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它的魅力所在

它的魅力所在 台湾同样用艺术极具创意的为原本老旧的老厂房老仓库注入新活力,相当于2个北京大小的台湾竟屹立着大大小小上百座艺术再生空间。大到台北由老酒厂改造的的华山1914艺文中心,由松山烟厂改造的松山艺术区,高雄驳2艺术区,由废弃村落改造的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小到高雄改造老房子而生的豆皮咖啡馆。很多旅游团旅游到了台湾经常会抱怨这里怎么有点旧旧的,殊不知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佛教奉劝我们不杀生的意义何在?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罪业深重,不能入佛门解脱之道。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慈悲心。 (三)众生(梵语bahu-jana)皆为过去生中父母,亲戚朋友,因此带来因果循环故。 (四)悉具佛性(梵语buddha-dhatu):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不可杀,依佛的境界观看一切众生,将来都可成佛。 菩萨戒云:当知汝....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那个早晨顿时困意全无

那个早晨顿时困意全无 在台湾,创意随处可见。随意一处街边广告、随便一瓶酸奶上都洋溢着创意而深刻的文案。记得在一个周一工作日早上和我很多上班族同乘一辆公车,偶然间看到CBD大楼上一块绿色扎眼的广告牌上写着:我们的家乡不大,那么急,要去哪里阿?虽然我当时不是个睡眼惺忪忙忙碌碌奔赴公司的上班族,但看到它瞬间完全被Hold住了,那个早晨顿时困意全无。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广告创意天才

广告创意天才 除了能够推陈保留中国的大国文化,台湾同时神奇在它还能够出新台湾创意氛围良好,是不输日本的中国创意之都。台湾的广告、设计、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很发达,孕育了话剧创意导演赖声川、文案天后李欣频、广告创意天才包益民、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等各界的创意大师;难怪有任何全球性的设计与创意展会在中国举办,就一定会选在台湾。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如何消除我执、贪欲和妄想?

我们要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的力量,通过闻思正见培养观的力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五蕴是空的,色身是空的,山河大地是空的。认识到外在世界和我们的起心动念皆是因缘所生,其中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我和我所,只是我们附着于客观对象的一种感觉。这些现象本是无我的,只要我们不将自我感觉附于其上,便不会因此产生我执。这也是一种思维训练,经常如是观修,我执便会逐渐淡化。 认识无常,可以使我们....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筛选出精华引进

筛选出精华引进 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台湾人似乎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良好的文学眼光与素养。不仅在岛内初版的图书兼备文字功底与优美的视觉设计,在外籍书的引进上台湾人也总能够筛选出精华引进。同时台湾的译本比大陆一些作品读起来更有文化底蕴与语言美感。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传递给民众

传递给民众 台湾人又很爱读书,有位网友在微博上写到在大陆地铁里年轻人大多在玩手机,而在台湾他们往往在看书。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已然成为台湾文化地标,它不仅有夜间照耀在桔色灯光下的海量好书,更有诚品自己出品的杂志《诚品好读》及文化课堂诚品讲堂,源源不断将好文化传递给民众。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佛教中忏法与打七是怎么回事

在佛教中改恶修善是根本教义。特别是大乘佛教,认为人生是由久远生死相继而来,今后还须经无数生的修行,以至于成佛。其间最主要的是要消除以往无量劫中所造的罪恶,发愿今后精进修行,永不退转。因此,修习忏法便成为大乘修行的不可缺少的行仪。历来通行的忏法有两类:一类是集诸经所说,忏侮罪过的仪则;一类是依五悔法门,修习止观的行法。 忏悔罪过的仪则,据《唐高僧传兴福篇论》中所说,最早是刘宋时代的药师行事。其后萧....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文化创意领先亚洲,每个台湾人都是文艺青年

文化创意领先亚洲, 每个台湾人都是文艺青年 相比风光与美食,台湾这座城市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文化创意,这一切在中国都独一无二。在台湾这个十分现代化的都市,你既能体会现代事物,又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台湾社会文化感很强,文化氛围堪比大陆的北京。由于在文字上保留了繁体字和部分古语用词,台湾人在阅读古籍时的障碍相对小于大陆。这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入的理解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禅净双修 在佛法上能成立吗?

在佛教中,禅宗最终目的无非成就佛道,修净土最终目的亦无非为成就佛道,禅就是佛心,净亦佛心,佛心与佛心有何分别,若有分别,十方诸佛大妄语。 离禅别无净土,离净土别无禅,禅即是净,净即是禅,禅净不二,不一不异,只是慈悲的祖师大德,为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方便而开立。 一般人总是把净土看扁了,这是此人不明净土真义,若论净土,净土可深可浅,深可谈理,所谓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自性清净净土、自性弥陀,如此堂....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