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孝爱主页
在线充值
不忘初心,追根溯源,祭拜先祖,家道斐然!
登录
注册
帮助
网站导航
纪念馆首页
纪念馆
生日/忌日
在线讣告
深情感文
时空信箱
时光留影
服务专区
进入个人中心
帮助
0
我的消息
退出
主站
[
切换城市
]
搜索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Toggle navigation
孝爱首页
纪念馆
私人馆
名人馆
公益馆
恩师馆
恩师馆
家谱
许愿祈福
VIP特权
资讯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周公解梦
人物篇
情爱篇
生活篇
物品篇
身体篇
动植物
鬼神篇
建筑篇
自然篇
杂谈篇
殡葬文化
铭文典籍
丧葬祭祀
宗教信仰
风水文化
心灵辅导
政策法规
现代殡葬
易经命理
黄道吉日
服务专区
1 / 2
天堂纪念网
记录每一个生命的平凡和伟大
免费创建纪念馆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满贪嗔痴的意
满贪嗔痴的意 佛叫我们舍,依据什么道理?道理佛讲得很明白、很清楚,一代时教四十九年无时无处不说,特别是《般若经》,佛告诉我们万法无所有,三心不可得,这是把事实真相全部说出来,外面所有的现象五欲六尘无所有,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怎么可以要得到它?你希求想得到它,错了!这一念起来六道就现前,你就搞六道轮回,不知道一切法幻有,它不是真有,假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白毫相光
白毫相光 【白毫相光。】 白毫是三十二相之一,注解里面说出这个相好的业因,言语虽然只有一、两句,非常重要。在因行布施时,适可前人意,这两句话就重要。我们知道佛教化一切众生,教什么?教布施,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能够一切都舍尽,这个人就成佛;虽然在舍,还舍得没干净,这个人是菩萨;完全不懂得施舍是凡夫。舍这个字的范围非常非常之广,可以说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说了一个布施,诸位细细去体....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布施得适合人意
布施得适合人意 起自在业因缘,这句话说得好,佛得大自在,我们今天为什么得不到自在?我们也修布施,结果布施怎么样?未见得如人之意。或者是你修布施,你发心很勉强,发心当中有疑虑。譬如救灾,我们眼看大陆这些灾难,这一次空前的水灾,许多人想布施,布施又怀疑:我这个布施的钱能不能到达灾民手上?会不会给中间人剥削去?疑虑重重,不敢布施,想布施又不敢布施,你怎么会得自在?类似这种情形太多太多,知道这个好事想....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四大皆空的“四大”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为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谓地、水、火、风四种物体均能保持各自的形态,不相紊乱。 (一)地大: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 (二)水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 (三)火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 (四)风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 又名四界。界,是种类的意思,亦名四大种。种,有能生的作用,如种子。佛教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四大所生。....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佛教所说的“三乘”是什么意思?
佛教所说的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 (一)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 1、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 2、缘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 3、菩萨....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佛教中“三解脱门”是何意义?
三解脱门:略称三脱门或三门。谓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即空、无相、无愿,此三者又称为三三昧。兹分释如下: (1)空门:谓观无我、我所,一切诸行不真实、不常、恒空。 (2)无相门:又作无想。谓观因空故,不起着于相。 (3)无愿门:又作无作或无欲。谓观无相故,于未来死生相续,无所爱染愿求。 将三解脱门作为实践原理,是大小乘佛典所共通的。空、无相、无愿三者,虽然又可称为三三昧,但是三三昧是有漏、....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什么是咒?持咒有什么作用?
咒的作用应该是被肯定的;它是用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语句所组成的符号,代表著特定神明或佛菩萨的尊称和力量,从原始民族的宗教起即已发生。 咒语的出现,一般是透过所谓通灵者的媒介,由神灵所传授,而为民间所采用,不论东西方,都有咒语的流传、使用和信仰。在中国民间,符咒并用。符是用笔绘成的符号,也是代表特定神明的灵力,所以,遇到一些小不如意事,以现代人所称的民俗治疗法,也可以产生疗效,由所谓民间信仰的符咒力....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何谓“八敬法”?意义何在?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众,尊重比丘的八件要事,一旦发心受过比丘尼戒,亦须加受八敬法,故后人称之为八敬法。何等为八?分别如下: 一、百岁比丘尼应礼初夏比丘足。 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三、比丘尼(梵语bhiksuni)不得举比丘(梵语bhiksu)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我们佩戴的“佛珠”有哪些含义
佛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原是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珠。其梵文原语凡有四:(一)钵塞莫,意译数珠。(二)阿叉摩罗,珠鬘之义。(三)念诵鬘之义。(四)意译为珠之贯线。 盖梵语乃鬘之意,印度人自古即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习,由是遂演变成念珠之使用。如古代毗湿奴派极早即有持带念珠之习惯。晚近自印度西北地方所发掘之龙王归佛雕像中,有一尊首悬念珠之婆罗门像,....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佛教中所说 “三藏”的3个含义
佛教中所说的三藏又作三法藏。藏,意谓容器、谷仓、笼等。在佛教中它的具体含义如下: (一)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载,藏为器之义,即容受所应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众部与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杂藏(本生因缘等),犊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罗尼....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号
首页
«上一页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下一页»
尾页
共7981页,到第
页
确定
在线咨询
CONSULT
QQ客服
CONSULT
微 信
扫一扫
推广合作
EXTEND
分 享
SHARE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