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我们那个年代

我们那个年代 来到台湾,我终于第一次见到了父母口中的我们那个年代。在台湾短短的15天里,我们从小认为作为中国人的良好传统、对文化和艺术的尊重、该有的知书达礼仁义忠孝,我在这里都看到了。 台湾是人情最温热,最喜被照拂也最喜照拂别人的体贴之城。即使是分隔了61年的大陆人来到台湾,也会即可被台湾人的热情所感染,因为这份温暖渗透在方方面面。当你与当地人接触,就会懂得韩寒在博文《太平洋的风》中写的出租车....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佛教中的“焰口”是怎么回事?

佛教中的焰口,是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经中说:佛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伽蓝,为诸比丘并诸菩萨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闲静处习定。至夜三更,有一饿鬼,名曰焰口。于阿难前说:却后三日汝命将尽,生饿鬼中。阿难心大惶怖,疾至佛所,陈说此事,并启示教。时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谓诵之即能免饿鬼苦,福寿增长。修此法时,于一切时,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及诸饼食等,右手按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一个女生,一个背包,一颗心怀梦想的坚定的心

一个女生,一个背包,一颗心怀梦想的坚定的心 当飞机落地台北的那一刻,我抑制不住的哭了。梦想成真的感觉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意义,不言而喻。 I Can Do It! 我知道,我可以。 人情最温热,我们中国本来就该有的样子 我们这些80后90后,从小是听着父母唠叨我们那个年代长大的我们那个年代,社会治安非常好,晚上睡觉不用锁门;我们那个年代,邻里之间关系密切友善经常往来;我们那个年代,社会....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佛弟子修学的四点建议

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所谓欲无痛苦须学佛,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学佛的因缘虽然不一样,但是学佛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要依止四法修学,称为四依止。 (一)依法不依人:法是指真理;学佛应该以真理为依据,凡事按真理行事,人不足以为依,因为人的思想、见解互异,人有生老病死、去来迁流,而法(真理)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学法求学,修法,所求所行的都是....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创意自由氛围良好

创意自由氛围良好 对于台湾我一直有着深深的热爱,相比风光与美食,台湾这座城市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文化创意及温热的人情味。这一切在中国都独一无二台湾社会文化感强、文化氛围堪比大陆的北京,重视文化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既能体会现代事物,又能感受传统文化;台湾又堪称中国唯一的创意之都,创意自由氛围良好,广告、设计、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很发达,孕育了李欣频、赖声川、包益民、林怀民等诸多创意大师;台湾人情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佛教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的

首先,在我们日常行事中,善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安乐。比如布施这种善行,既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贪心和吝啬,使人格得到净化,还能招感未来福报。其次,善的行为不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他众生有所利益。仍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给被帮助的人带去利益。衡量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善行,可以用这两个标准检验。 有些行为虽能带来眼前的快乐和满足,却不能使人格得到提升,不能给未来生命带去利益,甚至会造成过....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台湾,我们中国本就该有的样子

台湾,我们中国本就该有的样子 20岁就是要做些80岁回想起来都不后悔的事! 台湾电影《练习曲》 沉睡4年的台湾梦:一个女生,一个背包,一颗梦想心 这是我台湾环岛梦的开始,4年前看的这部电影让去台湾环岛成为我的梦想。但是我和很多人一样,一直只是将梦想挂在墙上。然后和所有80后一样,毕业,工作,深深感受当梦想照进现实的无奈。 工作三年,正是大多数毕业不久的80后挣扎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时候....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才能解脱吗?

佛教所说的解脱: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 信仰佛教不一定非出家不可,也不一定出家才能解脱,只是条件的优劣有别,环境有别。出家不精进菩提,证道难也;若肯勇猛向道,无种种束缚,条件具足,证道指日可望。在家修行若肯精进向佛而修,虽有俗务纠缠,愿力坚强,亦可突破难关,以种种顺逆境为增上缘,迟早将与菩提相应;若在家修,经理俗务,以懈怠之心,进进退退,起伏不定,则道业难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佛来佛斩 魔来魔斩”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外面的相,都是虚妄的。打坐会看到许多境界,如果不离相,把那浮光掠影的境界都当成真实的,心就糊涂了。禅宗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佛代表好的境界;魔,代表坏的境界。打坐或平时六根对六尘,看到好的,不能够贪著,看到坏的,也不要烦恼,心不落两边,才能离相,达到无相的境界,心即得自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佛教是如何定义杀生的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他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或称为黑业),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也能修善业(或称为白业),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于成佛;其他众生,除极少的特殊例子之外,既不知善,也不知恶为何事,只有随业受报的自然行为,而没有心意的造作在内。所以,人是道器,只有人能修道,并能弘道,因此,戒杀是以不杀人为根本。 杀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