物理巨人轰然倒下——山一样的黄昆

黄昆走了,物理学界震惊了。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黄昆的名字不像王选、袁隆平那样具有极高的公众知名度,但在物理学界,黄昆就是一座山。今天,这座山轰然倒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抑制着内心的悲痛说,虽然对于这件事已有预感,但真正获知了这一消息还是如雷轰顶。 得知先生快不行了,昨天我便从福州立即赶回了北京,但很遗憾,我还是没有见到先生最后一面。我们在先生离开病床的...

黄昆:老骥伏枥

黄昆在科学上的成就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得到祖国和人民的承认。1955年,年仅36岁的黄昆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当时所有委员中最年轻的一名。改革开放以来,黄昆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藉院士(1980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协会(IUPAP)半导体委员会委员(1985-1988年)。黄昆除了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还被选为...

黄昆:凤凰涅磐

1977年,黄昆被调到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任所长。黄昆认为既然身在研究所,自己就必须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在研究所不做研究,情理难容。但是,研究中断了近30年,这30年国内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自己年龄已近60,研究怎样才能做得起来呢?黄昆想,科学家老了会掉队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知识老化,特别是基础理论和方法跟不上发展;二是由于地位,容易脱离第一线的具体工作以致自己原来的老本也会逐步忘记。他分析自己...

黄昆:师从莫特

1944年黄昆、杨振宁、张守廉西南联大研究生毕业。黄昆被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录取。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是在1930年设立的,比庚款留美公费生晚得多。第八届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物理学共有两个名额,洪朝生考取了另一名额。洪朝生同时也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无线电专业,他决定去美国留学,庚款留英的另一名额由梅镇岳递补。按庚款留英公费生规定,去英国什么学校,选哪位科学家做导师,都可以先由本人提出志愿,再...

黄昆:治学要点

黄昆治学一个重要特点,从第一原理出发,其习惯也许就是在中学开始培养的。 潞河中学前身可以追溯到1867年由美国一个牧师创办的通州男塾。1889年,它演变成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和神学院的潞河书院。以后又先后更名为协和书院,华北协和大学。1918年,华北协和大学与汇文大学合并组成燕京大学,而协和大学附设中学部仍保留在通州原址,叫潞河中学。潞河中学虽然是教会学校,但1927年以后,由华人任校长,取...

黄昆:中学打基础

关于中学打基础影响一辈子,黄昆有正反两方面的经历。 黄昆在上海光华小学五年级没读完,随家搬迁回到了北京。黄昆的伯父黄子通当时在燕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黄昆暂住在伯父家中,并插班就读于燕京大学附中初中。他在这里只学习了半年,就转学到通县潞河中学。但是,这短短的半年,对黄昆以后的发展却有长远的影响。黄昆的伯父偶然看见黄昆课后很空闲,就询问他原因。黄昆回答说,老师交待的数学作业都已完成。他伯父说...

黄昆:从蒙养园到燕京大学

黄昆于1919年9月2日诞生在北京,祖藉为浙江嘉兴。父亲当时是中国银行高级职员。母亲贺延祉,籍贯湖南,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也在银行工作。黄昆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大姐名黄宣,大哥黄燕,二哥黄宛(我国著名心脏内科专家),姐弟四人年龄依次相差一岁,手足情深而又互相影响。他们的名字都取自于北京的地名,黄昆的昆来自于昆明湖,黄宛的宛来自于宛平城,黄燕的燕来自于燕山,黄宣的宣来自于宣武。家庭较高的文化...

永远的丰碑:郑培民同志

2005年08月08日15:44 人民网 郑培民简历 郑培民同志1943年7月23日出生于吉林省海龙县,1962年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至1970年初,郑培民同志到辽宁省3275部队锻炼。1970年3月分配到湖南省湘潭电机厂工作。 1983年至1992年,郑培民同志先后担任湘潭市委副书记、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1992年10月至...

老郑,我好想你———追忆我的丈夫郑培民

老郑,你还好吗?你离开这个世界,一晃已是一个春秋。365个日日夜夜,你的音容笑貌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林阴小道间,仍有我俩散步的说笑声;办公室、书房里,仍有你不知疲倦的身影。老郑,我好想你。 然而,你已真真切切地离我们而去,只留下一摞厚厚的日记让我回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唯一的寄托便是整理你的日记。从1960年到2002年,你的日记记录着你成长的轨迹,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你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

郑培民日记摘抄

春节快到了,妻力求给在外求学的儿子海龙捎了点东西,叫我写几句话,我写道:看了你妈写给你的信,有些感触: 1、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人生一世,当有三立:立功,立德,立言,应抓紧时间,珍惜机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写给你,祝好,祝新春吉祥如意。 郑培民日记摘抄

郑培民:人生评价

郑培民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们的伟大事业,最终累倒在为党工作的岗位上。 郑培民政治立场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党同心同德,坚贞不渝。 他坚决拥护并身体力行党的基本路线,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湖南的成功实践做出...

爷爷的一生

爷爷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只是普通人一生的经历。自我记事开始,爷爷就是大同糕点厂的会计,经常给我们带一些新鲜的糕点,儿时的记忆历历在目。爷爷为人谦虚谨慎,从不说大话,做事谨小慎微,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要别人不舒服,因此人缘非常好。

青海玉树强烈地震 30多儿童上学迟到“躲”过地震

2010-04-14 12:0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14日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大面积房屋倒塌,不少人被埋。该县则热福利院院长李星陆女士向中新社记者说,该福利院的30多名儿童当天因为上学迟到而幸运躲过一劫。 李星陆是一位志愿者,她于2003年到玉树县捐资建立了一所福利院,现收养30多个儿童。孩子们住在福利院,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他们平时很少迟到,一般7点半到学...
  共1347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